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72874 阅读:8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包括一用于连接干电池正极、负极的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正极触点、负极触点连接发光二极管,还包括一壳体,壳体上设有能容纳干电池的凹槽,凹槽内处设有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正极触点连接至少三个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外部供电连线上的分压电阻;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设有发光二极管。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路精简、稳定性高,指示明确,易于生产和使用等特点;同时,它可以倡导正确的干电池使用方法,不将新旧干电池混合使用,合理搭配干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电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小家电、数码等设备中都需要使用干电池,如收音机、 MP3、电子钟、遥控器等。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可能中途将其拆出,或因放置不当而将新旧混淆;因电器本身的间断使用也会导致不知其中大概还有多少电量。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希望对使用中的电池所剩电量进行了解和掌握。依据干电池本身的特性,新旧电池混用将极大降低其输出电能;同时,根据干电池本身特性及电器特点,即便在某种电器中不能再使用的电池仍可以在其他低功耗的电器中用上一段时间。因此,对干电池电量的检测及区分将具有实际意义指导消费者科学地使用干电池,经济使用干电池;让其最大发挥效益。对干电池电量进行区分和管理,对其剩余电量进行了解,将为科学、经济、环保使用干电池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包括一用于连接干电池正极、负极的正极触点、负极触点, 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连接一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容纳干电池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连接至少三个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或同相输入端连接外部供电连线上的分压电阻;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设有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设有限流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出绿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发出黄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和发出红色光的发光二极管。设置为发出不同光的发光二极管用于标识所述干电池电量的损耗情况。所述正极触点与所述电压比较器之间设有一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表本专利技术设计原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比较容易卖到的干电池,往往锁定在几个大品牌上,比如南孚、劲量、GP、金霸王、柯达、双鹿等。其干电池放电时间与电压的关系也有着比较大的规律性和一致性。一般在干电池电压从1.5V-1.0V变化过程中,放电时间与电压变化几乎是线性的。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压比较器,以电压为检测参数,通过电阻阶梯分压, 电压比较器比较待检测的电压与电阻阶梯分压进行比较,测量待测干电池的电压情况,进而检测干电池的电量情况,并通过发光二极管做出标识。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压比较器测量干电池电量,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具有电路精简、稳定性高,指示明确,易于生产和使用等特点;同时,它可以倡导正确的干电池使用方法,不将新旧干电池混合使用,合理搭配干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用于连接干电池11正极、负极的正极触点12、负极触点13,正极触点12、负极触点13连接发光二极管2,还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能容纳干电池11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正极触点12、负极触点13 ;发光二极管2设置在壳体1表面, 发光二极管2包括发出绿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发出黄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和发出红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开关3设置在壳体1表面。参照图2,正极触点12连接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三个电压比较器41、42、43的同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41、42、43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外部供电连线上的分压电阻Rl、R2、 R3 ;电压比较器41、42、43的输出端分别设有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电压比较器41、 42、43的输出端分别设有限流电阻R。正极触点12与电压比较器之间设有开关K1。电压比较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通常根据比较需要确定个数,同时用电阻做相应分压,将外部供电电压VIN分取成所需要的电压间隔。每个电压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用 “ + ”表示,反相输入端,用“_”表示。用作比较两个电压时,任意一个输入端加一个固定电压作为参考电压,另一端加另一个待测电压。当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输出高电平;当同相输入端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输出低电平。当两个输入端电压差大于某个值时就能确保输出端从一种状态可靠地转换到另一种状态,市面上常见的电压比较器一般在IOmV 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干电池11测量的需求。参照图2中,V3 > V2 > Vl,假设待测的干电池11电压为V,使用时将干电池11放入壳体1的凹槽内,干电池11的正极对应正极触点12,干电池11的负极对应负极触点13, 闭合开关3。当V > V3 > V2 > Vl时,电压比较器41、42、43的“ + ”端电压均高于“_”端,电压比较器41、42、43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 1、LED2、LED3同时被驱动,发光,此时指示干电池11的电量充足。当V3 > V> V2 >V1时,电压比较器41、42的“ + ”端电压均高于“_”端,电压比较器41、42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 1、LED2同时被驱动,发光,电压比较器43的 “ + ”端电压低于“_”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LED3无法被驱动,此时指示干电池11的电量已消耗了一部分。当V3 > V2 > V > Vl时,电压比较器41的“ + ”端电压高于“_”端,电压比较器41 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l被驱动,发光,电压比较器42、43的“ + ”端电压均低于 “_”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LED2、LED3无法被驱动,此时指示干电池11的电量已消耗了很4大一部分。当V3 > V2 > Vl > VW,电压比较器41、42、43的“ + ”端电压均低于“_”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LED1、LED2、LED3无法被驱动,此时指示干电池11的电量已耗尽。发光二极管LEDl优选发出绿色光的发光二极管,LED2优选发出黄色光的发光二极管,LED3优选发出红色光的发光二极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包括一用于连接干电池正极、负极的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连接一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容纳干电池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连接至少三个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外部供电连线上的分压电阻;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设有所述发光二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设有限流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出绿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发出黄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和 发出红色光的发光二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电池电量检测装置,包括一用于连接干电池正极、负极的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连接一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容纳干电池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连接至少三个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外部供电连线上的分压电阻;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设有所述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怡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奉贤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