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沼泽湿地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子萌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萌发方法未解决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种子的收集和选取;2、种子处理;3、发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1、自行采集保证了臌囊苔草属种子的成熟程度;2、采用清水浮选法选种保证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质量和活力;3、通过消毒处理,防止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酶变;4、去除种皮,保证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排除种子萌发的部分机械物理障碍;5、采用变温淹水培养技术提高了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萌发速率和发芽率,发芽率提高至80%~90%。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促进沼泽湿地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子萌发
技术介绍
臌囊苔草是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苔草属多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部的沼泽湿地区。臌囊苔草主要生境为丘陵区的狭沟谷沼泽,河漫滩,平原区洼地,宽河谷两侧沼泽,为山区林区湿地和平原区草丛沼泽中的建群种。臌囊苔草是重要的牧草和造纸原料。同时,臌囊苔草为密丛型苔草,容易形成草丘;加上其返青早,色泽好,群落外貌季相变化明显,层次分明,观赏价值高,臌囊苔草已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植物物种之一。由于臌囊苔草常形成草丘,形体较大,且根系间纵横交错,因此移栽费时、费力,且工序较为复杂。利用种子萌发进行臌囊苔草繁育是良好的选择。但臌囊苔草种子休眠特性强,萌发率低。现有技术在打破苔草属植物休眠进行提高种子萌发率方面,已有湿润层积处理、浸泡处理、干燥室温处理、种皮和激素处理的方法,但未解决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本专利技术的萌发方法未解决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促进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的方法。一种促进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种子的收集和选取在每年的7月10日到8月10日,收集的淡绿褐色或锈黄色臌囊苔草属种子,采用清水浮选法选取长为2 3mm、膨大双凸状的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干燥后在相对湿度为30% 50%的常温条件下存放3 5个月;二、种子处理将步骤一存放3 5个月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取出,并用无菌水冲洗3 5次,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 的氯化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消毒8 10分钟,将浸泡消毒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用无菌水清洗4 6次,然后去除表皮,并将去除表皮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用无菌水清洗2 4次;三、发芽将步骤二处理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放入蒸馏水的发芽床中,然后用透气保湿的封口膜将发芽床完全包裹,且保证在发芽过程中蒸馏水将种子完全淹没;并以M小时作为一个周期循环培养30 50天,每一周期先在温度14 18°C的黑暗条件中培养10 14小时,然后在温度沈 30°C 的光照条件中培养10 14小时;步骤三中所述的发芽床为土壤、沙子或滤纸发芽床。本专利技术优点一、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采种时间和种子颜色及形态保证了臌囊苔草属种子的成熟程度;二、采用清水浮选法选种保证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质量和活力;三、采用氯化汞对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进行消毒,防止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酶变;四、去除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表皮,保证了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排除种子萌发的部分机械物理障碍;五、本专利技术采用变温淹水培养技术快速提高了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萌发速率和发芽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且将臌囊苔草种子发芽率提高至80% 90%。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七至具体实施方式十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图中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七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中的 ^^是具体实施方式八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中的一·一是具体实施方式九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中的_^是具体实施方式十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七和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图中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中的一Ch是具体实施方式七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七和具体实施方式十二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图中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二的七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图中的—Ch是具体实施方式七的培养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的发芽率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促进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种子的收集和选取在每年的7月10日到8月10日,收集的淡绿褐色或锈黄色臌囊苔草属种子,采用清水浮选法选取长为2 3mm、膨大双凸状的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 干燥后在相对湿度为30% 50%的常温条件下存放3 5个月;二、种子处理将步骤一存放3 5个月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取出,并用无菌水冲洗3 5次,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 1 % 的氯化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消毒8 10分钟,将浸泡消毒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用无菌水清洗4 6次,然后去除表皮,并将去除表皮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用无菌水清洗2 4 次;三、发芽将步骤二处理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放入蒸馏水的发芽床中,然后用透气保湿的封口膜将发芽床完全包裹,且保证在发芽过程中蒸馏水将种子完全淹没;并以M小时作为一个周期循环培养30 50天,每一周期先在温度14 18°C的黑暗条件中培养10 14 小时,然后在温度沈 30°C的光照条件中培养10 14小时;步骤三中所述的发芽床为土壤、沙子或滤纸发芽床。本实施方式步骤二臌囊苔草属种子的表皮去除可以采用强酸药剂、强碱药剂、手工剥离或机械剥离等方法;所述的强酸为质量分数为60% 98%的浓H2SO4 ;所述的强碱为质量分数的为10% 20%浓NaOH溶液。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在质量分数为0. 的氯化汞溶液浸泡9分钟,用无菌水清洗5次。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去除表皮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用无菌水清洗3次。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去除表皮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将用无菌水清洗过的消毒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装入网孔为0. 5mm的耐酸尼龙种子袋中,然后将尼龙种子袋放入干燥的耐酸容器中,并向容器中加入质量分数为98. 0%的浓至完全淹没尼龙种子袋,酸蚀25 35分钟,在酸蚀过程中用玻璃棒搅动2 4次,每次搅动1 3分钟,然后将尼龙种子袋取出,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冲洗过程中不断轻搓,直到酸蚀的黑色种皮被冲洗干净,最后用无菌水彻底清洗2 4次,即去除表皮过程完成。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去除表皮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将用无菌水清洗过的消毒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装入网孔为0. 5mm的耐酸尼龙种子袋中,然后将尼龙种子袋放入干燥的耐酸容器中,并向容器中加入质量分数为98. 0 %的浓H2SO4至完全淹没尼龙种子袋,酸蚀30分钟,在酸蚀过程中用玻璃棒搅动3次,每次搅动2分钟,然后将尼龙种子袋取出,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冲洗过程中不断轻搓,直到酸蚀的黑色种皮被冲洗干净,最后用无菌水彻底清洗3次,即去除表皮过程完成。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以 24小时作为一个周期循环培养40天,每一周期先在温度16°C的黑暗条件中培养12小时, 然后在温度的光照条件中培养12小时。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促进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种子的收集和选取在每年的7月10日到8月10日,收集的淡绿褐色或锈黄色臌囊苔草属种子,采用清水浮选法选取长为2 3mm、膨大双凸状的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 干燥后在相对湿度为30% 50%的常温条件下存放3 5个月;二、种子处理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沼泽湿地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促进臌囊苔草属种子萌发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种子的收集和选取:在每年的7月10日到8月10日,收集的淡绿褐色或锈黄色臌囊苔草属种子,采用清水浮选法选取长为2~3mm、膨大双凸状的臌囊苔草属成熟种子,干燥后在相对湿度为30%~50%的常温条件下存放3~5个月;二、种子处理:将步骤一存放3~5个月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取出,并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消毒8~10分钟,将浸泡消毒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用无菌水清洗4~6次,然后去除表皮,并将去除表皮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用无菌水清洗2~4次;三、发芽:将步骤二处理后的臌囊苔草属种子放入蒸馏水的发芽床中,然后用透气保湿的封口膜将发芽床完全包裹,且保证在发芽过程中蒸馏水将种子完全淹没;并以24小时作为一个周期循环培养30~50天,每一周期先在温度14~18℃的黑暗条件中培养10~14小时,然后在温度26~30℃的光照条件中培养10~14小时;步骤三中所述的发芽床为土壤、沙子或滤纸发芽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海涛,马红媛,姜明,吕宪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