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忠海专利>正文

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765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及其制作工艺,所述膜片由表层、中层及内层组成,所述表层和中层主要用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和特氟龙纳米粉制成;内层用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及增容增粘树脂制成;药瓶胶塞用复合膜片的加工成型方法是先将各层原料分别进行计量,混合和造粒,然后在三层共挤流延薄膜成型机组或吹膜机组上制成膜片。由于膜片应用了纳米技术确保药品不被瓶塞腐蚀变质,有效延长药品的保质期,另因膜片与橡胶基材的弹性和延伸率较为接近,故产品成型容易,成品率高,复膜胶塞密封性好,膜层不易脱壳使用该膜片胶塞与瓶口密封面无特殊要求,故可利用一般常用模具设备生产复膜胶塞,节约能源节省投资,有利于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品包装材料,特别涉及一种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
技术介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62号文件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所有药品包装瓶 一律停止使用天然橡胶瓶塞,改用丁基橡胶瓶塞或镀复膜胶塞。药品包装尽管改用了丁塞 胶塞,虽然胶塞的内在洁净度,化学稳定性,气密性和生物性能都很好,但因橡胶配方复杂 及所加原料浓度梯度关系,与一些分子活性比较强的药物封装后被药物吸收、吸附、浸出、 渗透等产生了胶塞与药物的相容性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部分头孢菌素类、部分治疗性大输 液类以及较多中药注射制剂等。丁基胶塞存在另一个问题是使用时有胶塞微粒脱落现象, 影响药液澄明度。镀复膜胶塞是选用惰性高分子膜片覆盖在与药品接触的胶塞表面上,隔离药品与 橡胶的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明显改善与药物的相容性。目前市场上镀复膜胶塞主要采用特氟龙、涤纶、聚对二甲苯等三种膜材。特氟龙是 一种惰性高分子材料,它的材料特性表述为氟系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富含高键能的碳一氟 键,由于碳链外围存在氟原子形成的屏蔽效应,因此它具有优异的耐药品性和极低的表面 能。特氟龙用于复膜胶塞,杜绝了橡胶直接与药品接触,确保药品不被胶塞腐蚀变质,有效 地延长了药品的保质期。但特氟龙膜片存在两大缺点一是特氟龙是塑性体材料,橡胶是弹 性体材料,两者之间弹性悬殊,如果胶塞与瓶口接触平面一起覆盖特氟龙膜片,这将会影响 瓶口端面的密封性,导致包装渗漏,瓶内药品变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特殊模具 和增加不少工序,使特氟龙膜片仅覆盖在胶塞的颈部不将胶塞与瓶口接触面覆盖住,由此 使胶塞生产增加了不少成本;二是特氟龙膜片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绝大多数膜片依靠进口, 因此膜片价格昂贵,一般制药企业难以承受。由于以上两大缺点,一定程度限制了特氟龙膜 片的推广应用。涤纶具有良好的耐药品性,膜片价格较特氟龙便宜许多,但由于该膜片的弹性问 题比特氟龙更为突出,几乎没有一点延伸性,故复膜胶塞成型困难,成品率低,而且胶塞在 使用时膜层容易脱壳。为了解决复膜胶塞成型困难,不得不将胶塞颈部尺寸改短,但由此导 致药品自动包装机上频频跳塞。聚对二甲苯镀膜胶塞,其生产工艺是将已硫化成型好的胶塞置于真空镀膜设备 中,固态对二甲苯经蒸发气化后高温裂解成活性单体,然后进入常温沉积室在真空条件下 均勻地沉积在胶塞表面形成聚对二甲苯薄膜。生产聚对二甲苯镀膜胶塞需要引进昂贵的专 用设备和技术,目前国内尚未有企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可靠、价格低廉且不会与药物发生相容性问 题的瓶塞用复合膜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复膜胶塞生产成本的新型制作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所述膜 片由表层、中层及内层组成,所述表层和中层用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0-50份、特 氟龙纳米粉10-40份及甲基硅油或白油适量制成;内层用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 0-60份及增容增粘树脂0-40份制成,以上组分均为重量比。