小球藻海水净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11514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球藻海水净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耐盐驯化、藻种培养、离心收集和干燥研磨。将蛋白核小球藻在不同体积比的海水溶液中依次耐盐培养,在温度为23±1℃、照度4000lx、全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在生长温度23±1℃、照度4000lx、光暗比14h:10h进行藻种培养;对培养后的小球藻藻液离心收集鲜藻,然后沉淀、冷冻干燥,研磨并过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应用方法,是将所制得的生物吸附剂加入到海水中,调节海水的pH值至4.5~5.5,所加入的吸附剂浓度为1.5~2.5g/L,常温下搅拌反应,再进行过滤,滤液进入海水利用后续流程,滤出的吸附剂可通过活化的方式解吸后再次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海水净化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净化技术,特别是涉及基于小球藻生物吸附剂的海水净化技术。
技术介绍
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沿海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为了缓解淡水危机,许多城市积极开发新水源替代淡水,如污水资源化、海水和苦咸水直接利用等。中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城市众多,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现实选择,海水利用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缓解淡水资源紧缺局面的有效途径。海水利用工程所用海水一般为近岸海水,由于近岸海域污染的不断加剧,近岸海水必须经过净化预处理后才能使用,其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海水利用工程后续流程的运行工况及运行成本。海水中污染物主要有石油、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类等,其中,重金属是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一类污染物,因其进入环境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往往是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破坏生物体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尤为重要。现有的海水净化处理技术对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还不尽理想。絮凝沉降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海水净化预处理方法,但所投加的絮凝剂可能会产生残留,部分无机或有机絮凝剂会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球藻海水净化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耐盐驯化、藻种培养、离心收集和干燥研磨;耐盐驯化,将蛋白核小球藻在不同体积比的海水溶液中依次耐盐培养,先从海水所占体积比例小的海水溶液开始,在温度为23±1℃、照度4000 lx、全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并测定蛋白核小球藻的OD660值,至蛋白核小球藻的OD660值不再显著增大时,将蛋白核小球藻依次转移至海水比例较大的海水溶液中,直到100%海水溶液,培养及操作条件同上;在100%海水溶液中,蛋白核小球藻的OD660值不再显著增大时,即完成耐盐驯化;藻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经耐盐驯化后的蛋白核小球藻藻种转接到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希元张晓青张爱君王静张雨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