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625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有内外孵化床,外孵化床[2]是一槽,内孵化床[5]是一有网眼的箱,网眼小于水生动物的卵;内孵化床小于外孵化床,在外孵化床内的内外孵化床之间空间中安装有搅拌装置[3、4、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在内外孵化床之间安装搅拌装置,使孵化装置内的水体得到搅拌而产生水流,当搅拌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改变转速时便可以控制水流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孵化装置内的水体产生流动并能控制流速的大小,以营造最佳的孵化环境,进而提高孵化率和孵化后苗种的成活率,该装置可适应多种水生动物的孵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属人类生活必需之农业中鱼的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水生动物的人工孵化需要一定的装置以提供比较适宜的环境以提高孵化率,以往的孵化装置都是一槽或池,或在室内或在室外。为提高孵化率和孵化后的成活率,人们对孵化装置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其中如中国技术专利ZL 201020555887.8 “克氏原螯虾卵人工孵化装置”介绍了一种有内外孵化床和外部水循环装置的孵化装置。但这种由水自流产生的循环装置如果循环量加大则所耗能源过大,而循环量不足则水基本是静态的, 这类装置对于均化孵化装置内水体性质或需要产生较大水流效果或不便进行水循环的孵化要求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就是要提供一种有可控制的水流产生的水生动物的孵直 ο本技术提供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有内外孵化床,外孵化床是一槽,内孵化床是一有网眼的箱,网眼小于水生动物的卵;内孵化床小于外孵化床,在外孵化床内的内外孵化床之间空间中安装有搅拌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在内外孵化床之间安装搅拌装置,使孵化装置内的水体得到搅拌而产生水流,当搅拌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改变转速时便可以控制水流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使孵化装置内的水体产生流动并能控制流速的大小,以营造最佳的孵化环境,进而提高孵化率和孵化后苗种的成活率,该装置可适应多种水生动物的孵化。所说内孵化槽是由网片构成的,且内孵化床由两间以上组成以便于管理。所说外孵化床是卧式长槽,内孵化床在槽内与槽两端各留有空间;槽两端之间有一轴,轴穿过内孵化床,轴与内孵化床的壁之间有密封机构,该轴在内孵化床外部分上安装有搅拌桨。所说卧式长槽一端有进水口,另一端有出流口,内孵化床与有出流口一端的距离小于与有进水口一端的距离,进水口端的搅拌桨数目多于出水口端。利用空间较大和搅拌桨较多的条件,使有水从进水口进入时迅速与原有水进行混合,同时在该处可以对水体施加营养剂或药剂进行调节。所说搅拌桨为无螺旋的搅拌桨,使搅拌装置对水体只有翻动作用。所说卧式长槽有出水口一端的轴上还安装有推进搅拌桨,通常是一道,但也不排除安装多道,以对水体施加轴向推力,增加其流动性。所说卧式长槽的槽体是夹套式的,用夹套内的冷热水调节孵化床内的水体温度,使在任何地区、时间都可进行孵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中1-进水口,2-外孵化床(卧式长槽),3_搅拌桨,4-轴,5-内孵化床(网箱),6_推进搅拌桨,7-溢流口,8-夹套,9-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一水生动物孵化装置,如图1、2所示,有一卧式长槽为外孵化床2,槽两端之间安装一水平的轴4,轴与槽壁之间有密封装置,一端在槽外经传动减速装置连接电机(图中未显示)。有一用网片制成的网箱为内孵化床5,网箱固定在卧式长槽内,离卧式长槽一端较近一端较远。其中离网箱远的一端是卧式长槽的进水口 1安装端,另一端安装有溢流口 7 为出水口,槽底安装有排污口 9,进水口和排污口上均安装有阀门,以控制是否进水或排污。 所说轴穿过网箱并与网片作动密封,轴上除网箱内部分安装搅拌桨3。除最接近有溢流口的槽端壁的一道搅拌将是有螺旋的推进搅拌桨外,其余均是无螺旋的、使水体受到搅拌桨的力仅是翻动的搅拌桨,所说螺旋是指相对轴有螺旋或近似螺旋面的结构使转动时对水有轴向推力。其中推进搅拌桨是平面与轴线成非垂直相交安装的平板条,无螺旋的搅拌桨是平面与轴线平行的弧形曲面板条。电机为调速电机。当轴受电机驱动而转动时,搅拌桨翻动水体而最后一道推进搅拌桨使水体产生槽两端之间的流动,使槽内水体得到更充分的搅动。网箱内用网片隔成多室,以孵化多个品种或改善管理或进行对比试验。卧式长槽壁是双层密封的夹套8,夹套内可用来流通冷水或热水以调节温度,以在不适应的环境中营造与孵化需要相适应的小环境。权利要求1.一种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有内外孵化床,外孵化床是一槽,内孵化床是一有网眼的箱,网眼小于水生动物的卵;其特征是内孵化床小于外孵化床,在外孵化床内的内外孵化床之间空间中安装有搅拌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内孵化槽是由网片构成的,且内孵化床由两间以上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外孵化床是卧式长槽, 内孵化床在槽内与槽两端各留有空间;槽两端之间有一轴,轴穿过内孵化床,轴与内孵化床的壁之间有密封机构,该轴在内孵化床外部分上安装有搅拌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卧式长槽一端有进水口, 另一端有出水口,内孵化床与有出水口一端的距离小于与有进水口一端的距离,进水口端的搅拌桨数目多于出水口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说搅拌桨为无螺旋的搅拌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说搅拌桨为无螺旋的搅拌ο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卧式长槽有出水口一端的轴上还安装有推进搅拌桨。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卧式长槽的槽体是夹套式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有内外孵化床,外孵化床是一槽,内孵化床是一有网眼的箱,网眼小于水生动物的卵;内孵化床小于外孵化床,在外孵化床内的内外孵化床之间空间中安装有搅拌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在内外孵化床之间安装搅拌装置,使孵化装置内的水体得到搅拌而产生水流,当搅拌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改变转速时便可以控制水流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使孵化装置内的水体产生流动并能控制流速的大小,以营造最佳的孵化环境,进而提高孵化率和孵化后苗种的成活率,该装置可适应多种水生动物的孵化。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077481SQ20112016460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楼宝, 程国宝, 辛俭 申请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动物的孵化装置,有内外孵化床,外孵化床是一槽,内孵化床是一有网眼的箱,网眼小于水生动物的卵;其特征是内孵化床小于外孵化床,在外孵化床内的内外孵化床之间空间中安装有搅拌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宝辛俭程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