一种具有复合膜片药品包装瓶塞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 备料首先准备表层及中层物料称取热塑性弹性体SEBS55份,聚丙烯PP25份,特氟龙 纳米粉20份,甲基硅油适量;接着将SEBS和PP置于混和机中,开动机器,加入甲基硅油使 SEBS和PP粒料表面润湿,然后加入特氟龙纳米粉,使粉末全部沾在SEBS和PP颗粒表面上; 随后将上述混和料用双螺杆造粒机造成颗粒;接着准备内层物料称取热塑性弹性体SEBS50份,聚丙烯PP30份,增容增粘树脂 20份,用混和机混合后备用;2)制成膜片将上述原料用三层共挤流延薄膜生产机组或吹膜机组制成厚度为0. 1毫米的药 瓶胶塞用复合膜片;3)制塞将制成的复合膜片的内层面叠合在药瓶胶塞未硫化的橡胶片上一起置于真空硫 化机的模具中进行硫化成型,脱模后修去多余部分即得药用复膜胶塞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膜片与药品接触面采用纳米级特 氟龙改性,应用纳米技术强化膜片的耐药品性,抗污染性和胶塞基材与药品的隔离作用,有 效延长药品的保质期;2.膜片与胶塞结合面一般含有增容增粘树脂,提高膜片与各种橡胶 的结合强度;3.采用该膜片成型药用复膜胶塞,可利用一般常用模具设备进行生产,工艺 流程大大简化缩短,节约能源、节省投资、省时省力、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普及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所述膜片由表层、中层及内层组成,表层和中 层采用医用级热塑性弹性体和聚烯烃树脂为基础材料,添加纳米级特氟龙改性,利用纳米 效应,强化膜片的耐药品性,抗污染性和胶塞基材与药品的隔离作用,内层采用医用级热塑 性弹性体和聚烯烃树脂为基础材料,添加增容增粘之高分子材料,提高膜片与各种橡胶的 结合强度。所述表层和中层用重量组分为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0-50份、特氟龙纳 米粉10-40份及甲基硅油白油适量制成;内层用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0-60份及 增容增粘树脂0-40份制成。热塑性弹性体的主要成份为苯乙烯类共聚物SEBS、SIBS、SEPS、或橡胶类材料 EPDM、SIR、NBR、IIR、CIIR、BIIR 和 IR 任选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所述聚烯烃为PP或PE,增容增粘树脂为EEA、PIB、EVA中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一种具有复合膜片药品包装瓶塞的制作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首先准备表层及中层物料称取热塑性弹性体SEBS55份,聚丙烯PP25份,特氟龙 纳米粉20份,甲基硅油适量;接着将SEBS和PP置于混和机中,开动机器,加入甲基硅油使 SEBS和PP粒料表面润湿,然后加入特氟龙纳米粉,使粉末全部沾在SEBS和PP颗粒表面上; 随后将上述混和料用双螺杆造粒机造成颗粒;接着准备内层物料称取热塑性弹性体SEBS50份,聚丙烯PP30份,增容增粘树脂 20份,用混和机混合后备用;2)制成膜片将上述原料用三层共挤流延薄膜生产机组或吹膜机组制成厚度为0. 1毫米的药 瓶胶塞用复合膜片;3)制塞将制成的复合膜片的内层面叠合在药瓶胶塞未硫化的聚异戊二烯或天然橡胶片 上一起置于真空硫化机的模具中进行硫化成型,脱模后修去多余部分即得药用复膜胶塞成PΡΠ O为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和说明,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凡 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由表层、中层及内层组成,所述 表层和中层用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0-50份、特氟龙纳米粉10-40份及甲基硅油 或白油适量制成;内层用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0-60份及增容增粘树脂0-40份制 成,以上组分均为重量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其特征在于热塑性弹性体的主要成 份为苯乙烯类共聚物SEBS、SIBS、SEPS, S或橡胶类材料EPDM、SIR, NBR, IIR、CIIR、BIIR和 IR任选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为PP或PE, 增容增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品包装瓶塞复合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由表层、中层及内层组成,所述表层和中层用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0-50份、特氟龙纳米粉10-40份及甲基硅油或白油适量制成;内层用热塑性弹性体40-90份,聚烯烃0-60份及增容增粘树脂0-40份制成,以上组分均为重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忠海韩海琨
申请(专利权)人:许忠海韩海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