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93054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穿伞机,属于电网输电线路中所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产品采用挤包穿伞生产工艺的专用生产设备。是由护套棒、过管、定位模块、伞串、顶起机构、牵引小车、牵引油缸、液压站、顶起油缸、开模铰链、开模油缸、控制面板组成;护套棒在过管内,伞腔位于定位模板上,液压站和牵引油缸相连接,牵引油缸和牵引小车相连接,牵引油缸拉动牵引小车将过管拉入伞腔,顶起机构和顶起油缸位于定位模块下牵引小车的前部,控制面板位于定位模板前部过管穿伞端,开模铰链和开模油缸位于控制面板和顶起机构之间。采用油缸牵引过管,穿伞平稳,定位精度高。采用液压油缸推动铰链机构,水平开模,阻力小,同步好,噪音低。采用油缸自动顶出机构,配合行车,减小劳动力,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穿伞机,属于电网输电线路中所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产品采用挤 包穿伞生产工艺的专用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的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产品穿伞机,基本为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产 品,产品长度一般小于6米。伞裙定位多采用固定销、及压紧板定位。开模方式多采用上下 对开形式。穿伞过程先将处理后的伞裙,放到相应的定位模板,合模,然后移动压板压紧。将 处理好的芯棒一端放在穿伞机移动箱上,另一端放在伞腔上,中间用移动小车支撑芯棒。然 后,开动移动箱,将芯棒穿入伞腔中,形成复合绝缘子伞串。该型穿伞机的缺陷1、伞腔定位 差,不能根据需要方便调整伞间距。2、穿伞过程采用推力的形式,护套棒产生弯曲,推力大, 护套棒易受损伤。3、护套棒直接穿入伞腔中,易将伞腔中的粘接剂刮去。4、采用上下开模, 同步能力差,噪音大。5、取出伞串难,用钩子提取,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穿伞机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穿伞机缺陷的复合绝缘子液压 式穿伞机。本专利技术穿伞机的技术方案,是由护套棒、过管、定位模块、伞串、顶起机构、牵引小 车、牵引油缸、液压站、顶起油缸、开模铰链、开模油缸、控制面板组成;护套棒在过管内,伞 腔位于定位模板上,液压站和牵引油缸相连接,牵引油缸和牵引小车相连接,牵引油缸拉动 牵引小车将过管拉入伞腔,顶起机构和顶起油缸位于定位模块下牵引小车的前部,控制面 板位于定位模板前部过管穿伞端,开模铰链和开模油缸位于控制面板和顶起机构之间。本 专利技术的穿伞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先将处理后的伞腔放到定位模板上,将护套棒通过注胶器 涂胶进入过管,将过管放到穿伞端,启动穿伞机引入按钮,将牵引过管引入伞腔,挂好过管, 通过牵引油缸和牵引车将过管拉入伞腔。当到达定位点时,锁住芯棒,继续将过管脱出,伞 腔便按规定位置落到护套棒上。然后,开模,到位后启动顶起按钮,将伞串顶出。有益效果采用油缸牵引过管,穿伞平稳,定位精度高。采用液压油缸推动铰链机 构,水平开模,阻力小,同步好,噪音低。采用油缸自动顶出机构,配合行车,减小劳动力,提 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穿伞机示意图。由护套棒1、过管2、定位模块3、伞串4、顶起机构5、 牵引小车6、牵引油缸7、液压站8、顶起油缸9、控制面板12组成。图2为本专利技术穿伞机车模开合机构示意图。开模铰链10、开模油缸11。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穿伞机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穿伞机,由护套棒1、过管2、定位模块3、伞串4、顶起机构5、牵引小车6、牵 引油缸7、液压站8、顶起油缸9、开模铰链10、开模油缸11、控制面板12组成。护套棒1在 过管2内,伞腔位于定位模板3上,液压站8和牵引油缸7相连接,牵引油缸7和牵引小车 6相连接,牵引油缸7拉动牵引小车6将过管2拉入伞腔,顶起机构5和顶起油缸9位于定 位模板3下牵引小车6的前部,控制面板12位于定位模块3前部过管2穿伞端,开模铰链 10和开模油缸11位于控制面板12和顶起机构5之间。本专利技术穿伞机实现过程先将处理后的伞腔放到定位模板上,将护套棒通过注胶 器涂胶进入过管,将过管放到穿伞端,启动穿伞机引入按钮,将牵引管引入伞腔,挂好过管, 通过牵引油缸和牵引小车将过管拉入伞腔。当到达定位点时,锁住芯棒,继续将过管脱出, 伞腔便按规定位置落到护套棒上。然后,开模,到位后启动顶起按钮,将伞串顶出。权利要求1.穿伞机,其特征在于由护套棒(1)、过管O)、定位模块(3)、伞串0)、顶起机构(5)、 牵引小车(6)、牵引油缸(7)、液压站(8)、顶起油缸(9)、开模铰链(10)、开模油缸(11)、控 制面板(12)组成;护套棒⑴在过管⑵内,伞腔位于定位模板(3)上,液压站⑶和牵 引油缸(7)相连接,牵引油缸(7)和牵引小车(6)相连接,牵引油缸(7)拉动牵引小车(6) 将过管( 拉入伞腔,顶起机构( 和顶起油缸(9)位于定位模板C3)下牵引小车(6)的 前部,控制面板⑴⑵位于定位模块⑶前部过管⑵穿伞端,开模铰链(10)和开模油缸 (11)位于控制面板(12)和顶起机构(5)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穿伞机,属于电网输电线路中所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产品采用挤包穿伞生产工艺的专用生产设备。是由护套棒、过管、定位模块、伞串、顶起机构、牵引小车、牵引油缸、液压站、顶起油缸、开模铰链、开模油缸、控制面板组成;护套棒在过管内,伞腔位于定位模板上,液压站和牵引油缸相连接,牵引油缸和牵引小车相连接,牵引油缸拉动牵引小车将过管拉入伞腔,顶起机构和顶起油缸位于定位模块下牵引小车的前部,控制面板位于定位模板前部过管穿伞端,开模铰链和开模油缸位于控制面板和顶起机构之间。采用油缸牵引过管,穿伞平稳,定位精度高。采用液压油缸推动铰链机构,水平开模,阻力小,同步好,噪音低。采用油缸自动顶出机构,配合行车,减小劳动力,提高效率。文档编号H01B19/00GK102087896SQ20091023133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滕国利, 郭元吉 申请人: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穿伞机,其特征在于由护套棒(1)、过管(2)、定位模块(3)、伞串(4)、顶起机构(5)、牵引小车(6)、牵引油缸(7)、液压站(8)、顶起油缸(9)、开模铰链(10)、开模油缸(11)、控制面板(12)组成;护套棒(1)在过管(2)内,伞腔位于定位模板(3)上,液压站(8)和牵引油缸(7)相连接,牵引油缸(7)和牵引小车(6)相连接,牵引油缸(7)拉动牵引小车(6)将过管(2)拉入伞腔,顶起机构(5)和顶起油缸(9)位于定位模板(3)下牵引小车(6)的前部,控制面板(1)(2)位于定位模块(3)前部过管(2)穿伞端,开模铰链(10)和开模油缸(11)位于控制面板(12)和顶起机构(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国利郭元吉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