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766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其主要包括本体、支撑控制系统和刀具系统。本体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下端设置有滚动装置。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导轨的外侧,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板。滑板上垂直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锯片的第一电机以及驱动第二锯片的第二电机,另一侧安装有驱动开槽刀的第三电机。支撑板内部设置有标尺和螺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调节门板的加工高度。其操作过程简单,普通工人即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具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木质的门板加工,一般是将门板的一端切断后,再调头切断另一端。有的门板顶部端面需要开槽时,再另外进行开槽加工。这种加工方式比较单一,加工工序较多,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加工。因此,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双头锯进行加工处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门的需求也发生不断变化,有的门的高度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现有的双头锯很难满足各种高度的门板加工。另外顶端开槽仍需要单独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第四导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平行,第二导轨固定不动,第一导轨可平行移动;第三导轨、第四导轨设置在第一导轨的内侧,第三导轨、第四导轨相互平行并且与第一导轨垂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支撑起第一导轨;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支撑起第二导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下端设置有滚动装置;支撑控制系统,支撑控制系统包括支撑板、滑板、支架、标尺、螺杆、电机、控制箱、垫块; 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导轨的外侧,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垫块,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板,滑板在支撑板上滑动;滑板上垂直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锯片的第一电机以及驱动第二锯片的第二电机,另一侧安装有驱动开槽刀的第三电机;支撑板内部设置有标尺和螺杆,标尺设置在螺杆的上方;以及刀具系统,刀具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锯片、第二电机、第二锯片、第三电机、开槽刀、 第四锯片、第四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锯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锯片,第三电机驱动开槽刀,第四电机驱动第四锯片;第一锯片设置在第二锯片正上方。所述双头锯的第一锯片与第二锯片旋转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调节门板的加工高度;其操作过程简单,普通工人即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主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俯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E-E剖视图; 其中1 一饰板、2 —门芯、3—背板、10—本体、11 一第一导轨、12—第二导轨、13—第三导轨、 14 一第四导轨、15—第一支撑架、15a—滚动装置、16—第二支撑架、17—第三支撑架、18— 第四支撑架、20—支撑控制系统、21—支撑板、22—滑板、23—支架、24—标尺、25—螺杆、 沈一电机、27—控制箱、观一垫块、30—刀具系统、31—第一电机、32—第一锯片、33—第二电机、34—第二锯片、;35—第三电机、36—开槽刀、37—第四锯片、38—第四电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板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板为三层结构,主要包括饰板1、门芯2和背板3。饰板1为门的正面所用材料,其表面可以设计成各种图案。 背板3为门的背面所用的材料。门芯2为木质的门板。在加工门时,将门芯2和饰板1相对应的一面分别涂上粘胶剂,在模具保证下,将门芯2和饰板1粘接在一起。同样地,也可以将背板3和门芯2紧密地粘接在一起,这样基本完成门的加工。通常,在进行上述门板加工之前,需将木质的门芯2加工完成,并在门芯2的顶端开有凹槽。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主视图,图3为其俯视图,图4 为其E-E剖视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包括双头锯本体10、支撑控制系统20 和刀具系统30。双头锯本体10为支撑门芯2加工的部分。本体10包括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6、第三支撑架17和第四支撑架18。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相互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应略小于门芯2的高度,这样可以支撑起门芯2的加工。第二导轨12固定不动,第一导轨11可以做平行移动。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设置在第一导轨11的内侧,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相互平行地固定在地面,并且与第一导轨11相互垂直。