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自文专利>正文

自动仿生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仿生插秧机。它含有机架、传动装置、送秧装置、数组分秧装置和插秧装置,其中一组分秧装置的转动轴与传动装置的横向从动轴联接,各组分秧装置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联接,实现同步运动,各插秧装置通过连杆与横向从动轴上的固定杆连接,进行转动;送秧装置的固定放秧框架和活动送秧框架安装在分秧爪的上方,并通过转动杆与固定在横向从动轴上的控制块相匹配,送秧装置的秧苗箱活动固定,并通过控制机构与横向从动轴相配合,实现向左或向右移动以及输送带的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并连续作业,秧苗成活率高,秧苗箱能够左右移动,不会出现缺苗现象,它适应于各种秧苗,能够调整秧苗的行距、株距和苗株数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仿生插秧机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的插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仿生插秧机。二.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农作物的种类繁多,北方以面食类作物为主,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则种植水稻,传统的水稻种植均采用人工插秧,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并且人们的劳动强度极大,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设计并制造出多种插秧机,以此来代替人工操作,有的采用动力机械驱动,有的采用人力驱动,大大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59070C,专利号为97108116.6)公开了一种“转爪式插秧机”,它包括拉杆、叶轮、底座和机架,以及由秧道底板、固连在秧道底板上的抚秧支架和左、右秧道壁组成的倾斜式秧道;由爪轮、挡环、分离片和夹秧弹片组成的拨秧分离机构;由转轴、轮盘和机械手组成的秧苗下插机构;由机架、手柄、定位夹和定位架组成的控制机构,其传动阻力小,能适应各种动力拖动,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结构比较复杂,一个轮盘上均布多个机械手,插秧时,机械手将秧苗沿轮盘的切线方向植入土中,致使秧苗的插入深度不足,影响其生长;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331153Y,专利号为98230408.0)公开了一种“水稻分株夹植式自动分插插秧机”,它由行走驱动机构、数组分秧送秧机构、数组插秧机构、平衡复整机构、导向机构、秧箱和机架组成,行走驱动机构带动分秧送秧机构、插秧机构协调动作,完成整个插秧过程,插秧完成后,分离离合变速器使分秧送秧机构和插秧机构停止工作,它适用于各种秧苗,漏插率低,不损伤秧苗,但是它存在一定的缺陷:插秧机的设计重心高,行走的稳定性差,另外采用多个操纵机构,结构复杂,并且不易操作。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控制并连续作业、操作方便、插秧效果好的自动仿生插秧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仿生插秧机,含有机架、传动装置、送秧装-->置、数组分秧装置和插秧装置,该机架含有一个水平框架,在水平框架的后部固定有一个垂直立架,水平框架后部的两边下方分别安装有行走轮,其前部的下方安装有船形底板,传动装置的主动链轮安装在水平框架后部或垂直立架上,并且通过离合变速器与行走轮或动力机连接,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在水平框架中部的横向从动轴上的从动链轮联接;水平框架前部纵向安装有数组分秧装置,其中一组分秧装置的转动轴通过锥齿轮组与横向从动轴联接,各组分秧装置转动轴上安装的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联接,实现同步运动,每组分秧装置的分秧爪通过控制机构完成分秧、夹持、转动和松开的动作;水平框架前端部安装有与分秧装置组数相同的插秧装置,各插秧装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一起,该连接板铰接在水平框架上,并且通过连杆与横向从动轴上的固定杆或偏心轮连接,进行转动,完成插秧爪和插秧挡板将秧苗从分秧装置的分秧爪中转出,并将秧苗插在田地上的动作;送秧装置的固定放秧框架通过支杆安装在分秧装置的分秧爪的上方,活动送秧框架放置在固定放秧框架上,并且通过转动杆与固定在横向从动轴上的控制块相匹配,送秧装置的秧苗箱通过支撑架活动固定在水平框架和垂直立架上,其输送带的转动轴与横向从动轴联接,秧苗箱通过控制机构与横向从动轴相配合,实现秧苗箱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分秧装置由分秧器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的两端部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水平框架上,分秧器套装并固定在转动轴上,分秧器由固定支架、分秧爪和拨根架组成,其中固定支架由两个椭圆形板和两板之间的连接柱固定组成,两个椭圆形板的两侧长弧面中央各设有一个凹槽,便于存放秧苗,在凹槽中安装有弹性皮条,以保护秧苗;分秧爪为两个,为轴对称安装,每一分秧爪由外端的鸟嘴形分秧头、内端的转轴以及中间的弯曲形连接板组成,其中转轴安装在两椭圆形板之间,并且其一端贯穿一椭圆形板后与一个连接板固定,该