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波专利>正文

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555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是改变传统的通过穿刺针进行注吸的方法,代之以软导管连续进行抽吸、注洗、硬化治疗,在X光或CT透视下追踪、定位的一种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其特征在于:由空心穿刺针、螺旋引导丝、软导管组成套针,空心穿刺针一头的注射器接头有可配合注射器接头盖的螺纹接口;软导管的一头设有三通阀,三通阀有两个注射器接头;注射器接头有配合注射器接头盖的螺纹接口;本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可以防止传统的治疗方法因抽吸使囊肿缩小,而导致穿刺针脱离囊腔,空气进入等弊病;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降低了囊肿的复发几率;适用于注吸治疗肾囊肿、肝囊肿及脓肿、卵巢囊肿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吸治疗套针,特别是涉及改变传统的通过穿刺针进行注吸的方法,代之以软导管进行注吸;还可以连续进行抽吸、注洗、硬化治疗,在X光或CT透视下追踪、定位的一种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适用于肾囊肿、肝囊肿及脓肿、卵巢囊肿等的注吸与治疗。
技术介绍
穿刺注吸、硬化治疗,是临床治疗腹腔囊肿的常用方法。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穿刺针进入囊肿之后,直接在穿刺针的接口接注射器,然后经穿刺针反复抽吸、冲洗和硬化治疗。其上述过程不能连续进行抽吸、冲洗及硬化治疗,穿刺针必须随时调整深度, 然后固定;否则,容易造成囊肿因抽吸后缩小,而导致穿刺针脱离囊腔,金属穿刺针的尖部在体内也易损伤邻近器官;而且穿刺针反复拔插也容易导致空气进入囊腔,增加感染机会, 使治疗失败或者不彻底,导致囊肿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法,代之以导管连续进行抽吸、冲洗及硬化治疗;避免了经穿刺针直接进行注吸治疗的不安全因素和繁琐的操作过程,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包括空心穿刺针、螺旋引导丝、软导管;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囊肿注吸治疗套针,包括空心穿刺针、螺旋引导丝、软导管;其特征在于:空心穿刺针(4)一头的注射器接头(3)有可配合注射器接头盖(9)的螺纹接口(2),空心穿刺针(4)的另一头有针尖(11);软导管(8)的一头设有三通阀(7),三通阀(7)有注射器接头(3-1)和注射器接头(3-2),三通阀(7)上面有手柄(6);注射器接头(3-1)和注射器接头(3-2)有配合注射器接头盖(9)的螺纹接口(2);螺旋引导丝(1)的外径小于空心穿刺针(4)的内径,软导管(8)的内径大于螺旋引导丝(1)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李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