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5895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计算机内需要被固定的元件,包括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且可沿所述固定架于第一方向滑动,所述被固定的元件安装于所述活动架上且可沿所述活动架于第二方向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因活动架可沿固定架于第一方向滑动,被固定的元件可沿所述活动架于第二方向滑动,所以,当计算机内部的各种元件改变位置关系时,只要根据需要移动活动架及被固定的元件即可避免被固定的元件与其他元器件的干涉或对其他元器件进行更好的服务,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计算机的各种元件的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计算机内安装有各种元件比如风扇、硬盘等,这些元件通常通过一个或多个固定装置而固定在计算机内。当各种元件安装在固定装置后,这些元件通常不能相对固定装置改变位置。当计算机内部因扩展内存或其他需要而增设或移动内部的其他元件时,因固定在固定装置上的元件不能移动而容易导致与其他增设或移动的其他元件发生干涉,或不能有效的对增设或移动的其他元件进行诸如散热等的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灵活、操作方便的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一种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计算机内需要被固定的元件,包括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且可沿所述固定架于第一方向滑动,所述被固定的元件安装于所述活动架上且可沿所述活动架于第二方向滑动。本专利技术中,因活动架可沿固定架于第一方向滑动,被固定的元件可沿所述活动架于第二方向滑动,所以,当计算机内部的各种元件改变位置关系时,只要根据需要移动活动架及被固定的元件即可避免被固定的元件与其他元器件的干涉或对其他元器件进行更好的服务,操作简便。附图说明 33 355051 537071 73 90 112132,152171173312332172,18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安装于计算机(图未示)内部,用于固定计算机内部的各种需要被固定的元件,其包括一固定架10及二活动架 30。该活动架30可拆卸的安装于该固定架10上且可沿固定架10滑动,被固定的元件可拆卸的安装于二活动架30上且可沿该二活动架30滑动。被固定的元件可为风扇、硬盘等元件。本实施例中,该被固定的元件为风扇50。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该固定架10为一弯折的金属片体,包括一滑板11、一第一折边13、一第二折边15、一第三折边18及一延伸部17。该滑板11为一纵长的片体。在滑板11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二滑槽112。该二滑槽112均为狭长槽且位于同一高度、间隔设置,用于收容与活动架30配合的连接件。该第一折边13为一纵长的片体,自滑板11顶端的边缘向外垂直延伸形成。在第一折边13中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二间隔的通槽132。第一折边13的长度与滑板11 的长度相等。该第二折边15同样为一纵长片体,其自滑板11底端的边缘的左侧垂直弯折延伸形成且朝向与第一折边13相反。该第二折边15的长度为滑板11的长度的一半。该第二折边15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二间隔的通槽152。该延伸部17自滑板11底端的边缘的右侧向下延伸预定距离而形成并与滑板11 共面。该第三折边18从延伸部17的底端垂直弯折延伸形成且朝向与第二折边15相反。该延伸部17及第三折边18均为纵长的片体,且第三折边18与第一折边13的右侧平行且上下相对。第三折边18平行于第二折边15且位于第二折边15的下方,第三折边18的长度为滑板11的长度的一半,第三折边18与第二折边15的长度之和等于滑板11的长度。延伸部17及第三折边18的中部沿各自的长度方向上分别间隔开设有二狭长的通槽172、182。片接枢部部部二合扇框叶钉作合盘槽槽一二 一二槽第结风扇扇螺操螺硬滑通第第第第通臂臂 伸伸卸卸跑跑导导每一活动架30包括一纵长的第一枢接片31、自第一枢接片31的一长边垂直延伸的、纵长的一第二枢接片33及分别垂直连接第一枢接片31及第二枢接片33相对两端的二结合部35。第一枢接片31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二第一导向槽312。该二第一导向槽312为间隔设置的狭长槽。第二枢接片33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二第二导向槽332。该二第二导向槽332为间隔设置的狭长槽。每一结合部35为一方形的片体,其相邻两侧边分别垂直连接第一枢接片31及第二枢接片33的一端。连接件用于将活动架30固定至固定架10上,同时将被固定的元件固定至活动架 30上。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为一螺钉70,包括一操作部71及自操作部71中部垂直延伸的一螺合部73。