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气阀及包括其的麻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5864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气阀及包括其的麻醉机,溢气阀包括:阀体,设有内部空腔和气路通道,内部空腔和气路通道通过阀口相连通;膜片,设置在阀口上,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与气路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远离气路通道的第二腔室;阀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出气口,当膜片开启时,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空腔与气路通道相连;阀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溢气通道,溢气通道选择性的将第二腔室与气路通道或阀体外部相连通。该溢气阀通过控制阀内压力相对主气道内压力的大小,实现溢气阀开启、关闭的快速转换。同时,通过选择性的将部分气体外排以控制溢气阀内的控气压力,保证供气装置的正常使用,有效地延长了供气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溢气阀及包括其的麻醉机
技术介绍
目前,麻醉机多采用通过经病患呼吸的过程注入麻醉剂,在麻醉机使用过程中,麻醉剂伴随氧气流入到病患的呼吸系统中,现有的麻醉机多使用涡轮做为动力气源,这种涡轮不能满足快速启动的条件,只能持续提供低压恒压的气流。在患者呼吸过程中,使用涡轮提供的气流做驱动气,无法满足患者吸气呼气状态的快速转换,增加了患者的呼气的阻力,也使得涡轮长期处于极限压力负载状态,严重缩短了涡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响应快速,适用于控制低压恒压气流的溢气阀及包括其的麻醉机。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溢气阀,包括阀体,设有内部空腔和气路通道,内部空腔和气路通道通过阀口相连通;膜片,设置在阀口上,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与气路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远离气路通道的第二腔室;阀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出气口,当膜片开启时,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空腔与气路通道相连;阀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溢气通道,溢气通道选择性的将第二腔室与气路通道或阀体外部相连通。进一步地,上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其中设有气路通道,以及与气路通道相连通的阀座安装孔;阀座,安装在阀座安装孔中,阀座中设有内部空腔以及阀口。进一步地,上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包括形成阀口的筒状内壁,以及设置在筒状内壁外部的筒状外壁,筒状内壁与筒状外壁之间形成凹槽部;阀盖,与筒状外壁配合连接, 且与阀座本体相连形成内部空腔。进一步地,上述膜片包括位于筒状内壁上方的膜片本体以及位于凹槽部并与膜片本体相连接的柔性连接部,膜片本体通过柔性连接部与筒状外壁相连接;出气口位于柔性连接部的下部,并与凹槽部相连通。进一步地,上述柔性连接部的外周设有环形固定件;阀盖与筒状外壁之间设有放置环形固定件的固定槽。进一步地,上述筒状外壁的顶部设有阀盖安装部,阀盖安装在阀盖安装部内,阀盖上设有朝向阀座本体延伸的环状延伸部,环状延伸部将环形固定件限位在固定槽中。进一步地,上述阀盖上设有与溢气通道相连的环形通气通道,环形通气通道上设有与内部空腔相通的多个呈圆周均布的通气孔。进一步地,上述溢气阀还包括电磁阀,电磁阀与溢气通道相连,用以将溢气通道切换至与气路通道或阀体外部相连通。进一步地,上述电磁阀包括电磁阀阀体,安装在阀体上,具有第一、第二、第三通气道,第一通气道与气路通道相连通,第二通气道与溢气通道相连通,第三通气道与阀体外部相连通;阀芯,设置在电磁阀阀体内,具有使第二通气道与第一通气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使第二通气道与第三通气道连通的第二状态。同时,在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麻醉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溢气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溢气阀,通过控制溢气阀内控气压力相对主气道内压力的大小,实现溢气阀开启、关闭状态的快速转换,以降低主气道内气体压力,降低患者呼气过程中的呼气阻力。