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敏郎专利>正文

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4891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热元件和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包括发热元件,还包括导热膜和控制器,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的表面,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通过导热膜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均匀的扩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面积发热温感不均匀现象,加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将点加热改为面加热,大面积时也能发热均匀,金属导热膜,导热效果好,加热速度快,并且也能够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烧毁电器或烧毁发热元件本身,均匀散热也可使发热装置适用于更多的领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热元件和加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发热组件都是采用发热丝、发热片、发热盘、发热管,但这些组件存在以下问题,发热面积大的采用发热丝或片的温感不均勻只能是点发热,采用金属板导热的发热组件加热速度慢,且散热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目前发热产品第一类是无温控产品,这类产品升温速度慢且很耗电、温度会一直上升;第二类是有温控但精度不高,会产生忽冷忽热的感觉;第三类是高精度温控,此类成本极高只用于高端产品。另外现有产品都是开启后如果忘记关掉则一直在开启状态,能耗高,安全性较差。现有的控温功能,一般用控温开关实现,当发热元件过热时,使用控温开关关闭发热元件的电源,使其减少热量输出,当需要加热时,使用控温开关开启发热元件的电源,提供热量,容易造成忽冷忽热的问题,不能提供稳定的热量输出,需要手动调节,控制效果差, 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勻扩散热源、散热效率高、安全性好的发热及控直 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发热及控温装置,包括发热元件,还包括导热膜和控制器,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的表面,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其中,所述导热膜是金属膜。其中,所述金属膜是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其中,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和压力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的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压力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压力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热元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元件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l、LEDl、 LED2、开关SWl、和电容Cl,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 电阻R7、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8和场效应管Q1,电阻Rl —端、 LEDl正极、LED2正极、二极管Dl正极、电阻R4 —端、电阻R6 —端、所述发热元件一端接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接地,电阻Rl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LEDl负极接电阻R3 —端,电阻R3 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负极接电阻R2 —端、电阻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负极、电容Cl 一端接控制芯片1脚,电容Cl另一端、控制芯片14脚接地,电阻R4另一端、 负温度热敏电阻R5 —端、电容C2 —端接控制芯片11脚,负温度热敏电阻R5另一端接地, 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 —端、电容C3 —端接控制芯片10脚,电容C3 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接地,所述发热元件另一端接所述压力开关一端,所述压力开关另一端接场效应管D极,场效应管G极接电阻R8 —端,场效应管S极接地,电阻R8另一端接控制芯片9脚,控制芯片7脚接开关SWl —端,Sffl另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6脚接开关SW3 —端,开关SW3另一端、SW2 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5脚接SW2另一端。其中,所述电阻Rl为100K、电阻R2为510 0、电阻1 3为510 0、电阻1 4为100K、 电阻R6为200k、电阻R7为100K、电阻R8为2K、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为100K。其中,所述电容Cl为104、电容C2为104、电容C3为102。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是SN8P2711P/S。其中,所述二极管Dl的型号是IN4148。其中,所述场效应管的型号是ME2312。本技术的优点如下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包括发热元件,还包括导热膜和控制器,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的表面,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通过导热膜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均勻的扩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面积发热温感不均勻现象,加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将点加热改为面加热,大面积时也能发热均勻,金属导热膜,导热效果好,加热速度快,并且也能够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烧毁电器或烧毁发热元件本身,均勻散热也可使发热装置适用于更多的领域,例如1、远红外线湿热毯。2、咖啡保温盘,3、牛奶保温器,4、保暖电热地毯,5、电热按摩抱枕,6、机车把手保暖带 (器),7、汽车后视镜加热器,8、远红外线电热保暖帽子,9、室外温暖坐垫,10、食品保温袋, 11、汽车轮胎加热器,12、电热保暖背心,13、按摩器加热,14、热敷垫。其中,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电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和压力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的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压力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压力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热元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元件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技术采用控制芯片对发热元件的加热进行分段式改变电压控制,而非简单的开关式控制,所以能保证温控的精准和节能,在电路中增加压力开可确保更安全、节能, 通过控制芯片可以设计需要的温度范围,控温电路可以自动实现温度范围内的自动加热和冷却,可以持续的保持恒定的温度,控温效果好,使用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模块连接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温电路电路图。附图标记如下1-发热元件,2-导热膜,3-电源,4-控制模块,5-温度传感器模块,6-供电控制模块,7-压力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包括发热元件1,还包括导热膜2,导热膜2设置于发热元件1的表面,导热膜2表面积大于导热膜2与发热元件1的接触面积。其中,所述导热膜2是金属膜,金属膜可以使铝箔膜等各类导热效果好的膜。其中,所述金属膜是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加工为多种形状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设备上。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电源3、控制模块4、温度传感器模块5、供电控制模块6和压力开关7,所述电源3的输出端与供电控制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3的输出端和温度传感器模块5 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4的输出端与供电控制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控制模块6的输出端与压力开关7的输入端连接,压力开关7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热元件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热元件1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模块4,包括控制芯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l、LED1、LED2、开关SWl、和电容Cl,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5包括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供电控制模块6包括电阻R8和场效应管Ql, 电阻Rl —端、LEDl正极、LED2正极、二极管Dl正极、电阻R4 —端、电阻R6 —端、所述发热元件1 一端接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接地,电阻Rl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LEDl负极接电阻 R3 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负极接电阻R2 —端、电阻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负极、电容Cl 一端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膜和控制器,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的表面,控制器与发热元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郎蔡明卫
申请(专利权)人:黄敏郎蔡明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