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449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呈筒形,壳体的外周面上具有用螺纹且插头壳体上具有安装孔,插头壳体通过其安装孔固定插装有一接触件,接触件的轴向两端均伸出安装孔之外并形成插接头,插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插座插接配合的内插接头和用于露设在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之外的外插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大大的减少了印制板上的插座与外界的通断过程中与插头之间的磨损,增加了固定于印制板上的插座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在应用至印制板上时易磨损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
,尤其是一种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连接器均由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座构成,使用时一般将插座固定于一个基体上,插头处于自由状态,通过插头与插座的插接来导通电路;而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用于印制板上时,往往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插座与印制板焊接,而在一些需要频繁通断印制板与外界的情况下,焊接于印制板上的插座及与其对应的插头往往会因为磨损而导致插座与插头之间的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若要解决上述问题,则必须将焊接于印制板上的插座拆除更换,对插座的更换一方面操作繁琐,而且更换磨损的插座时,必须将使用设备停机并将印制板外的保护壳体打开,严重影响了使用设备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极易损坏印制板,不但影响了更换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印制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在应用至印制板上时易损坏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插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装配在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上的插头和用于固定装配于印制板上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呈筒形,插头壳体的外周面上具有用于与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螺接的螺纹且插头壳体上具有用于装配接触件的安装孔,插头壳体通过其安装孔固定插装有一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的轴向两端均伸出所述安装孔之外并形成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插座插接配合的内插接头和用于露设在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之外的外插接头。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向上设置有用于与拆装工具止旋配合的止旋面。所述插头壳体为绝缘体,插头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外翻沿,所述止旋面设置于所述外翻沿的外周面上。所述插座包括一端具有外翻挡沿的管状的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的两端均具有用于供所述内插接头插入的插口。所述插座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插接头导电接触的冠带圈。本技术的电连接器插头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呈筒形,插头壳体的外周面上具有用于与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螺接的螺纹且插头壳体上具有用于装配接触件的安装孔,插头壳体通过其安装孔固定插装有一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的轴向两端均伸出所述安装孔之外并形成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用于与固定于印制板上的插座插接配合的内插接头和用于露设在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之外的外插接头。所述插头壳体的外周向上设置有用于与拆装工具止旋配合的止旋面。所述插头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外翻沿,所述止旋面设置于所述外翻沿的外周面上。由于本技术的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的接触件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插头壳体上的安装孔之外且形成所述内、外插接头插接头,因此在使用时可将所述插头固定于印制板外的壳体上,使所述内插接头与设置于印制板上的插座插接,外插接头裸露于印制板的壳体之外,从而可方便的通过另一对应的连接件来实现印制板与外界的通断而不必使插头与固设于印制板上的插座之间频繁插拔,具体的说,即只在需要更换插头时插头与固设于印制板上的插座之间才会发生相对运动产生磨损,大大的减少了印制板上的插座与外界的通断过程中与插头之间的磨损,增加了固定于印制板上的插座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在应用至印制板上时易磨损的问题。由于本技术的电连接器插头的接触件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插头壳体上的安装孔之外且形成所述内、外插接头插接头,因此在使用时可将所述插头固定于印制板外的壳体上,使所述内插接头与设置于印制板上的插座插接,外插接头裸露于印制板的壳体之外, 从而可方便的通过另一对应的连接件来实现印制板与外界的通断而不必使插头与固设于印制板上的插座之间频繁插拔,具体的说,即只在需要更换插头时插头与固设于印制板上的插座之间才会发生相对运动产生磨损,大大的减少了印制板上的插座与外界的通断过程中与插头之间的磨损,增加了固定于印制板上的插座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在应用至印制板上时易磨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的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具有插头1和插座2,具有插头壳体3,插头壳体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呈两端开口且一端带有外翻沿4的筒形,插头壳体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罩设于印制板5外的保护壳体6连接,外翻沿4用于与保护壳体6贴紧实现插头1与保护壳体6的配合处的密封,外翻沿4呈正六边形,其上还具有用于与扳手等拆装工具止旋配合的止旋面7 ;另外,插头壳体3还具有用于安装接触件8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一接触件8,接触件8采用插针,安装孔的孔壁上具有向内凸起的凸环9,凸环9的中心线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重合,接触件8 上具有与所述凸环9对应的环槽10,环槽10的中心线与接触件8的中心线重合,插头壳体 3和接触件8通过对应的凸环与环槽的卡合来避免二者之间在沿各自中心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即插头壳体3和接触件8通过对应的凸环与环槽的卡配而相互固定配合,接触件8的两端均伸出于插头壳体的安装孔的两端之外且各自形成用于与插座2插接配合的内插接头和用于悬伸至保护壳体6之外的外插接头;插座2用于与插头1的内插接头插接配合,插座2具有插座壳体11,插座壳体11由导体金属材料制成,呈两端开口的管状,且其一端具有外翻的挡沿12,插座壳体11采用导体金属材料可方便的与印制板5进行焊接并电连接,其挡沿12用于在将插座2固定于印制板5上时与印制板5的对应板面挡止配合,有利插座的固定;插座壳体11内设置有冠带圈13,冠带圈13的两端均具有用于供插头1的接触件8插入的开口,插座壳体11的两端均具有用于供插头1的接触件8插入并与冠带圈13电连接的插口,即插座2同样可以实现双向插接;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在使用时,首先将插座2固定于印制板上,将插头1固定于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的对应位置上并与固定于印制板上的插座2插接,其中插头与所述壳体采用螺接的方式,需要将印制板与外界接通时,只需将插头的外插接头与外界连接件插接即可,不需要再打开所述壳体,操作简单方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由于插头的外插接头与外界对应的连接件的频繁插拔, 必然会造成插头的外插接头的磨损,接触件的内插接头与固定在印制板上的插座之间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二者之间并无磨损,只需更换外界的插座及插头即可,而由于插头壳体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插头只具有一根接触件,更换时只需将其旋下即可,不用拆开印制板壳体, 方便了电连接器的更换。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的插头壳体还可以省略所述的外翻沿,所述的止旋面还可以直接设置于插头壳体的筒形段的外周面上。本技术的电连接器插头的实施例1,如图2-3所示,具有插头壳体3及设置于插头壳体内的接触件8,其中所述插头壳体及接触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均与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的插头的插头相同。上述本技术的电连接器插头的实施例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板载单芯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装配在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上的插头和用于固定装配于印制板上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呈筒形,插头壳体的外周面上具有用于与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螺接的螺纹且插头壳体上具有用于装配接触件的安装孔,插头壳体通过其安装孔固定插装有一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的轴向两端均伸出所述安装孔之外并形成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插座插接配合的内插接头和用于露设在罩设于印制板外部的保护壳体之外的外插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闯田克先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