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9247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线圈绕线机绕线夹头,包括压端、基部及连接部,压端与基部固定连接,基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压端的下表面具有平整的表面结构;绕线夹头的压端设置为长方体,长方体的宽度D为2.0~10.0mm、长度L为10.0~20.0mm、高度H为4.0~6.0mm;压端与基部错开连接形成台阶状结构;绕线夹头设置为高硬度合金钢材料所制备的绕线夹头,其硬度为55~65HR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绕线夹头,其装配在空心线圈绕线机使用时,具有绕线夹头不易磨损、且不会伤害铜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绕线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心线圈绕线机的绕线夹头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生活,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备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三大元器件之一的电感的制备也愈显重要。通常,电感的制备需要进行空心线圈绕制过程,而空心线圈绕制通常是采用线圈绕线机制备的。现有技术中,线圈绕线机通常是将铜线输送至线圈绕线机的旋转芯子处,同时通过汽缸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带动绕线夹头沿旋转芯子方向前后伸縮,当铜线输送至旋转芯子处时,汽缸带动绕线夹头同步到达铜线处并作用于铜线使铜线开始绕旋转芯子缠绕形成绕线线圈,绕线夹头作用后汽缸即带动绕线夹头沿旋转芯子长度方向縮回远离旋转芯子,绕好的线圈然后再被切断;如此循环重复,不断制备绕线线圈。通常,绕线夹头设置为挂式绕线夹头,绕线夹头一般设置为一根细长的、硬度较高的线状部件,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存在绕线夹头容易磨损,铜线易滑的缺陷,此外,所制备的绕线线圈在绕线夹头的夹接处容易造成压痕,伤害铜线。故,有必要对现有的线圈绕线机绕线夹头作进一步改进,以克服其存在的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绕线夹头,使其装配在线圈绕线机使用时,具有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线圈绕线机的绕线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夹头包括压端、基部及连接部,所述压端与所述基部固定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端的下表面具有平整的表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均合李简恩南宥亘郑远鹏詹世明甘畅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弘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