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875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包含接触层(1)、基层(2)和底层(3),接触层(1)、底层(3)分别设置在基层(2)的上、下表面;所述基层(2)、底层(3)分别为海绵、防滑橡胶制作,防滑橡胶粘接在海绵的下表面,所述接触层(1)为表面为蜂巢格状布料,其粘接在海绵的上表面;蜂巢格布料的结构紧密,表面光滑,不易被细小物品粘上,另外,蜂巢格布料很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清洗时易脱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垫子,特别是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
技术介绍
现在生活的洗手间里面经常放置一类防水、防滑等功能的垫子。这类的垫子放置在卫生间经常会被头发等细小的物品粘上,清洗时很不方便。类外,这类的垫子由于较厚导热性也不好,也不易脱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方便、导热性好的蜂巢格布料垫子。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包含接触层、基层和底层,接触层、底层分别设置在基层的上、下表面;所述基层、底层分别为海绵、防滑橡胶制作,防滑橡胶粘接在海绵的下表面,所述接触层为表面为蜂巢格状布料,其粘接在海绵的上表面。本技术垫子的接触层为表面为蜂巢格布料,这样的布料结构紧密表面光滑, 不易被细小物品粘上;另外,上述布料很薄,使得本技术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清洗时易脱水。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接触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包含接触层1、基层2和底层3,接触层1、底层 3分别设置在基层2的上、下表面。所述基层2为海绵层,其可以快速地将接触层1的水份吸收。所述底层3为防滑橡胶(SBR)制作,防滑橡胶(SBR)具有良好的防水渗透以及防滑的作用。为了突出防滑橡胶(SBR)的作用,增强防滑橡胶(SBR)底面的防滑作用。防滑橡胶(SBR)的底面可以设置成凹凸状,这样便可以增强防滑橡胶(SBR)底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加强防滑的作用。如图2所示,接触层1为表面为蜂巢格4状布料,其粘接在海绵的上表面。这样的布料结构紧密表面光滑,不易被细小物品粘上;另外,上述布料很薄,使得本技术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清洗时易脱水。制作时,先将布料与海绵复合,使用胶水将两者粘接在一起。粘接后,将上述两者进行绗缝,让两者结合更加美观,而且使两者结合不易脱落,增加其牢度。然后再将绗缝后的半成品进行切片,形成一定的规格。然后,将海绵的另外一面(即底面)与防滑橡胶(SBR)使用胶水粘接,定型成一定的形状后,便进行包边处理,最后形成成品。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包含接触层(1)、基层( 和底层(3),接触层(1)、底层(3) 分别设置在基层O)的上、下表面;所述基层O)、底层( 分别为海绵、防滑橡胶制作,防滑橡胶粘接在海绵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为表面为蜂巢格(4)状布料,其粘接在海绵的上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包含接触层(1)、基层(2)和底层(3),接触层(1)、底层(3)分别设置在基层(2)的上、下表面;所述基层(2)、底层(3)分别为海绵、防滑橡胶制作,防滑橡胶粘接在海绵的下表面,所述接触层(1)为表面为蜂巢格状布料,其粘接在海绵的上表面;蜂巢格布料的结构紧密,表面光滑,不易被细小物品粘上,另外,蜂巢格布料很薄,使得本技术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清洗时易脱水。文档编号B32B3/12GK202079835SQ20112004655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沈建新 申请人:江苏兴达利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巢格布料垫子,包含接触层(1)、基层(2)和底层(3),接触层(1)、底层(3)分别设置在基层(2)的上、下表面;所述基层(2)、底层(3)分别为海绵、防滑橡胶制作,防滑橡胶粘接在海绵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为表面为蜂巢格(4)状布料,其粘接在海绵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