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1473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球壳层拥有比原来更柔软硬度的高尔夫球,具体而言包括球心层和依次包裹所述球心层的至少2层的中间层、以及包围所述中间层的球壳层的高尔夫球,所述球壳层厚度在0.8~1.4mm、硬度(单位:邵氏D)为40~50;所述中间层中最靠近球壳层的第1中间层厚度有1.0~2.0mm、硬度为50~65紧挨所述第1中间层里侧的余下各中间层厚度在1.3~15mm、硬度为30~70;所述球心层半径长度为5~18mm、硬度为30~70;所述高尔夫球惯性力矩值小于83g·cm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与原有竞赛用高尔夫球相比,铁杆击球旋转力度更出色同时一号木杆射程可呈现对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具体而言是在IOOyd以内的近距离击球中旋转好易上果岭,一号木杆击球则可减少旋转发生、弹道低而增加滚动,使得总距离进一步加长的高尔夫球。
技术介绍
英国的R&A和美国的USGA于2010年1月1日起发布了新规定,内容有杆面倾角 25度以上铁杆击球(5号铁杆击球 挖起杆)的沟槽(棒头击球面槽)不得使用原有平行类,沟槽总截面除以槽Pitch(Pitch=宽+间距)的值限制在0.003平方英寸(0.0762平方mm),沟槽的槽边缘尖锐程度限制在最小有效半径0. 010英寸(0. 254mm)。经过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比起过去使用V型沟槽的时期,现行U字沟槽在粗草区旋转明显增加球道击球和粗草区击球之间的旋转几乎相近,导致了准确性价值减低。因此,此次球杆沟槽规则目的在于加大球道击球和粗草区击球之间产生旋转的差异,尤其在粗草区比赛要求高度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击球准确性的重要性,即提高正确击球下获得的利益。另外,更改的球杆规定核心内容导致很难产生旋转,因此目前急需开发易旋转球。 即,目前上市的选手中产品使用了覆盖层硬度在50以上(单位邵氏D)材料,但此类硬度的球,使用满足新规则的铁杆击球时很难产生旋转,高尔夫选手很难把球停在所需点上。只有使用硬度更低材料作为覆盖层材质的高尔夫球,才可打出所需程度的旋转。 但是用硬度更低材料作为覆盖层后的高尔夫球,虽然可以适当增加旋转,同时还会出现一号木杆击球后由于产生过度旋转而导致向前的力量被分散成逆转力量,且产生过度向上力导致弹道过高,降落地面角度增大使得滚动减少,最终导致射程大幅减少的问题。综上所述,需要开发一种铁杆击球易旋转同时一号木杆击球中射程不会减少的全新高尔夫球。
技术实现思路
为满足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层(球壳层)拥有更柔软硬度,在近距离击球中易旋转、易上果岭,与此同时限制惯性力矩值使其在一号木杆击球中减少产生的旋转量,从而抑制产生过度向上力、降低弹道、地面降落角度减少、滚动增加,终究使整个射程也随之加大的高尔夫球。本专利技术高尔夫球是一包括球心层和依次包裹所述球心层的至少2层的中间层、以及包围所述中间层的球壳层组成的高尔夫球,其特点在于所述球壳层厚度在0. 8 1. 4mm、 硬度(单位邵氏D)为40 50;所述中间层中最靠近球壳层的第1中间层厚度有1.0 2. 0mm、硬度(单位邵氏D)为50 65 ;紧挨所述第1中间层里侧的余下各中间层厚度在 1. 3 15mm、硬度(单位邵氏D)为30 70 ;所述球心层半径长度为5 18mm、硬度(单位邵氏D)为30 70 ;所述高尔夫球惯性力矩值小于83g · cm2。3同时,所述球壳层由离聚物树脂组成。所述离聚物树脂最好是至少含有部分碳原子数3 8的不饱和碳酸(carbonic acid)及所述碳酸酯(ester)的单烯烃 (mono-olefin),用原子价1或2的金属至少中和一部分的离聚物树脂。所述球壳层最好在酯类聚氨酯、乙醚类聚氨酯及醚酯共聚物类聚氨酯中至少包含一种的聚氨酯,由共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盐及扩链剂等制成的聚氨酯弹性体形成,或多元醇和聚异氰酸盐在成型中相互被混合使用的2液型聚氨酯制成。且,所述第1中间层由离聚物树脂组成,所述离聚物树脂最好是在至少含有部分碳原子数3 8的不饱和碳酸(carbonic acid)及所述碳酸酯(ester)的单烯烃 (mono-olefin),用原子价1或2的金属至少中和了一部分的离聚物树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尔夫球,相对过去竞赛用高尔夫球而言,铁杆击球的旋转力度更加优秀,且还可在一号木杆的射程上显示对等性能。且,覆盖层(球壳层)采用相对柔软材质,可获得更良好的推杆感觉和击球感觉。 