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代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代码生成工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微软公司的Virtual Studio提供的MFC编译环境、采用可视图形界面的操作模式,通过内置的图形解析模块,将用户搭建的图形界面按照内置的图形解析模块转换为C++代码,通过编译链接生成对应的应用程序, 业界称为“所见即所得”模式。该模式的好处是利用MFC集成编译环境,降低了对程序员的入门要求,能够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是内置的图形解析模块解析模式为固定模式,用户只能根据MFC内置的解析方法来进行代码生成,因而无法快速响应用户不同需求,代码生成规则无法进行配置,代码生成手段过于单一,在代码生成模式的灵活性方面有重大缺陷。因此,在进行大型软件开发和满足高品质软件产品的代码需求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故限制了 MFC的使用和推广,因而目前业界的大型软件开发均没有使用MFC的案例。另一类是爱立信APG40、美国IMAG公司的ASmc为代表的代码转换工具,用于复杂通信协议的数据解码,通过提取通信协议中的关键字段,利用脚本进行规则匹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代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使用解释性语言配置的代码生成规则和流程控制规则;使用所述流程控制规则解析所述用户输入的数据控制流程,获得流程控制源文件;根据所述流程控制源文件和所述用户输入的数据源文件,使用所述代码生成规则生成代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