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编机的复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521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闭体和基体结合时的定位容易、对结合部难以施加大的力的横编机的复合针。导针片(11)的成为开闭体(12)的刀片(13、14)和基体(15)的结合部(16),设置在与上段(13e、14e)的长度对应地形成在基体(15)的一侧面上的结合槽(15b)上,使上段(13e、14e)与结合槽(15b)嵌合,使连接部(13d、14d)的后端与抵接面(15c)抵接来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由于将刀片(13、14)的后部分成上段(13e、14e)和下段(13c、14c),所以能够缩短前后方向的长度。上下方向的定位所需要的力,能够从下方容易地作用。刀片(13、14)的前方从导针片槽(17d)的底面等受的力,也能够因下段(13c、14c)挠曲而吸收,难以施加在结合部(16)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收容在形成于横编机的针床上的针槽内,由导针片开闭钩的复合针。
技术介绍
以往,在横编机中,在针床上形成多个针槽,以前端的钩进退于针床端部的齿口的方式驱动收容在各针槽内的编织针,在齿口以向钩供给的编织纱线编织编织物。作为编织针,使用舌针或复合针。如果使用由导针片开闭钩的复合针,则与舌针相比,为了开闭钩,能够降低作为编织针进行的进退行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7表示专利文献1等公开的那样的用于以往的复合针的导针片1的局部的结构。图7(a)表示导针片1的上面结构,图7(b)表示导针片1的正面结构,图7(c)表示导针片1的基体5的正面结构,图7 (d)表示从图7 (c)的剖面线D-D看见的剖面结构,图7 (e) 表示导针片1的结合部6的结构。另外,包括导针片1在内的复合针,被收容在形成于针床上的针槽内,在针槽内向图的左右方向移动。针床在图中在成为右方的一侧与齿口面对,并以齿口侧高、若离开齿口则变低的方式倾斜,但图示是以水平的状态进行的。在本说明书中,在表示在针槽内的方向的情况下,就横向而言,使作为齿口侧的图的右方与前相对应,使离开齿口的图的左方与后相对应,就纵向而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编机的复合针,组合了针主体和导针片,针主体被收容在形成于横编机的针床上的针槽内,在前部具有钩,导针片在前部具有开闭钩的舌,并可相对于针主体相对移动,导针片具备开闭体和基体,开闭体在针槽内配置在下方,在前部具有舌,基体在针槽内配置在上方,前部与开闭体的后部结合,其特征在于,导针片的开闭体的后部被形成为上下两段,下段与前部的舌侧相连,上段在下段的上方被形成为向前方延伸的形状,导针片的基体在一侧方的侧面上具有与开闭体的后部的上段对应的长度的槽,导针片的开闭体和基体的结合,使开闭体的后部的上段嵌合在基体的槽内来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薗村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