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酒,其特征是由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和60度白酒一起煎煮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诸药合用,可共奏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酒
技术介绍
中医学定义的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多在人体气血内虚的情况下,或因 劳倦内伤,或因忧思恼怒等诱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语或语言蹇涩, 偏身麻木等症状。由于中风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可多次发病及病死率高等特点, 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给社会、家庭及患者个人均带来极为沉重的负担。据统计,我国 中风发病率为80-120/10万人,每年死于中风者近100万人,所以积极有效地治疗中风后遗 症,是摆在医药研究者与医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问题。目前,西医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主要是依靠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如采用血管扩 张剂,降压剂等,虽然疗效较快,但对人体均有相当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且其重点是 针对疾病的急性期,对于病人急性期后的恢复和后遗症的治疗还缺少安全有效的药物,而 中医目前治疗中风及胸痹类的药物一般以益气活血类药为主,如中风四春丸等,但在临床 实践中也尚存在着用药不全面,疗效不稳定和治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本领域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医 药资源,提供一种组方科学、疗效高,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酒。本专利技术所述药酒是设计人根据祖国传统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思想,并在现代 医学药学实验基础上,通过悉心总结研制而获得的。中风常发生中年之后,其原因是人过中年,肾气衰弱,阳气不足《医经溯泗集,中风 辨》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 者,多有此疾,然血属阴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如肾气不足,阳气衰弱,气虚不 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阻痹,筋脉肌肉失于濡养则出现半身不遂,口 眼歪斜,气虚血滞,经脉之血运行不畅,舌本失养,故言语蹇涩,甚则不语。口角流涎,气虚温 邪阻滞,手足肿胀,大便溏泄,而面色悦白、气短乏力,苔藏白,舌紫,脉沉细等均为气虚兼血 瘀之见症。综合上述本证的出现是由于气虚致血瘀,治则当为益气活血。根据对上述病因 病况的认识,本专利技术设计者精选出一些药效集中且易于为人体血管吸收的中药原料配方制 成药酒,方中的药物有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共七味药物,全方具有补气 活血,逐瘀通络的作用,再辅之于白酒,对中风病后遗症治疗方面特别具有极好的效果,可 使气虚血瘀证候从根本上改善,从而显著降低或消灭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制备本专利技术 药酒的原料配方为(重量为重量份)当归15、红花10、苍术20、独活15、肉桂5、陈皮10、川芎10、60度白酒2500本专利技术药酒制备方法如下将白酒和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一起 放入锅中煎煮,加热至100度,煎煮至白酒只剩下1000重量份即可,除去药渣,即可制得本 专利技术的药酒。本专利技术中诸药合用,可共奏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 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3临床观察及疗效在本专利技术研制过程中,为客观评价该药酒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人体的 安全性,申请人进行了 II期临床试验,期间共临床治疗并观察病例200例。一、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中经络、气虚血瘀症,患 者年龄在40-70岁之间。二、服药方式口服本专利技术药酒,每3次,每次2-3两。四周为一疗程。三、观察指标,中风病积分法1、神志状态神志清醒0分神志恍惚(思睡,唤醒后能人言) 1分神志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 2分神昏3分昏愦(神昏同时兼有脱症)4女2、语言表达正常0分一般表达,命名不能1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3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4分3、上肢肩关节正常0分上举正常但肌力差1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3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4分4、上肢指关节正常0分手指分别动作有效而肌力差1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会伸3分不会动4分5、下肢髋关节正常0分抬高45°以上1分不足45°2分摆动能平移3分不能动4分6、下肢趾关节正常0分4伸屈自如但力弱1分伸屈不全2分略动3分不能动4分7、综合能力生活能自理 ,自由交谈0分独立生活,简单劳动而有部分功能不全1分可行走,部分自理,尚需人辅助2分可站立逐步,需人随时照料3分卧床4分四、疗效评定标准,疗前满分观分,起点分最低不低于12分,其疗效评定采用尼莫 地平方法。疗效指数U)=疗前积分—疗后积分X 100%疗前积分权利要求1. 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酒,其特征是由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和 60度白酒一起煎煮而成,所述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和60度白酒的用量 分别为15重量份、10重量份、20重量份、15重量份、5重量份、10重量份、10重量份和2500 重量份,加热至100度,煎煮至白酒只剩下1000重量份即可,除去药渣,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的药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酒,其特征是由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和60度白酒一起煎煮而成,本专利技术中诸药合用,可共奏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文档编号C12G3/04GK102100777SQ20091018674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邓发成 申请人:邓发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酒,其特征是由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和60度白酒一起煎煮而成,所述当归、红花、苍术、独活、肉桂、陈皮、川芎和60度白酒的用量分别为15重量份、10重量份、20重量份、15重量份、5重量份、10重量份、10重量份和2500重量份,加热至100度,煎煮至白酒只剩下1000重量份即可,除去药渣,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的药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发成,
申请(专利权)人:邓发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