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纤维不倒绒套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7906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竹炭纤维不倒绒套服,由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颈部,肘部,膝部,腹部,腰部等部位,在内层添加一层合成不倒绒(2),在合成不倒绒(2)外侧缝合一层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2)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由竹炭纤维与中空超细涤纶纤维制作,在中空超细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竹炭纤维之后,使得衣物具有的抗菌作用,改善人体微循环,吸湿发热等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服装,尤其涉及一种竹炭纤维不倒绒套服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套服所采用的织物都是单一原料或单一组织结构织成,所以功能单一。目前市场上此类产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纤维的双罗纹编织衣物,在编织的过程中会形成小小的缝隙,不能具备较好的保暖效果。另外一种是利用功能纤维面料与无纺絮状织物复合后织成的绒衣,由于纤维材料使面料过硬,达不到穿着舒适的要求;第三种是采用中空涤纶纤维不倒绒制成成衣,虽具有保暖性,但不具备保健,抗菌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保暖,保健,穿着舒适为一体的竹炭纤维不倒绒套服,由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 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颈部,肘部,膝部,腹部,腰部等部位,在内层添加一层合成不倒绒,在合成不倒绒外侧缝合一层装饰不倒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合成不倒绒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由竹炭纤维与中空超细涤纶纤维制作,在中空超细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竹炭纤维之后,使得衣物具有的抗菌作用,改善人体微循环,吸湿发热等功能。在颈部,肘部,膝部,腹部,腰部等部位,附有加强磁点以改善这些部件的血液循环的微循环。织物外层采用粗支纱线织成,区别于市场上现有的织物外观。另外,此种面料在生产中加入氨纶,使得织物有较大的弹性,穿着舒适,更加人性化。本技术采用复合组织结构,利用不同纱支,不同功能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各种纤维发挥各自的功效,使得织物具有综合功效以达到保暖,保健, 抗菌,除臭,吸湿发热等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衣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上衣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下衣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下衣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坎肩前视图。图6为本技术坎肩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所示,在颈部,肘部,腹部内层缝合一层合成不倒绒O),根据图2所示, 在肩胛骨部内层缝合一层合成不倒绒O),根据图3所示在膝部内层缝合一层合成不倒绒 (2),根据图4所示,在腰部内层缝合一层合成不倒绒( ,根据图5所示,在腹部内层缝合一层合成不倒绒O),根据图6所示,在肩胛骨部内层缝合一层合成不倒绒O),在以上部位内层缝合合成不倒绒不倒绒相对位置的外层,缝合一层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 是由竹炭纤维与中空超细涤纶纤维构成,在内层附有加强的磁点。权利要求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保暖,保健,穿着舒适为一体的竹炭纤维不倒绒套服,由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 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颈部,肘部,膝部,腹部,腰部等部位,在内层添加一层合成不倒绒O),在合成不倒绒( 外侧缝合一层装饰不倒绒(1)。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竹炭纤维不倒绒套服,由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颈部,肘部,膝部,腹部,腰部等部位,在内层添加一层合成不倒绒(2),在合成不倒绒(2)外侧缝合一层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2)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由竹炭纤维与中空超细涤纶纤维制作,在中空超细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竹炭纤维之后,使得衣物具有的抗菌作用,改善人体微循环,吸湿发热等功能。文档编号A41D31/02GK202077601SQ20112018840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皮列东 申请人:天津波柔婷针纺织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保暖,保健,穿着舒适为一体的竹炭纤维不倒绒套服,由装饰不倒绒(1)、合成不倒绒(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颈部,肘部,膝部,腹部,腰部等部位,在内层添加一层合成不倒绒(2),在合成不倒绒(2)外侧缝合一层装饰不倒绒(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列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波柔婷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