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健专利>正文

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3582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包括集热器、膨胀水箱、板式换热器、层流式混水箱和储热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防止了系统中水垢的形成,且太阳能热能利用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太阳能热水产品按用户类型的不同大致分为家用型(如一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阳台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等)和工程型(如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两类,而工程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又可按其集热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集热元件)的不同分为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和联集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等,而又以联集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细分种类最为丰富,如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U型管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同心管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超导热管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等。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又名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有一定的抗冻能力,适合在冬天气温为0°c至-20°c的地区,又因使用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其初始投入相对较低,所以在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中使用最广。但现有的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也有如安全性低、难维护等缺点限制了其实用性。同时现有的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也和其它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一样具有如系统中水垢易沉积且清理十分困难,如集热器及其管路系统和末端用水设备等,都极易集结水垢且由于其结构复杂所以一旦集结水垢基本无法清理;且在进行M小时不间断供水时,具有系统效率低、热水相对成本高等缺点,因为太阳能只有白天才有,这样储热水箱里的水温波动就比较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储热水箱和用户末端间加设具有辅助热源的恒温水箱,以便在储热水箱内水温达不到设定水温时,通过辅助热源加热,从而达到M 小时不间断供水的目的。但这样就会导致辅助热源即便在晴好天气也要频繁使用,整个热水系统的热效率就会下降,热水的相对成本就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解决现有系统中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安全性低、难维护等缺点和系统中水垢易沉积, 在M小时不间断供热水时太阳能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包括集热器、膨胀水箱、板式换热器、层流式混水箱和储热水箱;所述的集热器上设置有集热器低端进水口、集热器高端出水口和集热器高位水温探头、内部设置有安全检修阀,所述的膨胀水箱上设置有膨胀水箱高位进水阀、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膨胀水箱补水阀和膨胀水箱高位排气口,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板换冷水出口、板换冷水进口、板换热水出口和板换热水进口,所述的集热器低端进水口与板换冷水出口连接,板换热水进口与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连接,膨胀水箱高位进水阀与集热器高端出水口连接;所述的层流式混水箱内位于中下部设置有活性炭水垢过滤层,层流式混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混水箱低位水温探头、混水箱自动补水阀、混水箱手动补水阀、板换循环水出口阀和板换循环水入口阀,混水箱手动补水阀和混水箱自动补水阀均与自来水补水电动阀连接,板换循环水入口阀与所述板换热水出口与连接,板换循环水出口阀与所述的板换冷水进口连接,层流式混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混水箱高位出水口和混水箱高位水温探头;所述的储热水箱上设置有储热水箱低位进水阀、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储热水箱水位探头、储热水箱水温探头和储热水箱高位排气口,储热水箱低位进水口与所述的混水箱高位出水口连接,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与用户用水接口连接;所述的膨胀水箱补水阀和自来水补水电动阀均与自来水接口连接。所述的安全检修阀设置于集热器的真空管和联集箱之间,其包括阶梯筒形阀体和与阀体配合的图钉形状的阀芯,阶梯筒形阀体外直径大的部分和阀芯的顶部设置于联集箱内,阶梯筒形阀体外直径小的部分套装于真空管内,阶梯筒形阀体外直径小的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紧固螺母螺合于阀体上,阀体上位于外螺纹的下方套装有用密封阀体和真空管间隙的若干个密封圈,且阀体的内部设置有与阀芯的移动杆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的层流式混水箱上设置有电加热接口 ;所述的膨胀水箱和分层式混水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膨胀水箱排污口和混水箱排污口。