该操作部71为一圆柱体,其直径大于固定架10的滑板11的滑槽112的宽度。该螺合部73同样为一圆柱体,其外围设置有螺纹731,用于与活动架30的结合部35 连接。螺合部73的直径小于滑槽112的宽度,其长度大于固定架10的滑板11的厚度。风扇50包括一矩形的扇框51及位于扇框51中部的若干扇叶53。扇框51的长度小于活动架30的第一枢接片31的长度。安装该固定装置时,分别将二活动架30 —端的结合部35朝向固定架10的二滑槽 112,然后操作二螺钉70,使二螺钉70的螺合部73分别穿过固定架10的滑板11的二滑槽 112并分别与一活动架30的结合部35螺合。此时,固定架10的滑板11夹设在活动架30 的结合部35及螺钉70的操作部71之间。螺钉70与活动架30为松配合,螺钉70的螺合部73能够沿滑板11的相应的滑槽112滑动。二活动架30的二第一枢接片31平行共面, 二第二枢接片33平行相对。二活动架30的第一枢接片31及第二枢接片33分别垂直固定架10的滑板11。请再次参阅图1,将风扇50安装在固定装置上时,先将二活动架30滑开,使扇框 51水平夹设在二活动架30的二第二枢接片33之间并使二第一枢接片31抵顶扇框51相对两侧的顶面。然后分别使四螺钉70的螺合部73穿过二第一枢接片31上的四第一导向槽312并与扇框51螺合。此时,风扇50与二活动架30为松连接,螺钉70的螺合部73可沿第一导向槽312滑动从而带动风扇50远离或靠近固定架10。如此,便完成了风扇50与固定装置的组装。推动二活动架30,使二活动架30带动风扇50沿固定架10的滑板11的滑槽112 滑动,直至到预定位置。然后紧固螺钉70使活动架30完全固定至固定架10。然后推动风扇50,使风扇50沿第一枢接片31的第一导向槽312滑动,直至到预定位置,然后紧固螺钉 70使风扇50完全定位在活动架30上。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二活动架30还可以通过将二螺钉70穿过固定架10第一折边13的二通槽132、第二折边15的二通槽152、第三折边18的二通槽182或延伸部17的二通槽172而固定至固定架10的第一折边13、第二折边15、第三折边18或延伸部17上。 连接件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只要其能够实现连接固定架10与活动架30及风扇50与活动架30并使活动架30可沿固定架10移动、风扇50可沿活动架30移动即可。请参阅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与风扇50。本实施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扇50仅与一活动架30配合,即风扇50竖直设置,其扇框51的顶端抵顶活动架30的第一枢接片31、外侧端抵顶第二枢接片33,二螺钉70的螺合部73穿过二第二枢5接片33上的二第二导向槽332并与扇框51螺合。此时,风扇50与活动架30为松连接,螺钉70的螺合部73可沿第二导向槽332滑动从而带动风扇50远离或靠近固定架10。请参阅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与一硬盘90的组合图。本实施里中, 硬盘90竖直放置且仅与一活动架30配合,即硬盘90的顶端抵顶活动架30的第一枢接片 31、外侧端抵顶第二枢接片33,二螺钉70的螺合部73穿过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计算机内需要被固定的元件,包括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活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且可沿所述固定架于第一方向滑动,所述被固定的元件安装于所述活动架上且可沿所述活动架于第二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计算机内需要被固定的元件,包括一固定架及至少一活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且可沿所述固定架于第一方向滑动,所述被固定的元件安装于所述活动架上且可沿所述活动架于第二方向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一滑槽,一连接件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活动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而带动所述活动架沿所述固定架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一纵长的滑板,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滑板上且沿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内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一导向槽,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被固定的元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可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贤袖叶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