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稔种子的催芽及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77107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稔种子的催芽及育苗方法,属于植物育苗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地稔果实处理;(2)地稔种子前处理;(3)种子催芽处理;(4)种子播种育苗等步骤。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地稔种子的发芽率,由常规的10-15%提高到50%以上;通过催芽处理,出苗率比常规的干藏种子提高3倍以上;本方法减少了播种量,明显缩短了休眠期,提高了场圃出苗率,自播种至三叶期由常规的8个月以上缩短到4个月左右,育苗成本减少一半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在育苗,绿化地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育苗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园林及护坡绿化等对植物品种的需求,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生长粗放、花色斑斓、花期较长、极具观赏价值的品种都在被尝试并开发利用。但是对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主要仍停留在自发的采挖、移植和低价供给的状况中。长此下去,既不利于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也不利于快速、高效地开发应用野生乡土地被植物。地稔(Malastoma dodecandrum),又称铺地锦、野落茄、地石榴,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灌木,是浙南地区众多野生花卉资源中具有分布广、观赏性、适应性强的优良乡土观花地被植物的代表之一。但地稔的种子较微小,一般仅长0. 4mm 0. 8mm,同时,在自然条件下地稔种子的休眠期长达半年左右,因此,其对发芽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采用常规方法育苗则存在耗种量大,花费时间长,种子发芽率低,一般仅为10-15%,故不利于地稔的开发利用。因此,开展提高种子发芽率及育苗方法的研究,对加速地稔人工栽培繁殖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地稔种子存在种子微小,休眠期长,耗种量大,发芽成活率低, 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与湿润细砂按体积1∶2-3比例混合后,保温25℃、催芽30-40天至60%种芽露白;(4)种子播种育苗:将上述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先播于泥炭∶蛭石为3∶1的基质穴盘内,再搬入沙床中按常规肥水管理至成苗。水中搅拌至冷却、浸泡24小时后捞出,将种子与湿润细砂按体积1∶2-3比例混合后,保温25℃、催芽30-40天至60%种芽露白;或将种子晾干、放入0.01mg/L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或100umol/L茉莉酸甲酯水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将种子-24小时至胀软后,装入40目尼龙纱袋、扎口,置流水中用手揉搓,去除果皮、果肉,洗净种子后,取出,沥干;(3)种子催芽处理:将种子与湿润细砂按体积1∶2-3比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清成朱开元刘慧春周江华马广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