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94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在扇叶周侧等分延伸有数片可导电的叶片,扇叶一端固设有一中座,中座内设有一与中座固定的支轴,扇叶在至少其中一叶片嵌装数个互为串联的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各设有一第一接脚、一第二接脚,第二接脚与叶片为电气连接; 一线圈座,其置于中座内,线圈座外侧导接数条外导线而分别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接通,线圈座内接出一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呈电气连接的内导线,内导线与叶片呈电气连接; 一穿设于线圈座中的心轴,该心轴为非导电性材质制成的管体状,心轴中央塞固有一环形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环置于线圈座内径,永久磁铁的磁极呈交错间隔排列,保持S、N极间隔排列的循环,心轴一端枢设于中座内; 一对应罩合扇叶中座的锁座,锁座与中座的端面相互贴靠并固定,锁座和中座对应罩合心轴与线圈座,锁座与心轴的另一端呈枢设状,而支轴供枢穿线圈座、锁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的扇叶,尤其涉及一种使扇叶在转动时,发光组件同时闪烁发光,让扇叶显得更为眩目新奇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扇叶周侧等分延伸有数片可导电的叶片,扇叶一端固设有一中座,中座内设有一与中座固定的支轴,扇叶在至少其中一叶片嵌装数个互为串联的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各设有一第一接脚、一第二接脚,第二接脚与叶片为电气连接;一线圈座,其置于中座内,线圈座外侧导接数条外导线而分别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接通,线圈座内接出一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呈电气连接的内导线,内导线与叶片呈电气连接;一穿设于线圈座中的心轴,该心轴为非导电性材质制成的管体状,心轴中央塞固有一环形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环置于线圈座内径,永久磁铁的磁极呈交错间隔排列,保持S、N极间隔排列的循环,心轴一端枢设于中座内;一对应罩合扇叶中座的锁座,锁座与中座的端面相互贴靠并固定,锁座和中座对应罩合心轴与线圈座,锁座与心轴的另一端呈枢设状,而支轴供枢穿线圈座、锁座,让扇叶与线圈座可转动。前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中中座由一端依序凹设有一外槽,一内径小于外槽而用以安装轴承的通孔,中座在设置外槽的端环面上突设数个突柱,与突柱相间隔处凹设有卡槽,锁座对应中座的突柱设有凹凸配合的卡槽,对应中座的卡槽设有凹凸配合的突柱,锁座与扇叶的中座固定。前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中线圈座为环形体,包括两环形的半壳,其内安装有线圈,并固定在两环壳相互贴靠的端缘上,线圈座沿着环形内设有线圈,外导线分别与一接线连接,接线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电气连接。前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中锁座与中座对应靠合的端缘凹设有数个缺口供设置内导线,锁座设置一用以安装轴承的沉槽。前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中接线是以缝线型态间隔穿过叶片而与发光组件连接。前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中支轴可在外端结合有一可握持的杆体,杆体一端设有一接头,接头与支轴外端以螺纹接合形成紧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使扇叶在转动时,发光组件同时闪烁发光,让扇叶显得更为眩目新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永久磁铁与线圈座配置的端视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扇叶后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扇叶前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扇叶转动伴随发光的端视平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线圈座与扇叶接线端视平面示意图。