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838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的机壳和内置于机壳的电装部,机壳包括前板,其中所述的前板开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板开设有散热孔,可吸入外界的新风产生风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带走电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使得散热更有效的进行,降低电路元件因温度上升过高而损坏的风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频空调器,例如室外机机壳,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前板2’、右侧板4、 左侧板5以及天板6等,机壳内设有电装部3 (例如电路板等)。当机器运转时,电装部3电路元件温度升高,而电路元件附近的前板2’上并无散热结构,由于无法有效的进行散热,因此电路元件很容易因温度上升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其能有效解决室外机内部的散热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和内置于机壳的电装部, 机壳包括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的散热孔的位置与电装部的电子元件相对。所述的散热孔包括多个,各个散热孔的面积相等或不等。所述的散热孔包括多个,并排排列。所述多个并排排列的散热孔的一侧呈弧形。所述的散热孔的总面积与实际散热量匹配。所述的每个散热孔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遮挡部。本技术通过在前板开设有散热孔,可吸入外界的新风产生风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带走电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使得散热更有效的进行,降低电路元件因温度上升过高而损坏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B-B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散热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的机壳和内置于机壳的电装部3,机壳包括基板1、前板2、右侧板4、左侧板5以及天板6等。如图3-6所示,前板2开设有散热孔21,最好与电装部3的电子元件31位置相对。所述的散热孔21包括多个,形状不限,在本实施例中为长方形孔,而且并排排列,每个散热孔21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遮挡部22,可防止灰尘或雨水等进入机壳内,使整个散热孔区域呈类似百叶窗的结构。各个散热孔21的面积可相等或不等,其总面积与实际散热量匹配即可,只要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就可以了。为外观上更为美观,多个并排排列的散热孔21的一侧呈弧形更佳。当空调器启动后,散热孔21可吸入外界的新风产生风循环回路(如图6所示),从而能够带走电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使得散热更有效的进行。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的机壳和内置于机壳的电装部,机壳包括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开设有散热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孔的位置与电装部的电子元件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孔包括多个,各个散热孔的面积相等或不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孔包括多个,并排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并排排列的散热孔的一侧呈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散热孔上方设有向下倾斜的遮挡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的机壳和内置于机壳的电装部,机壳包括前板,其中所述的前板开设有散热孔。本技术通过在前板开设有散热孔,可吸入外界的新风产生风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带走电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使得散热更有效的进行,降低电路元件因温度上升过高而损坏的风险。文档编号F24F1/24GK202056984SQ201020666980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燕华 申请人: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的机壳和内置于机壳的电装部,机壳包括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开设有散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