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性的将部分气体外排以控制溢气阀内的控气压力,保证了供气装置的正常使用,有效地延长了供气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溢气阀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溢气阀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溢气阀的立体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溢气阀的阀盖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溢气阀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溢气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部的膜片6。阀体内设有内部空腔和气路通道n,内部空腔和气路通道η通过阀口 h相连通; 膜片6设置在阀口上,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与气路通道η相连通的第一腔室j以及远离气路通道η的第二腔室f ;阀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j相连通的出气口 k,当膜片6开启时,出气口 k通过第一空腔j与气路通道η相连;阀体上还设有与第二腔室f相连通的溢气通道d,溢气通道d选择性的将第二腔室f与气路通道η或阀体外部相连通。如图1所示,当溢气通道d与气路通道η相连通时,流入到气路通道η内的部分气体通过溢气通道d流入到第二腔室f内,使得第二腔室f内的压力与气路通道η内的压力相同,此时,第二腔室f内的气体与通过阀口 h作用在膜片上的压力相等,膜片6处于闭合状态。该溢气阀应用于麻醉机中时,保证患者的正常吸气过程。如图2所示,当溢气通道d与阀体外部相连时,第二腔室 f内的气体从溢气通道d流出到阀体外部,此时,通过阀口 h作用在膜片上的压力大于第二腔室f内的气体作用在膜片上的压力,膜片6处于开启状态,使气路通道η中部分气体从出气口 k处排出。该溢气阀应用于麻醉机中时,保证患者的正常呼气过程。该溢气阀通过设有膜片6将内部空腔分隔为与气路通道η相连通的第一腔室j以及远离气路通道η的第二腔室f ;通过控制膜片6两侧压力的大小,实现溢气阀开启、关闭状态的快速转换,以降低主气道内气体压力,降低患者呼气过程中的呼气阻力。同时,该溢气阀通过选择性的将部分气体外排以控制溢气阀内的控气压力,保证了供气装置的正常使用,有效地延长了供气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中,该溢气阀的阀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阀体本体 1和阀座,阀体本体1中设有气路通道Π,以及与气路通道η相连通的阀座安装孔;阀座安装在阀座安装孔中,阀座中设有内部空腔以及阀口 h。此处的阀体本体1可以是需要控制气流压力的仪器主气道上的一部分,将阀座与需要控制气流压力的仪器主气道上便可实现本专利技术控制气流压力的作用。同时这种分体结构还便于检查气路通道η的是否通畅,也便于溢气阀的维护。优选地,阀座包括阀座本体4和阀盖7。阀座本体4包括形成阀口 h的筒状内壁, 以及设置在筒状内壁外部的筒状外壁,筒状内壁与筒状外壁之间形成凹槽部;阀盖7与筒状外壁配合连接,且与阀座本体4相连形成内部空腔。单独设置阀盖7,可以便于打开溢气阀更换膜片6。如图4所示,在这种结构中,阀座本体4的筒状内壁向下延伸形成环形阀座连接部 100 ;阀座连接部100与阀体本体1上的阀座安装孔配合连接。为了保证气路的密封效果, 可以在阀座连接部100的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并在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3。另外为了保证阀座本体4与阀体本体1连接的稳定性,可以在阀座本体4的下部设置一个凸出的限位件y,使该限位件y与阀座本体4上预设的限位孔相连。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中,该溢气阀中膜片6包括位于筒状内壁上方的膜片本体以及位于凹槽部并与膜片本体相连接的柔性连接部,膜片本体通过柔性连接部与筒状外壁相连接;出气口 k位于柔性连接部的下部,并与凹槽部相连通。为了保证凹槽部与柔性连接部之间气体压力的均衡,可设置多个出气口 k,多个出气口 k均布在所述筒状外壁上。其中,膜片材质为软质材料,如硅胶等,使得膜片6对于作用在其两侧的气体压力更为敏锐,使其能够快速的实现相对阀口的运动,实现开启与闭合状态的转换。优选地,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设有内部空腔和气路通道(n),所述内部空腔和所述气路通道(n)通过阀口(h)相连通;膜片(6),设置在所述阀口上,将所述内部空腔分隔为与所述气路通道(n)相连通的第一腔室(j)以及远离所述气路通道(n)的第二腔室(f);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j)相连通的出气口(k),当所述膜片(6)开启时,所述出气口(k)通过所述第一空腔(j)与所述气路通道(n)相连;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f)相连通的溢气通道(d),所述溢气通道(d)选择性的将所述第二腔室(f)与所述气路通道(n)或阀体外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