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转动轮,该转动轮与固定在转动轴的固定板上的弧形块滚动接触,使分秧爪实现规律性转动,在分秧爪和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和限位块;拨根架为两个,为轴对称安装,每一拨根架为方形框架,该方形框架的一侧边为转动柱,转动柱里端固定在另一椭圆形板的外表面上,方形框架的另一侧边上固定有一个拨根杆,方形框架的外端边中间固定有一个转动轮,该转动轮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控制块相匹配,方形框架和椭圆形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固定板上固定有秧苗量控制机构,秧苗量控制机构由弧形控制块、调整杆和调整手柄组成,其中调整杆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转动轴的固定板内侧,弧形控制块固定在调整杆上,能够随调整杆转动,调整手柄位于固定板的外侧,其里端贯穿固定板上设有的弧形孔后与调整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分秧爪上固定的转动轮与秧苗量控制机构的弧形控制块滚动接触,控制分秧量的大小;所述椭圆形板为组合式,由椭圆形边框和条形固定板连接而成,分秧爪的转轴固定在两个条形固定板之间,并且其一端贯穿一条形固定板后与一个连接板固定,该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转动轮,拨根架的转动柱固定在另一个条形固定板上;两个条形固定板的轴心处设有轴套,轴套上设有定位螺栓,使固定支架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分秧装置的另一种结构是:它由分秧器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的两端部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水平框架上,分秧器由固定支架、分秧爪、分秧架和拨根架组成,其中固定支架由中心板和外围板组成,中心板为直角梯形,其中心套装在转动轴上,外围板的内缘与中心板的外缘相匹配,并且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环形通道,中心板和外围板通过连接杆分别与转动轴的固定板连接,保持稳定,分秧爪为一个,由上端的鸟嘴形分秧头和下端的曲形板组成,曲形板与分秧头之间形成一个凹槽,便于存放秧苗,在凹槽中安装有弹性皮条,以保护秧苗,曲形板和分秧头的尾端通过转轴固定,该转轴的一端套装有转动轮,该转动轮位于中心板和外围板形成的环形通道中,曲形板和分秧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转动轴上套装固定有一个V形拨叉,该V形拨叉拨动分秧爪的转动轮,使其在环形通道中循环运动,在曲形板的一侧面安装有一个滚轮,该滚轮与固定在固定板或水平框架上的两个碰块相匹配,使曲形板在分秧和松秧时张开,分秧头的尾端固定有分秧爪的转动杆,该转动杆通过万向节后与水平框架连接;拨根架由转轴、拨根杆、滚轮和控制块组成,其中转轴固定在水平框架上,其一端与拨根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有滚轮,控制块安装在横向从动轴上;分秧架由U形托架、连杆、转轴和控制块组成,其中U形托架活动安装在固定送秧筐架开口处的一侧,并且U形托架通过连杆与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固定在水平框架上,其另一端固定有滚轮,该滚轮与固定在横向从动轴上的控制块相配合,使U形托架能够左右移动;在固定送秧筐架开口处的一侧安装有弹性-->条,防止框架上的秧苗落到分秧装置中。在中心板和外围板上固定有秧苗量控制机构,秧苗量控制机构由外围板内缘上设有一个向外的凹腔和该凹腔相对应的中心板上活动固定的弧形板组成,该凹腔与直角梯形的底边锐角相对称,调整弧形板的上下位置,能够改变分秧爪的运动轨迹,从而控制分秧量的大小;拨根架的连杆与另一个拨根杆连接,该拨根杆转动固定在水平框架上,两个拨根杆从两侧将秧苗的跟部拨进插秧爪。所述插秧装置由插秧爪和插秧挡板组成,其中插秧挡板位于插秧爪的上方,二者通过转轴和轴套活动连接,插秧爪的前部向上弯曲,在弯曲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仿生插秧机,含有机架、传动装置、送秧装置、数组分秧装置和插秧装置,其特征是:机架含有一个水平框架,在水平框架的后部固定有一个垂直立架,水平框架后部的两边下方分别安装有行走轮,其前部的下方安装有船形底板,传动装置的主动链轮安装在水平框架后部或垂直立架上,并且通过离合变速器与行走轮或动力机连接,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在水平框架中部的横向从动轴上的从动链轮联接;水平框架前部纵向安装有数组分秧装置,其中一组分秧装置的转动轴通过锥齿轮组与横向从动轴联接,各组分秧装置转动轴上安装的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联接,实现同步运动,每组分秧装置的分秧爪通过控制机构完成分秧、夹持、转动和松开的动作;水平框架前端部安装有与分秧装置组数相同的插秧装置,各插秧装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一起,该连接板铰接在水平框架上,并且通过连杆与横向从动轴上的固定杆或偏心轮连接,进行转动,完成插秧爪和插秧挡板将秧苗从分秧装置的分秧爪中转出,并将秧苗插在田地上的动作;送秧装置的固定放秧框架通过支杆安装在分秧装置的分秧爪的上方,活动送秧框架放置在固定放秧框架上,并且通过转动杆与固定在横向从动轴上的控制块相匹配,送秧装置的秧苗箱通过支撑架活动固定在水平框架和垂直立架上,其输送带的转动轴与横向从动轴联接,秧苗箱通过控制机构与横向从动轴相配合,实现秧苗箱向左或向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