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9266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包括远端测控单元、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光纤通道、服务器、工作站和客户机,在所述的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和光纤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前置机,该前置机包括主前置机、副前置机和双机切换装置,双机切换装置与光纤通道输入单元相连,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均与双机切换装置相连,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之间的通讯方式采用GPS无线方式;所述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内预设有用于数据监视、参数设置、数据模拟、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发计算机程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构建适合众多变电站远程集中直流监控体系,提高系统的综合监控水平、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以及监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管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直流操作电源系统是变电所中不可缺少的二次设备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变 电所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大量微机保护装置和综合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以及阀控密封铅 酸蓄电池的采用,对直流操作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行的直流管理及运行基本上还 是原有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已很难适应综合自动化及无人值班站对直流系统的要求。现 行的运行监控均在调度中心或集控站,直流装置的部分信号接入综自系统传给调度运行人 员,调度运行人员更关心的是整个系统运行状况,直流装置信号与其他设备装置信号一样, 只是一些辅助信息,发生故障后才得以注意。即使故障报警后,调度人员也是电话通知直流 工作人员现场处理,效率非常低,且直流工作处于一种被动的模式中,即发生故障才处理, 不能主动的预防预测事故、第一时间掌握直流系统运行状况,给系统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 患。因此,针对县、市级以上单位建立一套直流远方监控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建 立一套直流远方监控管理系统对众多变电所或者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进行监控时,需要 保证网络数据传送的效率,从而保证监控的时效性,当网上数据上传节点过多,数据量过大 时,网上数据处理和传送节点的任务繁重,往往造成数据传送的延迟,如果出现网上数据处 理和传送节点出现故障,则会造成所有数据上传节点的数据无法到达集中监控中心。最后, 目前变电站的大部分直流设备安装了电池巡检和绝缘检测装置,这些设备和装置本身带有 数字接口,但各个变电站的设备可能出自不同制造商,因而整合传送这些数据成为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使用高频开关电源的变电站内,站内数据的采集主要依靠原系统使用 的微机直流监控器;可见,如何在原系统使用的微机直流监控器功能太弱或不具备微机直 流监控器的情况下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直流也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监 控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之上,构建适合众多变电站远程集中直流监控体系,提 高系统的综合监控水平、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以及监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包括远端测控单元、 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光纤通道、服务器、工作站和客户机;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分别与远端测 控单元和光纤通道相连,服务器、工作站和客户机分别与光纤通道相连;在所述的光纤通道 输入单元和光纤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前置机,该前置机采用双机热备用结构形式,该前置机 包括主前置机、副前置机和双机切换装置,双机切换装置与光纤通道输入单元相连,主前置 机和副前置机均与双机切换装置相连,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之间的通讯方式采用GPS无线方式;所述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内预设有用于数据监视、参数设置、数据模拟、数据预处理 和数据转发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远端测控单元还包括有规约转换器;该规约转换器输入端 连接变电站直流设备的数字接口,其输出端连接光纤通道输入单元;所述的规约转换器内 预设用于不同通讯规约转换的计算机程序。进一步,所述规约转换器设置两个通讯输出端,其中一输出端接现有的综合自动 化监控计算机,另一输出端接光纤通道输入单元;所述远端测控单元还包括有开关量采集 模块和开关监视模块;开关监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口,开关量采 集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规约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前置机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重要环节,它完成数据在直流管理中心与各个分 站之间的上下传送,同时还具备数据监视、参数设置、数据模拟、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发功 能,能减轻网上其他处理机节点的负担,为实现电源监控系统网上各节点的功能分布提供 基础和保证。本专利技术的前置机设计为双机系统,形成双机热备用结构,当主前置机出现故障 时,备用机立即自动接替主前置机工作,使系统连续可靠运行。采用规约转换器可以协调现 有设备通讯端口的通讯规约,减少设备更换,降低系统升级的成本,另外,规约转换器设置 两个通讯输出端,其中一输出端接现有的综合自动化监控计算机,另一输出端接光纤通道 输入单元,这样更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系统的扩展,提高了其开放性和兼容性。进一步采用开关量 采集模块和开关监视模块,使远端测控单元的适应性更广,在不改造现有开关的基础上实 现采集和监控开关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置机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远端测控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时,本专利技术所包括远端测控单元(RTU)、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光纤通道、服 务器、工作站和客户机;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分别与远端测控单元和光纤通道相连,服务器、 工作站和客户机分别与光纤通道相连;其连接和相关系统软件预设可以借鉴现有的数据采 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前置机设置在所述的光纤通道输入装置MODEM和光纤通 道之间,该前置机采用双机热备用结构形式,该前置机包括主前置机、副前置机和双机切换 装置,双机切换装置与光纤通道输入单元相连,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均与双机切换装置相 连,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之间的通讯方式采用GPS无线方式;所述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内 预设有用于数据监视、参数设置、数据模拟、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发计算机程序。本专利技术系 统的前置机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重要环节,它完成数据在直流管理中心与各个分站之间的上下 传送,同时还具备数据监视、参数设置、数据模拟、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发功能,能减轻网上 其他处理机节点的负担,为实现电源监控系统网上各节点的功能分布提供基础和保证,提 高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开放性,在扩展连接更多变电站进行集中监控时,满足了数据传送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如前置机出现故障,则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前置机设计为双机系 统,形成双机热备用结构,当主前置机出现故障时,备用机立即自动接替主前置机工作,使 系统连续可靠运行,因此保证了前置机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可靠性。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远端测控单元包括有规约转换器、开关量采集模块、开关监 视模块和直流监控器。所述直流监控器可以采用现有的变电站直流设备监控装置,母线绝 缘信息和单体电池信息与直流监控器相连,直流监控器和规约转换器输入端想连接,规约 转换器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光纤通道输入单元MODEM;所述的规约转换器内预设用于不同 通讯规约转换的计算机程序。规约转换器设置两个通讯输出端,规约转换器的其中一输出 端接变电站原有的综合自动化数据接口,原有的综合自动化数据接口可以与原有的监控微 机相连,规约转换器的另一输出端接光纤通道输入单元MODEM。所述远端测控单元还包括 有开关量采集模块和开关监视模块;开关监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 口,开关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规约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开关量采集模块将变电 站的开关量集中采集后送至规约转换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包括远端测控单元、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光纤通道、服务器、工作站和客户机;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分别与远端测控单元和光纤通道相连,服务器、工作站和客户机分别与光纤通道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光纤通道输入单元和光纤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前置机,该前置机采用双机热备用结构形式,该前置机包括主前置机、副前置机和双机切换装置,双机切换装置与光纤通道输入单元相连,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均与双机切换装置相连,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之间的通讯方式采用GPS无线方式;所述主前置机和副前置机内预设有用于数据监视、参数设置、数据模拟、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发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远端测控单元还包括有规约转换器;该规约转换器输入端连接变电站直流设备的数字接口,其输出端连接光纤通道输入单元;所述的规约转换器内预设用于不同通讯规约转换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涛黄国鹏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