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洪图专利>正文

一体化手术麻醉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2956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体化手术麻醉包,在盒体麻醉包内的底盘上设有放置器具与药品的定位凹槽,其特点是所述底盘定位凹槽根据用具类别分为消毒区位、麻醉器具区位、药剂及辅助用具区位,在各区位之间设有间隔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了传统的麻醉包产品,该麻醉包可完全防止药物污染,提高麻醉安全性;将传统的椎管内麻醉包,神经阻滞麻醉包用具种类和范围扩大,包内除常规器具外,还配置有相应的麻醉药品,麻醉包可按麻醉要求选择性配置药品:药品与常规器具同时包装灭菌,药品可用易折式塑料安瓶包装,这样可保证麻醉所用药品绝对无菌,提高椎管内以及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减少麻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用器械,特别是一体化手术麻醉包
技术介绍
以往在麻醉过程中所关注的是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但很少有人关注穿刺前如何保证所注入体内的药物绝对无菌。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麻醉产品(主要有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一次性硬脊联合麻醉包,一次性神经阻滞麻醉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要使用麻醉包,必须要向包内注药,该注药环节就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椎管内麻醉,要求注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的药物应绝对无菌。药液一但被污染并被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或被阻滞神经周围感染,则后果不堪设想。在打开麻醉包后向包内容器倾注药液环节的主要操作表现有1.绝大部分操作者将玻璃安瓶药物折开后直接向包内容器倾倒,药液从瓶口流出极易被污染,因为瓶的外表面不是无菌的,如仔细观察,在玻璃安瓶被折开后药液内容易散落玻璃碎屑,此碎屑极易污染药液;2.更有严重者直接将启开瓶塞的盐水直接倒入,盐水从瓶口流出,极易受到污染, 此方法危险性更大;3.即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也存在对安瓶消毒不严密,药液内存在玻璃碎屑并被污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药物污染,提高麻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手术麻醉包,在盒体麻醉包内的底盘上设有放置器具与药品的定位凹槽,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定位凹槽根据用具类别分为消毒区位、麻醉器具区位、药剂及辅助用具区位,在各区位之间设有间隔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图
申请(专利权)人:陈洪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