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炳忠专利>正文

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9869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行程板,该行程板通过左右定位件及定位销安装在炮筒车身内,并可在炮筒车身上沿一固定方向往复滑动,该行程板上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侧壁设置有顶推斜面;一推板,该推板安装在行程板的容置空间内,并可随行程板滑动,该推板上设置有通孔;一前车身扣件,该前车身扣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推板上,固定件上套装有弹簧,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扣钩,所述扣钩穿插在所述通孔内,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与顶推斜面对应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玩具车身的快速分离与组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机构,特别是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过玩具炮筒车。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 玩具炮筒车,该玩具炮筒车是将玩具车置于一转筒内,通过玩具炮筒车的上发条装置玩具 车的发条积蓄一定的势能,再利用发射机构将玩具车弹射出去,发射后的玩具车积蓄的势 能转化成动能,使玩具车在平坦的地面行进。玩具炮筒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玩具车的前 车身和后车身分离,以便于通过玩具炮筒车的上发条装置对玩具车上发条,为此本申请人 设计了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通过该分离机构可将玩具车的前车身和后车身分 离,以玩具实现通过玩具炮筒车的上发条装置对玩具车上发条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通过该 分离机构可将玩具车的前车身和后车身分离,以实现通过玩具炮筒车的上发条装置对玩具 车上发条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行程板,该行程板通过左 右定位件及定位销安装在炮筒车身内,并可在炮筒车身上沿一固定方向往复滑动,该行程 板上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侧壁设置有顶推斜面;一推板,该推板安装在行程板的容置 空间内,并可随行程板滑动,该推板上设置有通孔;一前车身扣件,该前车身扣件通过固定 件安装在推板上,固定件上套装有弹簧,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扣钩,所述扣钩穿插在所述通 孔内,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与顶推斜面对应的斜面。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行程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块,所 述左右定位件上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凸块。本技术在行程板上还安装有推动按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置于玩具炮筒车的炮筒内的玩 具车的前车身和后车身分离后,再通过玩具炮筒车的上发条装置对后车身上发条,上完发 条后再通过本技术将玩具车的前车身和后车身组合在一起,并利用玩具炮筒车的上发 条装置将玩具炮筒车内积蓄有一定的势能玩具车弹射出去,发射后的玩具车积蓄的势能转 化成动能,使玩具车在平坦的地面行进,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玩具车身 的快速分离与组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技术的玩具炮筒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采用本技术的玩具炮筒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包括一 行程板1、一推板2及一前车身扣件3。如图所示,该行程板1通过左定位件4、右定位件5及定位销(图中未示出)安装 在炮筒车身6上,并可在炮筒车身6内沿一固定方向往复滑动,该行程板1上具有一容置空 间11,容置空间11侧壁设置有顶推斜面12,在行程板1上安装有推动按键7,通过该推动按 键7可推动行程板1在炮筒车身6内往复滑动。推板2安装在行程板1的容置空间11内,并可随行程板1滑动,在推板2上设置 有通孔21。前车身扣件3通过固定件31安装在推板2上,固定件31上套装有弹簧32,在前 车身扣件3上设置有扣钩33,扣钩33穿插在上述通孔21内,前车身扣件3上设置有与顶 推斜面12对应的斜面34,通过推动按键7推动行程板时,前车身扣件3在其自身的斜面34 和行程板1上的顶推斜面12的作用下在推板2上沿一固定轨迹产生一定的位移,使前车身 扣件3的扣钩33从通孔21内伸出,扣进玩具车的前车底。为便于行程板的定位,在行程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块13,左定位件4及右 定位件5上分别设置有弹性体41、51,弹性体41、51上设置有凸块411、511,该定位块13具 有两个弧形凸起131,两个弧形凸起131之间及两弧形凸起131的外侧形成与弹性体41、51 上的凸块411、511配合的凹位1311,推动行程板时,弹性体上的凸块分别卡入定位块的不 同凹位内,从而实现行程板的定位。当然,弧形凸起的数量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成一个或 多个,在此不作详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玩具车推入玩具炮筒车的转筒后,玩具车的后车身 被上发条装置的车身固定件固定,此时向外侧拉出推动按键,推动按键带动行程板在玩具 炮筒车身内沿一固定方向滑动一定距离,同时前车身扣件在其自身的斜面和行程板上的顶 推斜面的作用下在推板上沿一固定轨迹产生一定的位移,使前车身扣件的扣钩从通孔内伸 出,扣进玩具车的前车底,再继续推动行程板,玩具车前车身在行程板的作用下与后车身分 离,此时即可通过玩具炮筒车的上发条装置对分离后的后车身上发条,后车身上完发条后, 向内推回推动按键,推动按键带动行程板回位,同时行程板将前车身与后车身重新组合在 一起,继续推动行程板,前车身扣件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前车身扣件上的扣钩回缩至通孔 内,解除对前车身的锁制,此时即可利用玩具炮筒车的上发条装置将玩具炮筒车内积蓄有 一定的势能玩具车弹射出去,发射后的玩具车积蓄的势能转化成动能,使玩具车在平坦的 地面行进。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可实现玩具车身的快速分离与组合。权利要求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行程板,该行程板通过左右定位件及定位销安装在炮筒车身内,并可在炮筒车身内沿一固定方向往复滑动,该行程板上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侧壁设置有顶推斜面;一推板,该推板安装在行程板的容置空间内,并可随行程板滑动,该推板上设置有通孔;一前车身扣件,该前车身扣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推板上,固定件上套装有弹簧,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扣钩,所述扣钩穿插在所述通孔内,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与顶推斜面对应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板的 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左右定位件上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 的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板上 安装有推动按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行程板,该行程板通过左右定位件及定位销安装在炮筒车身内,并可在炮筒车身上沿一固定方向往复滑动,该行程板上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侧壁设置有顶推斜面;一推板,该推板安装在行程板的容置空间内,并可随行程板滑动,该推板上设置有通孔;一前车身扣件,该前车身扣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推板上,固定件上套装有弹簧,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扣钩,所述扣钩穿插在所述通孔内,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与顶推斜面对应的斜面。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玩具车身的快速分离与组合。文档编号A63H17/00GK201643696SQ20102002625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林炳忠 申请人:林炳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具炮筒车的车身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行程板,该行程板通过左右定位件及定位销安装在炮筒车身内,并可在炮筒车身内沿一固定方向往复滑动,该行程板上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侧壁设置有顶推斜面;一推板,该推板安装在行程板的容置空间内,并可随行程板滑动,该推板上设置有通孔;一前车身扣件,该前车身扣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推板上,固定件上套装有弹簧,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扣钩,所述扣钩穿插在所述通孔内,前车身扣件上设置有与顶推斜面对应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忠
申请(专利权)人:林炳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