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7140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竹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重量计,它由35%~55%的有机肥、0.5%~1.2%的解磷解钾菌剂、0.02%~0.1%的四甲基戊二酸、16%~22%的干铵、3%~15%的尿素、8%~15%的磷酸一铵、4%~11%的钾肥、0.5%~1.2%的硼肥、0.5%~1.2%的锌肥、7%~10%的硅肥,经预处理、有机肥制备、混料、后处理后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配比合理、养分齐全、肥效养分的释放能做到缓急控制,肥效持久显著,与施用一般复合肥相比利用率大有提高,提高产量,使毛竹在立竹数、胸径、材积等方面均有明显增长,达到600~1000斤/亩/年/度,出笋率增加到2000~4000斤/亩/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业生产中的肥料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有毛竹林4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大面积的种植推广能保持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成林时间较木材而言大为缩短。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砍伐周期短、用途多,是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实用竹,也是我国竹林生产的主要经营对象。毛竹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加上挖笋及砍伐的杆、枝、叶也要带走较多的营养物质,需通过施肥进行补充。施肥是一种有利于实现毛竹林可持续经营的方式,但由于毛竹营养需求的特性,需要采用撒施、沟施、竹蔸施和伐桩施等多途径方式施加多种类型的肥料,而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的复合肥只含有N、P、K三种元素养分,而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打破了土壤环境的生态平衡,使土壤理化性能发生改变,微生物减少甚至消失,肥料分解利用不完全,平时的利用率不超过40%。而菌肥受地区土壤、气候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当土壤中养分消耗过大时,菌群缺乏有机质进行分解转化,肥效发挥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良土壤且提高利用率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竹专用肥,其特征是以重量计,原料各组分百分比为:35%~55%的有机肥、0.5%~1.2%的解磷解钾菌剂、0.02%~0.1%的四甲基戊二酸、16%~22%的干铵、3%~15%的尿素、8%~15%的磷酸一铵、4%~11%的钾肥、0.5%~1.2%的硼肥、0.5%~1.2%的锌肥、7%~10%的硅肥,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有机肥的原料以重量计,各组分百分比为35%~45%的鸟粪、18%~26%的菜籽饼、33%~45%的陈米,制得有机肥含有机质50%~55%,N、P、K(以元素计)含量≥6%,水分≤15%;制成产品的有机质≥20%,水分≤8%,N、P、K(以元素计)总养分≥20%,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吉祥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