一线圈座20,其为环形体,具体形式是两环形的半壳201、202内安装有线圈21,并在两环形半壳相互贴靠的端缘上焊接固定,线圈座20沿着环形内设有线圈21,并由线圈21外接出一内导线231,接着如图1、图7所示,内导线231是与扇叶10的叶片11熔接而能与发光组件15的第二接脚152接通,而线圈座20周侧焊接出数条外导线23,让外导线23分别与发光组件15的第一接脚151的接线16电气连接。一穿设于线圈座20中的心轴30,该心轴30为非导电性材质制成的管体状,心轴30在长度的中央环突外径较大的环部31,环部31外侧紧密塞固有一环形永久磁铁35,永久磁铁35环置于线圈座20内径,永久磁铁35,如图3所示,其磁极是呈交错间隔排列,保持S、N极间隔排列的循环,环部31两端为轴端32,轴端32一端配合于外侧安装一置于通孔111中的轴承14内。一对应罩合扇叶10中座11的锁座40,锁座40外径与中座11相当以使端面相互贴靠,锁座40在一端凹设外槽41以和扇叶10的外槽113对应罩合心轴30与线圈座20。锁座40远离外槽41的另一端凹设有一用以安装轴承44的沉槽43,使轴承44内供轴端32穿设。锁座40对应中座11的突柱13设有凹凸配合的卡槽451,对应中座11的卡槽131设有凹凸配合的突柱45,让锁座40与扇叶10的中座11固定。一支轴50,该支轴50是由中座11的通孔111穿设固定,再依序枢穿轴承14、穿设紧配合心轴30、枢穿锁座40的轴承44、扇叶10的轴承14,支轴50穿出锁座40的外端结合有一「形的杆体51,杆体51对应支轴50末端为接头57,接头57与支轴50末端锁设紧固,让扇叶10与线圈座20转动,结合状况如图4、图5的外观示意图所示。如图2、图6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扇叶10的叶片12受风力转动时,传动中座11以心轴30为支点转动,由于线圈座20与扇叶10一起旋转,心轴30与永久磁铁35不转动,故线圈座20的线圈21因转动而对永久磁铁35产生切割各磁极的磁力线,经此方式发电产生电流,通过线圈座20接出的外导线23接通接线16、第一接脚151。叶片12由于导电而与发光组件152接脚152、线圈座20的内导线231形成电气接通,而分别以正、负极构成电气回路,使发光组件15发光,让扇叶10在旋转中伴随发光。经上述说明,本技术发挥的功效特点主要是扇叶10结合线圈座20形成旋转,而支轴50支撑设置永久磁铁35的心轴30,让发光组件15接收电能产生发光,因此扇叶10无论在夜间或白天,都能在转动中发出亮光,不但具有新奇眩目的视觉效果,有如繁星闪烁的美感,还具有提醒行人车辆注意的警示安全性,让一般平凡的风车也增加无比的产品附加价值。综上所述,本技术确是一极佳创作,由于新颖空间结构设计,完全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扇叶周侧等分延伸有数片可导电的叶片,扇叶一端固设有一中座,中座内设有一与中座固定的支轴,扇叶在至少其中一叶片嵌装数个互为串联的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各设有一第一接脚、一第二接脚,第二接脚与叶片为电气连接;一线圈座,其置于中座内,线圈座外侧导接数条外导线而分别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接通,线圈座内接出一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呈电气连接的内导线,内导线与叶片呈电气连接;一穿设于线圈座中的心轴,该心轴为非导电性材质制成的管体状,心轴中央塞固有一环形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环置于线圈座内径,永久磁铁的磁极呈交错间隔排列,保持S、N极间隔排列的循环,心轴一端枢设于中座内;一对应罩合扇叶中座的锁座,锁座与中座的端面相互贴靠并固定,锁座和中座对应罩合心轴与线圈座,锁座与心轴的另一端呈枢设状,而支轴供枢穿线圈座、锁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由一端依序凹设有一外槽,一内径小于外槽而用以安装轴承的通孔,中座在设置外槽的端环面上突设数个突柱,与突柱相间隔处凹设有卡槽,锁座对应中座的突柱设有凹凸配合的卡槽,对应中座的卡槽设有凹凸配合的突柱,锁座与扇叶的中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座为环形体,包括两环形的半壳,其内安装有线圈,并固定在两环壳相互贴靠的端缘上,线圈座沿着环形内设有线圈,外导线分别与一接线连接,接线与发光组件的第一接脚电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与中座对应靠合的端缘凹设有数个缺口供设置内导线,锁座设置一用以安装轴承的沉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伴随转动而发光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春诚
申请(专利权)人:富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