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胶牙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7977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蜂胶牙膏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蜂胶粉0.03~3.2%,天然碳酸钙25~46%,二氧化硅5~15%,甘油3~20%,聚乙二醇-400?1~10%,焦磷酸钠0.2~1.0%,黄原胶0.2~1.5%,羧甲基纤维素0.1~1.5%,山梨醇3~25%,糖精钠0.1~1%,十二烷基硫酸钠1~5%,尼泊金乙酯钠0.05~0.5%,尼泊金丙酯钠0.02~2%,香精0.3~3%,三氯生0.01~0.3%,柠檬酸锌0.05~2%,水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蜂胶牙膏对于牙齿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还能够滋养牙龈,预防牙龈炎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日化品
,具体是。
技术介绍
蜂胶(propolis)是蜜蜂采集胶源植物的幼芽及树干上的树脂,混合其上颚腺的分泌物而形成的一种褐色略带苦味的胶状物质,蜂胶约由50%树脂和植物香液,30%蜂蜡,10% 芳香油物质,5%花粉和5%包括器官碎屑物在内的其它物质组成。可抵御外来微生物的侵袭。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其抗菌性能已经被证实。蜂胶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真菌、病毒均有抑制效果,许多学者研究了蜂胶对口腔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蜂胶的成分复杂多样,除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外,还含有酚类、醛类、醇类、芳香酸、脂肪酸、萜类、矿物质、维生素等。蜂胶成分的多样性与蜜蜂生活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有关,主要是与采集的胶源植物有关。蜂胶的抗菌作用与其成分有关。蜂胶抗菌作用的功效成分是树脂中的黄酮类和芳香酸及其酯,高良姜素、松针素和乔松素是确认的对细菌作用最强的黄酮类。龋病(Dental Caries)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牙菌斑是龋病发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生态环境。菌斑中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可导致牙釉质脱矿、溶解,进而形成龋病。因此,只要能有效控制菌斑,就可以有效控制龋病的发生和发展。药物牙膏作为控制菌斑的方法之一,已在口腔自我保健措施中广泛应用,在牙膏中添加适宜的抗龋药物可以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防龋途径。近年来,天然药物作为医疗保健的一种替代选择,已经成为新药开发中的一种重要策略。蜂胶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天然产物,能够抑制主要致龋菌的生长和粘附,并能有效控制菌斑形成,降低龋病发生。据文献报道蜂胶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不产生耐药性。目前关于蜂胶的研究中,蜂胶牙膏的报道少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即达到清洁健齿的,同时又起到防治口腔疾病,通过减少菌斑细菌及其产酸性以达到防治龋病发生的作用,有效控制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牙膏基质中加入蜂胶精制而成,其具体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为蜂胶粉天然碳酸钙二氧化硅甘油聚乙二醇一 4000. 03 3. 2 %25 46% (摩擦剂) 5 15% (摩擦剂) 3 20% (保湿剂) 广10% (保湿剂)焦磷酸钠0. 2^1. 0% (稳定剂)黄原胶0. 2^1. 5% (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0. Γ1. 5% (胶着剂)山梨醇3 25% (保湿剂、去垢剂、粘合剂、甜味剂)糖精钠0. Γ % (甜味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广5% (发泡剂)尼泊金乙酯钠0. 05^0. 5%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钠0. 02 (防腐剂)香精0. 3^3% (增香剂)三氯生0. 0Γ 0. 3% (防腐剂)柠檬酸锌0.05 2% (消除菌斑和牙龈炎)水至100%制法1)先将蜂胶溶于95%乙醇作为蜂胶醇溶液备用;2)将焦磷酸钠溶于甘油中,再把黄原胶充分分散于甘油中,再加羧甲基纤维素充分分散于甘油中,备用;3)将糖精钠、尼泊金乙酯钠、尼泊金丙酯钠溶于水,备用;4)将山梨醇与聚乙二醇混勻备用;5)将二氧化硅、天然碳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及柠檬酸锌混合,备用;6)将三氯生溶于香精,备用;7)将上述2)、3)、4)、5)、6)步骤的备用品放入制膏机,在真空度-0.09时,启动高速和慢速刮板搅拌均勻20分钟,然后加入1)步骤的蜂胶醇溶液,搅拌均勻;把制膏机内的膏体尽量吸入贮存锅再次进行搅拌;灭菌,分装。