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祖桐专利>正文

一种新颖起重永久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599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颖起重永久磁铁,由底座、上盖、永久磁铁、电磁铁组成。公知的起重电磁铁,是利用电生磁的物理特性吸住铁磁材料,必须消耗电能,才能吸住铁磁材料,电能浪费非常严重。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问题是,消耗很少的电能,就能产生和不产生磁吸力,吸引和不吸引铁磁材料。基本构思是:工作时永久磁铁磁极和下电磁铁的磁极间隙配合联接。不工作时永久磁铁磁极和上电磁铁的磁极间隙配合联接。经过试用非常可靠,根据需要通过磁力调节永久磁铁极性位置的瞬间,消耗很少的电能,就可以使电磁铁产生或不产生磁吸力,吸引或不吸引铁磁材料,节电效果非常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吊具,尤其是涉及起重电磁铁。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起重电磁铁,是以被吸物作为衔铁的直流电磁铁,是利用电生磁的物理特性吸住铁磁材料,作为装卸铁磁材料的一种吊具。这种起重电磁铁,工作时必须消耗电能,才能吸住铁磁材料,电能浪费非常严重。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消耗电能,或少消耗电能,就能产生磁吸力和不产生磁吸力,吸引铁磁材料和不吸引铁磁材料的新颖起重永久磁铁,可以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起重电磁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由底座、上盖、永久磁铁、电磁铁组成。工作时通过调整控制电源产生不同的磁力,使永久磁铁的磁极和电磁铁磁极,有间隙配合联接、断开,两种工作状态。A下电磁铁、B下电磁铁铁在永久磁铁的下方, 上电磁铁在永久磁铁的上方;工作时永久磁铁的N极、S极分别和A下电磁铁、B下电磁铁间隙配合连接,不工作时永久磁铁的N极、S极水平旋转移动后分别和上电磁铁间隙配合连接;A下电磁铁、B下电磁铁和底座联接,穿过底座;上电磁铁和支架联接,支架另一端和底座联接;永久磁铁转轴和底座连接,另一端和上电磁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A下电磁铁、B下电磁铁(相当于极鞋) 非常短,所以磁阻相对小(可以产生更大的磁吸力),能够节省永久磁铁(钕铁硼非常贵), 使成本下降、自重减轻、自重和磁吸力比值更大(1 10以上)。本技术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产生明显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不同构思的技术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控制电源产生磁力,调节永久磁铁磁极和电磁铁的磁极,有间隙配合联接、断开两种工作状态,使电磁铁产生磁吸力或不产生磁吸力,吸引铁磁材料或不吸弓I铁磁材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产生磁吸力时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产生磁吸力时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不产生磁吸力时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不产生磁吸力时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图2、图3、图4中;底座1、上盖2、永久磁铁3、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 上电磁铁6、上电磁铁支架7、永久磁铁转轴8。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中底座1、上盖2采用不锈钢(也可以采用铝或铜),永久磁铁3采用钕铁硼,A下电磁铁5、B下电磁铁5、上电磁铁6自制,上电磁铁支架7、永久磁铁转轴8采用不锈钢(也可以采用铝或铜)。在图1、图2中;永久磁铁3的S极和A下电磁铁4联接,永久磁铁N极和B下电磁铁5联接,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另一端和底座1联接,穿过底座1。上电磁铁6和支架7联接,支架7另一端和底座1联接;永久磁铁转轴8和底座1连接,另一端和上电磁铁6连接。在图1、图2时;当永久磁铁3的S极和A下电磁铁4间隙配合联接时,虽然A下电磁铁4没通电,但是通过导磁作用,A下电磁铁4有磁吸力,吸引铁磁材料。同理当永久磁铁3的N极和B下电磁铁5间隙配合联接时,虽然B下电磁铁5没通电,但是通过导磁作用,B下电磁铁4有磁吸力,吸引铁磁材料。当A下电磁铁4瞬间通电和永久磁铁3的S极联接面产生S极时,排斥永久磁铁 3的S极,永久磁铁3的S极便向上电磁铁6方向水平旋转移动,并和上电磁铁6间隙配合联接,和A下电磁铁4断开。永久磁铁3的S极移动后,A下电磁铁4由于没通电,便没有了磁吸力,不吸引铁磁材料。同时B下电磁铁5瞬间通电和永久磁铁3的N极联接面产生N极时,排斥永久磁铁3的N极,永久磁铁3的N极便向上电磁铁6方向水平旋转移动,并和上电磁铁6间隙配合联接,和B下电磁铁5断开。永久磁铁3的N极移动后,B下电磁铁5由于没通电,便没有了磁吸力,不吸引铁磁材料。在图3、图4中;永久磁铁3的S极和N极和上电磁铁6联接,上电磁铁6和支架7 联接,支架7另一端和底座1联接;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和底座1联接,穿过底座1 ; 永久磁铁转轴8和底座1连接,另一端和上电磁铁6连接。在图3、图4时;当永久磁铁3的S极和N极和上电磁铁6间隙配合联接时,磁路通过上电磁铁6形成回路,不显磁性。永久磁铁3的S极、N极没有和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联接,因此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无磁力,不吸引铁磁材料。当上电磁铁6瞬间通电,和永久磁铁3的S极的联接面产生S极时,排斥永久磁铁 3的S极,永久磁铁3的S极便向A下电磁铁4方向水平旋转移动,并和A下电磁铁4间隙配合联接,和上电磁铁6断开。A下电磁铁4虽然没通电,但是由于和永久磁铁3的S极间隙配合联接,便有了磁吸力,吸引铁磁材料。同时上电磁铁6瞬间通电,和永久磁铁3的N极的联接面产生N极时,排斥永久磁铁3的N极,永久磁铁3的N极便向B下电磁铁5方向水平旋转移动,并和B下电磁铁5间隙配合联接,和上电磁铁6断开。B下电磁铁5虽然没通电,但是由于和永久磁铁3的N极间隙配合联接,便有了磁吸力,吸引铁磁材料。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原材料(钕铁硼非常贵),使产品成本下降、自重减轻、产品自重和磁吸力比值更大(1 10以上)。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能够产生明显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不同构思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经过试用非常可靠,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电源产生不同的磁力,调节永久磁铁极性和电磁铁极性位置的瞬间,只消耗很少的电能,就可以使电磁铁不消耗电能时,产生磁吸力或不产生磁吸力,吸引铁磁材料或不吸引铁磁材料,节电效果非常明显,经过粗步测算节电达90%以上,而且自重非常小。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颖起重永久磁铁,由底座、上盖、永久磁铁、电磁铁组成,其特征在于: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在永久磁铁(3)的下方,上电磁铁(6)在永久磁铁(3)的上方;工作时,永久磁铁(3)的N极、S极分别和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间隙配合连接;不工作时,永久磁铁(3)的N极、S极水平旋转移动后分别和上电磁铁(6)间隙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颖起重永久磁铁,由底座、上盖、永久磁铁、电磁铁组成,其特征在于A下电磁铁G)、B下电磁铁( 在永久磁铁C3)的下方,上电磁铁(6)在永久磁铁(3)的上方;工作时,永久磁铁⑶的N极、S极分别和A下电磁铁(4)、B下电磁铁(5)间隙配合连接;不工作时,永久磁铁(3)的N极、S极水平旋转移动后分别和上电磁铁(6)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祖桐
申请(专利权)人:孙祖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