第一导轨11下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5和第二支撑架16,第一支撑架15和第二支撑架16支撑起第一导轨11 ;同样地,第二导轨12下设置有第三支撑架17和第四支撑架18,第三支撑架17和第四支撑架18支撑起第二导轨12。在第一支撑架15下端设置有滚动装置15a,滚动装置1 可以在第四导轨14上滚动。同样在第二支撑架16下端设置有滚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其可以在第三导轨13上滚动。当第一导轨11需要移动时,利用相互平行的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将第一导轨11朝第二导轨 12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所加工的门芯2的高度。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的俯视图。图中,支撑控制系统 20包括支撑板21、滑板22、支架23、标尺对、螺杆25、电机沈、控制箱27、垫块28。支撑板 21设置在第一导轨11的外侧,支撑板21下方设置有垫块观,支撑板21上设置有滑板22, 滑板22可以在支撑板21上滑动。滑板22上垂直设置有支架23,支架2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第一锯片32的第一电机31以及驱动第二锯片34的第二电机33,另一侧安装有驱动开槽刀36的第三电机35。支撑板21内设置有标尺M和螺杆25。利用控制箱27,通过电机沈驱动螺杆25旋转,即可使支撑板21及其上承载各部件以及第一导轨11向第二导轨12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所加工的门芯2的高度。控制箱27用来控制双头锯的开关及电机 26。相对应地,在第二导轨1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锯片37、第四电机38,第四电机38驱动第四锯片37。在第四锯片37、第四电机38还有另外一对锯片和电机(在图2中未标注出), 两者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的刀具系统30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锯片32、 第二电机33、第二锯片34、第三电机35、开槽刀36、第四锯片37、第四电机38。第一电机31 驱动第一锯片32,第二电机33驱动第二锯片34,第三电机35驱动开槽刀36,第四电机38 驱动第四锯片37。第一锯片32设置在第二锯片34正上方。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E-E剖视图。为进一步显示出各个细节,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一锯片32和第二锯片34所在位置。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支撑板21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标尺24和螺杆25,标尺24设置在螺杆25的上方。第一锯片32沿C向旋转,第二锯片34沿D向旋转,C向和D向方向相同,这样可以很迅速实现切断。切断后的门芯2继续沿A向移动时,将遇到沿B向高速旋转的开槽刀36,这样同时在门芯2的顶端开槽,实现二次加工作业。由于所加工的门芯2的高度有所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可以调节锯片之间的距离。利用控制箱27,通过电机26驱动螺杆25旋转,即可使支撑板21及其上承载各部件以及第一导轨11向第二导轨12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所加工的门芯2的高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进行工作时,只需要将待加工的门芯2沿A向推进双头锯,在两侧锯片的共同作用和后续开槽加工后,即可完成整个加工过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头锯,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调节门板的加工高度;其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门加工的双头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锯包括:本体(10),本体(10)包括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6)、第三支撑架(17)和第四支撑架(18);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相互平行,第二导轨(12)固定不动,第一导轨(11)可平行移动;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设置在第一导轨(11)的内侧,第三导轨13、第四导轨(14)相互平行并且与第一导轨(11)垂直;第一支撑架(15)和第二支撑架(16)支撑起第一导轨(11);第三支撑架(17)和第四支撑架(18)支撑起第二导轨(12);第一支撑架(15)和第二支撑架(16)下端设置有滚动装置;支撑控制系统(20),支撑控制系统(20)包括支撑板(21)、滑板(22)、支架(23)、标尺(24)、螺杆(25)、电机(26)、控制箱(27)、垫块(28);支撑板(21)设置在第一导轨(11)的外侧,支撑板(21)下方设置有垫块(28),支撑板(21)上设置有滑板(22),滑板(22)在支撑板(21)上滑动;滑板(22)上垂直设置有支架(23),支架(2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锯片(32)的第一电机(31)以及驱动第二锯片(34)的第二电机(33),另一侧安装有驱动开槽刀(36)的第三电机(35);支撑板(21)内部设置有标尺(24)和螺杆(25),标尺(24)设置在螺杆(25)的上方;以及刀具系统(30),刀具系统(30)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锯片(32)、第二电机(33)、第二锯片(34)、第三电机(35)、开槽刀(36)、第四锯片(37)、第四电机38;第一电机(31)驱动第一锯片(32),第二电机(33)驱动第二锯片(34),第三电机(35)驱动开槽刀(36),第四电机(38)驱动第四锯片(37);第一锯片(32)设置在第二锯片(34)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龙福贵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