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向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639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换向婴儿车,其包含分别设于两侧的前、后脚管及前、后车轮座的二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借由在前、后车轮座分别设一位于车轮座的转动部的定位槽、一位于车轮座的固定部且能与定位槽卡合的定位件及可将定位件对定位槽偏压的一弹性组件,并借由连接二定位件的一制动件、滑接于后脚管且能连动制动件的一滑动件、能对滑动件偏压使滑动件复位的一复位件,及设于手推管邻接于该脚管的一端的一致动部,使手推管换向时,能驱动车轮自动定向机构,使其中一定位件与其对应的定位槽卡合,而另一定位件脱离其对应的定位槽,当定位件与定位槽卡合时,就能使其对应的车轮座被锁定,而将车轮自动定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手可换向婴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推手换向后,沿移动方向的后侧车轮可自动定向的可换向婴儿车。
技术介绍
一般可换向婴儿车的设计,其手推管可以在一朝向婴儿车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之间转动换向。当手推管在后向使用位置推动婴儿车时,在婴儿车上的婴幼儿可以面对前方移动,使婴幼儿可以观赏前方的景物;当手推管在前向使用位置推动婴儿车时,在婴儿车上的婴幼儿背对前方移动,但是可以面对在婴儿车后方的照护者,方便照护者与婴幼儿互动。因此,照护者可依据使用需求选择手推管位于后向使用位置或前向使用位置。然而,一般可换向婴儿车通常具有四个轮组,包括对称的两个前轮组及两个后轮组,当婴儿车移动的时候,沿着移动方向,位于前侧的车轮可以控制婴儿车转弯的方向,而位于后侧的车轮若没有定向使其沿一直线运动,会使婴儿车不容易沿着所欲移动的方向移动,也就是不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所以当婴儿车的手推管在后向使用位置时,须将婴儿车的后轮组的车轮定向,才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当婴儿车的手推管在前向使用位置时,须将婴儿车的前轮组的车轮定向,才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因此,如何在婴儿车换向使用时,自动将前轮组或后轮组的车轮定向,仍存在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婴儿车换向使用时,其车轮可自动定向的可换向婴儿车。本专利技术可换向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两对称的侧脚架,及一相对该侧脚架可在一朝向婴儿车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之间转动换向的手推管,每一侧脚架包含一前脚管与一后脚管,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前脚管和后脚管底端的前、后车轮总成,该前、后车轮总成分别包括固接至该前、后脚管的前、后车轮座及连接至该前、后车轮座的前、后车轮,该前、后车轮座各包括一固接至该前或后脚管的固定部及一连接各该前、后车轮且可分别相对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各该侧脚架上还设有一车轮自动定向机构,通过该手推管的转动换向,会连带使该前、后车轮座之一者的转动部受到限制而无法相对于该固定部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手推管换向时驱动车轮定向机构,实现前车轮或后车轮自动定向,而能在推动婴儿车时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方便使用者操控婴儿车。附图说明图1是一说明本专利技术可换向婴儿车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推管位于前向使用位置的示意图。图3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部分构件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车轮总成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另一部分构件的剖视图。图5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车轮总成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另一部分构件的剖视图。图6是一说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一致动部与一滑动件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一说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该致动部与该滑动件的作用关系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一定位件脱离一定位槽。图9是一说明本专利技术可换向婴儿车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一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致动部与一滑动件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一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前车轮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可换向婴儿车1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车体框架100,车体框架100包括两对称的侧脚架10,及一手推管20,手推管20相对侧脚架10可在一朝向婴儿车 1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如图1所示的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1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如图2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换向,前向使用位置即手推管20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枢转后的位置。每一侧脚架10包含一前脚管11与一后脚管12,以及分别设置于前脚管11底端的前车轮总成2和后脚管12底端的后车轮总成3。前车轮总成2包括固接至前脚管11的前车轮座21及连接至前车轮座21的前车轮22,前车轮座21包括一固接至前脚管11的前固定部211及一连接前车轮22的前转动部212。