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粗略截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高尔夫球粗略截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l、la...高尔夫球 10...球壳层20...第1中间层 22...第2中间层24...第3中间层 30...球心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把球心层视为1层制造整体拥有4层(通常称其为"4PC(piece)球"、5层或更多层高尔夫球时,调整各层厚度和密度使其拥有各种惯性力矩值以后,用挥杆机器人和飞行性能测量装置测量旋转量和射程进行分析,最终找到了可同时满足旋转量和射程条件的高尔夫球。通过这一实验发现高尔夫球惯性力矩值应小于83g -cm2值,并找到了球壳层、第1 中间层、第2中间层及其它各层的各自厚度及硬度相关必要条件。因此只要满足下面提出的必要条件,则高尔夫球不仅惯性力矩值小于83g · cm2,且还可得到所需的旋转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尔夫球,球壳层(最外表覆盖层)厚度在0.8 1.4mm、硬度 (Shore D)为40 50 ’第1中间层(最外表起第二层)厚度在1. 0 3. 0mm、硬度(Shore D)为50 65 ;第2中间层(最外表层起第三层)起各层厚度在1. 3 15mm、硬度(Shore D)为30 70。球心层半径长度为5 18_、硬度为邵氏D 30 70。且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拥有小于83g · cm2的惯性力矩值。另外,如果所述球壳层厚度小于0.8_,高尔夫球表面形成的微凹部分和无微凹部分,其击球后飞行缠着较大,如果大于1.4mm则导致射程损失大而不宜采用。且,球壳层的覆盖层硬度(Shore D)大于50,将会降低铁杆击球旋转力使得无法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如果小于40,则会导致一号木杆射程明显缩短,消费者喜好度也会随之降低。所述第1中间层厚度小于1. Omm则会缩短射程,大于3. Omm以上将得不到良好击球感,也不宜采用。第1中间层硬度(Shore D)若小于50存在射程缩短问题,大于65以上则会出现击球感不好的问题。所述第2中间层起各层厚度在1. 3 15mm之间,考虑其它厚度及球心层半径长度和高尔夫球整体直径进行适当调整。球心层半径长度在5 18mm之间考虑其它层厚度和高尔夫球整体直径进行适当调整。S卩,本专利技术高尔夫球如若为4球,球壳层及第1中间层厚度和硬度满足上述必要条件,第2中间层厚度在1. 3 15mm之间、球心层半径长度在5 18mm之间即可。此时,考虑到高尔夫球整体直径大小,适当调整第2中间层厚度和球心层大小即可。例如,第2中间层厚度较厚则相对使球心层半径变小,令高尔夫球直径在所需范围内。目前竞赛用高尔夫球直径规定大于42. 67mm以上,但通常因小直径高尔夫球对射程更为有利,因此大部分高尔夫球仅略大于42. 67mm。本专利技术的第1、2实施例中高尔夫球直径同样在42. 7mm。且,高尔夫球为5层球情况下,同样使球壳层及第1中间层厚度和硬度满足上述必要条件,第2中间层和3中间层厚度各自在1. 3 15mm之间,球心层半径长度在5 18mm 之间即可。此时同样为了制成直径大小满足所需的高尔夫球,适当相互调整第2、3中间层厚度和球心层大小即可。且,高尔夫球为6层或7层情况下,同样使球壳层及第1中间层厚度和硬度满足上述必要条件后,考虑整体高尔夫球直径,使第2、3、4或5中间层厚度各自在1. 3 15mm之间,球心层半径在5 18mm之间即可。此时如果第2中间层下面各层厚度如果小于1. 3mm,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尔夫球,包括球心层和依次包裹所述球心层的至少2层的中间层、以及包围所述中间层的球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壳层厚度在0.8~1.4mm、硬度(单位:邵氏D)为40~50;所述中间层中最靠近所述球壳层的第1中间层厚度在1.0~2.0mm、硬度(单位:邵氏D)为50~65;紧挨所述第1中间层下面的余下各中间层厚度在1.3~15mm、硬度(单位:邵氏D)为30~70;所述球心层半径长度为5~18mm、硬度(单位:邵氏D)在30~70;所述高尔夫球惯性力矩值小于83g·cm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庆安金赞来柳熙择金贞洙李圭卓李在镐柳基民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维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