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01772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研制由续断、淫羊藿、当归、川芎、红花五味中药原料药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续断、淫羊藿、当归、川芎、红花五味药材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清膏,向清膏中加入乙醇调节含醇量,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浸膏,加入辅料制成多种服用方便的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合理,配伍科学;具有益肾壮骨,活血化瘀的功效;且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利于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益肾壮骨,活血化瘀功效的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城市交通和工作节奏的高速扩张,跌打损伤以致骨折的发生率屡屡攀升。对跌打损伤的治疗,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由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在骨伤治疗方面,我国传统中医药常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骨壮骨、祛瘀生新的治法,具有独到好处,为西医所不及。传统的中药有三七伤药片、云南白药、七厘散、跌打损伤药酒等;由于这些药物中药味较多,有的甚至几十味药材,在临床应用中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往往因为药味过多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并且还会因为部分药物中含有难以控制的毒性药材、重金属等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或留有后遗症。因此,在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疗效确切,质量可控的治疗跌打损伤类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外用药居多,其只能治标,无根除能力,必须内服调整治疗,才能治本。 中国专利文献ZL200510010269.9(申请日为2005年8月19日,授权公告号为CN1327873C)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的主要成分及配比为当归90-110g,川芎140-160g,乳香140-160g,没药140-160g,土鳖虫140-160g,三七190-210g,补骨脂190-210g,骨碎补180-210g,西红花80-100g,红花140-160g,炙川乌90-110g,炙草乌40-60g,川续断140-160g,鹿角胶90-110g,熟地140-160g,杜仲140-160g,麝香8-11g,朱砂25-35g,血竭90-100g,冰片45-55g,甘草140-160g。其制备方法为以上单味药自然干燥后,除尘除杂质,按炮制工艺炮制配伍,用吸入式药物粉碎机以120目为标准加工,加工后装入密封桶或塑料袋中干燥,避光,通风处保管。 该200510010269.9号专利技术具有加速骨痂生长,尽快恢复创伤的软组织,增加了骨膜,毛细血管再生功能,控制血肿和炎症,提高了软组织代谢能力及血运,加速骨折愈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用药材品种多,用料繁琐,质量难以控制,且该200510010269.9号专利技术中存在多味毒性药物和含有重金属的药物如炙川乌、炙草乌、朱砂等,在人体吸收后又较大的副作用,生产成本较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药物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本着“瘀不去、新不生、骨不接”的古训,采用益肾壮骨、活血化瘀的治法,经系统研究、科学配伍,研制了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纯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出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制剂,克服上述诸品种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由纯中药不含化工成分,不含激素,无毒副作用,表里兼治,达到更好的益肾壮骨,活血化瘀之功效。另外该药剂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携带方便。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研究出利用该药剂中的五味药材为原料,制备出性能优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工艺不成熟,杂质含量多,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含毒性、重金属物质的缺点,充分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充分发挥药物有效成分,减低生产成本,口服方便,更好的满足医疗需求,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药物。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续断18-22份淫羊藿12-16份当归10-14份 川芎4-8份 红花4-8份 优选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续断20份淫羊藿14份当归12份 川芎6份 红花6份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 所述的重量份可以为克、两、斤、公斤、吨等重量计量单位。 所用的五味药材均为市售的经过检验合格的中药材。 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各组份的重量份取原料备用; (2)将续断、淫羊藿、当归、川芎、红花五味药材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3)向(2)浸膏中加入70%-95%重量百分比的乙醇,调节含醇量至30%-50%,静置16-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 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2-4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2小时,每次加水量为续断、淫羊藿、当归、川芎、红花五味药材混合物的6-10倍,煎煮的温度控制在80-100℃。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常温常压下,取续断、淫羊藿、当归、川芎、红花五味药材加水煎煮2-4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2小时,每次加水量为续断、淫羊藿、当归、川芎、红花五味药材混合物的6-10倍,煎煮的温度控制在80-100℃;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向浸膏中加入70%-95%重量百分比的乙醇,调节含醇量至30%-50%,静置16-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浸膏;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浸膏进行干燥,制成颗粒,即得颗粒剂。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基本同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唯有不同的是,制成颗粒后填充胶囊,即得胶囊剂。 片剂的制备方法是,基本同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唯有不同的是,制成颗粒后进行压片,即得片剂。 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是,基本同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唯有不同的是,滤液回收至无醇味后加入适量蒸馏水搅匀,调至总量,灭菌,装瓶即得口服液。 本专利技术之所以选用上述药材作为原料,是因为它们具有下述功效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份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常用于内服,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寒痹痉挛、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益肾壮骨,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愈合,局部疼痛肿胀,瘀斑等症。 为了说明该专利技术药物的疗效,申请人对其进行药效学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材料 受试药物 1.本专利技术药物组(FMY),由重庆天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批号为090201。用前以纯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混悬液用时摇匀。作为动物试验灌胃用药。 2.地塞米松片,0.75mg/片,批号040703,重庆科瑞制药。用时以1%西黄芪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续断18-22份淫羊藿12-16份当归10-14份川芎4-8份红花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明康活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