后车轮总成3包括固接至后脚管12的后车轮座31及连接至后车轮座31的后车轮32,该车轮座31包括一固接至后脚管12的后固定部311及一连接后车轮32的后转动部312。参阅图1、图3、图4及图5,婴儿车1还包含两对称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4,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4分别对应一侧脚架10及相连侧脚架10的前、后车轮总成2、3。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4包括分别设于前、后转动部212、312的二定位槽41、41’、分别由前、后固定部 211、311向对应的前、后转动部212、312延伸且能与相对应的定位槽41、41’卡合的二定位件42、42,、分别将二定位件42、42,对相对应的定位槽41、41,偏压的二弹性组件43、43,、 连接二定位件42、42’的一制动件44、滑接于后脚管12且能连动制动件44的一滑动件45、 能对滑动件45偏压使滑动件45复位的一复位件46,及设于手推管20邻接于后脚管12的一端的一致动部47。参阅图4,前车轮22的轮轴221与前转动部212的连接位置23偏离前转动部212的转动轴I,且连接位置23与设于前转动部212的定位槽41位于前转动部 212的转动轴I的两侧;同样地,参阅图5,后车轮32的轮轴321与后转动部312的连接位置33偏离后转动部312的转动轴II,且连接位置33与设于后转动部312的定位槽41’位于后转动部312的转动轴II的两侧。再参阅图1,设于前、后固定部211、311的定位件42、 42’分别位于前、后脚管11、12的相对侧。参阅图1与图3,滑动件45具有一设于后脚管12内且与制动件44连接的滑块 451,一套设于后脚管12外且与滑块451连接的套管部452,及一自套管部452延伸并与致动部47相配合的凸耳453。参阅图3、图6与图7,滑动件45的凸耳453朝向手推管20延伸,致使手推管20换向时,致动件47能旋转地与凸耳453接触。而且滑动件45具有一引导路径454,致使手推管20换向时,致动件47与滑动件45的接触点能沿着引导路径454移动,并推动滑动件45沿着后脚管12移动。后脚管12的管壁上开设一对长槽孔121,且滑动件45的滑块451通过一对长槽孔121铆接至套管部452。复位件46设于后脚管12内,其一端抵于滑块451,另一端固定于后脚管12上。在本实施例中,制动件44为钢线,弹性组件43、43’及复位件46为弹簧。制动件 44沿着前脚管11及后脚管12的中空部分设置,并于接近前、后车轮座21、31处穿出前、后脚管11、12,其两端分别与定位件42、42’连接。参阅图1、图4及图5,当手推管20在如图1所示的后向使用位置时,推动婴儿车, 会使婴儿车往其前方移动,如图4所示,此时设于前车轮座21的定位件42受到制动件44的拉力脱离定位槽41,而使前车轮22可以自由转动,同时定位件42使弹性组件43被压缩;如图5所示,此时设于后车轮座31的定位件42’受到弹性组件43’偏压进入定位槽41’中, 而使后转动部312被锁定不能自由转动,同时将后车轮32定向。再参阅图1与图2,当手推管20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枢转至如图2所示的前向使用位置时,参阅图6与图7,设于手推管20的致动部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换向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两对称的侧脚架,及一相对该侧脚架可在一朝向婴儿车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之间转动换向的手推管,每一侧脚架包含一前脚管与一后脚管,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前脚管和后脚管底端的前、后车轮总成,该前、后车轮总成分别包括固接至该前、后脚管的前、后车轮座及连接至该前、后车轮座的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车轮座各包括一固接至该前或后脚管的固定部及一连接各该前、后车轮且可分别相对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各该侧脚架上还设有一车轮自动定向机构,通过该手推管的转动换向,会连带使该前、后车轮座之一者的转动部受到限制而无法相对于该固定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向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两对称的侧脚架,及一相对该侧脚架可在一朝向婴儿车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之间转动换向的手推管,每一侧脚架包含一前脚管与一后脚管,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前脚管和后脚管底端的前、后车轮总成,该前、后车轮总成分别包括固接至该前、后脚管的前、后车轮座及连接至该前、后车轮座的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车轮座各包括一固接至该前或后脚管的固定部及一连接各该前、后车轮且可分别相对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各该侧脚架上还设有一车轮自动定向机构,通过该手推管的转动换向,会连带使该前、后车轮座之一者的转动部受到限制而无法相对于该固定部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各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分别对应一侧脚架及相连该侧脚架的前、后车轮总成,各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包括分别设于该前、后转动部的二定位槽、分别由该前、后固定部向对应的该前、后转动部延伸且能与相对应的该定位槽卡合的二定位件、连接该二定位件的一制动件、滑接于该后脚管且能连动该制动件的一滑动件,及设于该手推管邻接于该后脚管的一端的一致动部;通过该手推管的转动换向,该致动部会抵触该滑动件,并推动该滑动件沿该后脚管移动,以连动该制动件将前、后车轮座之一者的定位件远离相对应的定位槽,让相应的车轮座转动部解除定向限制而得以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各该轮自动定向机构还包括分别将该二定位件对相对应的该定位槽偏压的二弹性组件、能对该滑动件偏压使该滑动件复位的一复位件;通过该手推管由该后向使用位置向该前向使用位置转动至该致动部抵触该滑动件时, 该致动部向该滑动件施一向上推力,并连动该制动件朝该前车轮座移动,且连动设于该后车轮座的该定位件脱离该定位槽,而设于该前车轮座的该定位件借由该弹性组件偏压进入对应的该定位槽,从而使该前车轮自动定向;通过该手推管由该前向使用位置向该后向使用位置转动解除对该滑动件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辉陈舜民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