本专利技术将天然蜂胶加入牙膏中,通过日常刷牙控制菌斑,同时具备化学和机械控制的双重作用,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蜂胶牙膏具有滋养和保护牙龈功效,能令牙齿更坚固,牙龈更健康,全面预防口腔疾病。蜂胶牙膏的特点在于,它含有了特殊的蜂胶成分,这就是它不同于其它牙膏的原因。蜂胶牙膏对于牙齿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还能够滋养牙龈,预防牙龈炎症的发生。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蜂胶粉0. 03%天然碳酸钙35%(摩撐二氧化硅26%察剂)甘油3%(保湿剂)聚乙二醇一 4001%(保湿剂)焦磷酸钠0. 2%(稳定剂)黄原胶0. 2%(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0. 1%(胶_『剂)山梨醇3% (保湿剂、去垢剂、粘合剂、甜味剂)糖精钠0. 1% (甜味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 (发泡剂)尼泊金乙酯钠0. 05%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钠0. 02% (防腐剂)香精0. 3% (增香剂)三氯生0.01% (防腐剂)柠檬酸锌0.05% (消除菌斑和牙龈炎)水至100%制法1)先将蜂胶溶于95%乙醇作为蜂胶醇溶液备用;2)将焦磷酸钠溶于甘油中,再把黄原胶充分分散于甘油中,再加羧甲基纤维素充分分散于甘油中,备用;3)将糖精钠、尼泊金乙酯钠、尼泊金丙酯钠溶于水,备用;4)将山梨醇与聚乙二醇混勻备用;5)将二氧化硅、天然碳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及柠檬酸锌混合,备用;6)将三氯生溶于香精,备用;7)将上述2)、3)、4)、5)、6)步骤的备用品放入制膏机,在真空度-0.09时,启动高速和慢速刮板搅拌均勻20分钟,然后加入1)步骤的蜂胶醇溶液,搅拌均勻;把制膏机内的膏体尽量吸入贮存锅再次进行搅拌;灭菌,分装。 实施例2 蜂胶粉天然碳酸钙二氧化硅甘油聚乙二醇一 400焦磷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山梨醇糖精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尼泊金乙酯钠尼泊金丙酯钠香精三氯生柠檬酸锌水制法同实施例1。1. 6 %20% (摩擦剂) 10% (摩擦剂) 10% (保湿剂) 7% (保湿剂)0.5% (稳定剂)1.2% (增稠剂) 1. 3% (胶着剂)15% (保湿剂、去垢剂、粘合剂、甜味剂) 0. 8% (甜味剂) 3% (发泡剂)0.3% (防腐剂) 1.2% (防腐剂)1.6% (增香剂) 0. 15% (防腐剂)1.6% (消除菌斑和牙龈炎) 至 100%实施例3:蜂胶粉3. 2 %天然碳酸钙 20% (摩擦剂) 二氧化硅8% (摩擦剂)甘油15% (保湿剂)聚乙二醇一 400 10% (保湿剂) 焦磷酸钠1. 0% (稳定剂)黄原胶1. 5% (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 1.5% (胶着剂)山梨醇10% (保湿剂、去垢剂、粘合剂、甜味剂)糖精钠1% (甜味剂)十二烷基硫酸钠5% (发泡剂)尼泊金乙酯钠 0. 5%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钠 2% (防腐剂)香精3% (增香剂)三氯生0. 3% (防腐剂)柠檬酸锌2% (消除菌斑和牙龈炎)水至100%制法同实施例1。应用效果说明 1、研究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将40名受试者按报名先后排序,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 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牙膏为白管,分为1号与2号(其中1号为空白 牙膏,2号为实施例2的蜂胶牙膏)。菌斑指数基线检查(第一次检查)后,对全部受试者进行刷牙方法指导。受试者使 用统一的牙刷及指定的牙膏,要求用水平颤动法每天刷牙2次(早、晚),每次至少aiiin,刷 牙时使用牙膏膏体以1-1. 5cm为度。要求试验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和其他任何口腔卫生用 品,如其他种类的牙膏、牙刷、漱口液、牙线等。对饮食不作限制。每次检查于16:30-17:30,要求检查前两小时禁食禁饮。受试者分别于使用牙膏后 第1周、第4周进行第二次、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胶牙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蜂胶粉          0.03~3.2 %天然碳酸钙      25~46%二氧化硅        5~15%甘油            3~20%聚乙二醇-400   1~10%焦磷酸钠0.2~1.0%黄原胶          0.2~1.5%羧甲基纤维素    0.1~1.5%山梨醇          3~25%糖精钠          0.1~1%十二烷基硫酸钠  1~5%尼泊金乙酯钠    0.05~0.5%尼泊金丙酯钠    0.02~2%香精            0.3~3%三氯生          0.01~ 0.3%柠檬酸锌        0.05~2%水                  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罗珊珊苏莎杨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