仿生插秧机,含有机架、传动装置、送秧装置、数组分秧装置和插秧装置,其特征是:机架含有一个水平框架,在水平框架的后部固定有一个垂直立架,水平框架后部的两边下方分别安装有行走轮,其前部的下方安装有船形底板,传动装置的主动链轮安装在水平框架后部或垂直立架上,并且通过离合变速器与行走轮或动力机连接,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在水平框架中部的横向从动轴上的从动链轮联接;水平框架前部纵向安装有数组分秧装置,其中一组分秧装置的转动轴通过锥齿轮组与横向从动轴联接,各组分秧装置转动轴上安装的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联接,实现同步运动,每组分秧装置的分秧爪通过控制机构完成分秧、夹持、转动和松开的动作;水平框架前端部安装有与分秧装置组数相同的插秧装置,各插秧装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一起,该连接板铰接在水平框架上,并且通过连杆与横向从动轴上的固定杆或偏心轮连接,进行转动,完成插秧爪和插秧挡板将秧苗从分秧装置的分秧爪中转出,并将秧苗插在田地上的动作;送秧装置的固定放秧框架通过支杆安装在分秧装置的分秧爪的上方,活动送秧框架放置在固定放秧框架上,并且通过转动杆与固定在横向从动轴上的控制块相匹配,送秧装置的秧苗箱通过支撑架活动固定在水平框架和垂直立架上,其输送带的转动轴与横向从动轴联接,秧苗箱通过控制机构与横向从动轴相配合,实现秧苗箱向左或向右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仿生插秧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秧装置由分秧器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的两端部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水平框架上,分秧器套装并固定在转动轴上,分秧器由固定支架、分秧爪和拨根架组成,其中固定支架由两个椭圆形板和两板之间的连接柱固定组成,两个椭圆形板的两侧长弧面中央各设有一个凹槽,便于存放秧苗,在凹槽中安装有弹性皮条,以保护秧苗;分秧爪为两个,为轴对称安装,每一分秧爪由外端的鸟嘴形分秧头、内端的转轴以及中间的弯曲形连接板组成,其中转轴安装在两椭圆形板之间,并且其一端贯穿一椭圆形板后与一个连接板固定,该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转动轮,该转动轮与固定在转动轴的固定板上的弧形块滚动接触,使分秧爪实现规律性转动,在分秧爪和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和限位块;拨根架为两个,为轴对称安装,每一拨根架为方形框架,该方形框架的一侧边为转动柱,转动柱里端固定在另一椭圆形板的外表面上,方形框架的另一侧边上固定有一个拨根杆,方形框架的外端边中间固定有一个转动轮,该转动轮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控制块相匹配,方形框架和椭圆形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仿生插秧机,其特征是:在固定板上固定有秧苗量控制机构,秧苗量控制机构由弧形控制块、调整杆和调整手柄组成,其中调整杆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转动轴的固定板内侧,弧形控制块固定在调整杆上,能够随调整杆转动,调整手柄位于固定板的外侧,其里端贯穿固定板上设有的弧形孔后与调整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分秧爪上固定的转动轮与秧苗量控制机构的弧形控制块滚动接触,控制分秧量的大小;所述椭圆形板为组合式,由椭圆形边框和条形固定板连接而成,分秧爪的转轴固定在两个条形固定板之间,并且其一端贯穿一条形固定板后与一个连接板固定,该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转动轮,拨根架的转动柱固定在另一个条形固定板上;两个条形固定板的轴心处设有轴套,轴套上设有定位螺栓,使固定支架固定在转动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仿生插秧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秧装置由分秧器和转动轴组成,转动轴的两端部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水平框架上,分秧器由固定支架、分秧爪、分秧架和拨根架组成,其中固定支架由中心板和外围板组成,中心板为直角梯形,其中心套装在转动轴上,外围板的内缘与中心板的外缘相匹配,并且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环形通道,中心板和外围板通过连接杆分别与转动轴的固定板连接,保持稳定,分秧爪为一个,由上端的鸟嘴形分秧头和下端的曲形板组成,曲形板与分秧头之间形成一个凹槽,便于存放秧苗,在凹槽中安装有弹性皮条,以保护秧苗,曲形板和分秧头的尾端通过转轴固定,该转轴的一端套装有转动轮,该转动轮位于中心板和外围板形成的环形通道中,曲形板和分秧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转动轴上套装固定有一个V形拨叉,该V形拨叉拨动分秧爪的转动轮,使其在环形通道中循环运动,在曲形板的一侧面安装有一个滚轮,该滚轮与固定在固定板或水平框架上的两个碰块相匹配,使曲形板在分秧和松秧时张开,分秧头的尾端固定有分秧爪的转动杆,该转动杆通过万向节后与水平框架连接;拨根架由转轴、拨根杆、滚轮和控制块组成,其中转轴固定在水平框架上,其一端与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自文
申请(专利权)人:翟自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