所述的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还包括辅助热源器,所述的层流式混水箱的下部设置有辅助热源循环水出口阀和辅助热源循环水入口阀,辅助热源循环水出口阀和辅助热源循环水入口阀均与辅助热源器连接。所述的储热水箱为2-3个,它们之间通过联通管连通。所述的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与板换热水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的板换冷水进口与板换循环水出口阀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的混水箱手动补水阀、混水箱自动补水阀均依次通过单向阀、第三循环泵与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连接。所述的辅助热源器通过第四循环泵与辅助热源循环水出口阀连接。所述的混水箱高位出水口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高于储热水箱最高储水水位。本技术通过控制箱与系统中的各装置进行连接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使用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初始投入相对较低,可降低系统造价,节省资源;2、在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内设置安全检修阀,使其在保持其经济性(安全检修阀价格便宜,皮实耐用)的同时提高其安全性和易维护性,使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集热器实用性大大增强;3、将膨胀水箱串联在循环水回水管路中,使太阳能集热器彻底摆脱了因系统排气不畅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维护问题;4、用来稳定水系统的串联式膨胀水箱与板式换热器配合,避免水垢对太阳能集热器及其管路系统的侵蚀,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5、板式换热器与具有集中净化作用的层流式混水箱配合,过滤热水中的水垢和杂质,不仅避免了对系统的侵蚀还维护了使用者得身体健康;6、层流式混水箱与储热水箱配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减少辅助热源的使用, 为用户提供M小时不间断供热水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7、本技术与智能控制箱配合,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1、图1-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1中A-A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集热器低端进水口,2、集热器高端出水口,3、膨胀水箱补水阀,4、膨胀水箱,5、 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6、第一循环泵,7、膨胀水箱高位进水阀,8、板式换热器,9、第二循环泵,10、层流式混水箱,11、混水箱手动补水阀,12、活性炭水垢过滤层,13、混水箱自动补水阀,14、混水箱高位出水口,15、储热水箱低位进水阀,16、储热水箱,17、联通管,18、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19、储热水箱水位探头,20、辅助热源循环水出口阀,21、辅助热源循环水入口阀,22、板换循环水出口阀,23、板换循环水入口阀,24、第四循环泵,25、辅助热源器,26、 混水箱低位水温探头,27、集热器高位水温探头,28、混水箱高位水温探头,29、膨胀水箱高位排气口,30、膨胀水箱排污口,31、电加热接口,32、集热器,33、储热水箱高位排气口,34、 第三循环泵,35、自来水接口,36、混水箱排污口,37、自来水补水电动阀,38、用户用水接口, 39、板换冷水出口,40、板换冷水进口,41、板换热水出口,42、板换热水进口,43、单向阀,44、 储热水箱水温探头,45、真空管,46、联集箱,47、阀体,48、阀芯,49、紧固螺母,50、密封圈, 51、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包括集热器32、膨胀水箱4、板式换热器8、层流式混水箱10、两个通过联通管17连通的储热水箱16和辅助热源器2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32)、膨胀水箱(4)、板式换热器(8)、层流式混水箱(10)和储热水箱(16);所述的集热器(32)上设置有集热器低端进水口(1)、集热器高端出水口(2)和集热器高位水温探头(27)、内部设置有安全检修阀,所述的膨胀水箱(4)上设置有膨胀水箱高位进水阀(7)、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5)、膨胀水箱补水阀(3)和膨胀水箱高位排气口(29),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板换冷水出口(39)、板换冷水进口(40)、板换热水出口(41)和板换热水进口(42),所述的集热器低端进水口(1)与板换冷水出口(39)连接,板换热水进口(42)与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5)连接,膨胀水箱高位进水阀(7)与集热器高端出水口(2)连接;所述的层流式混水箱(10)内位于中下部设置有活性炭水垢过滤层(12),层流式混水箱(10)的下部设置有混水箱低位水温探头(26)、混水箱自动补水阀(13)、混水箱手动补水阀(11)、板换循环水出口阀(22)和板换循环水入口阀(23),混水箱手动补水阀(11)和混水箱自动补水阀(13)均与自来水补水电动阀(37)连接,板换循环水入口阀(23)与所述板换热水出口(41)与连接,板换循环水出口阀(22)与所述的板换冷水进口(40)连接,层流式混水箱(10)的上部设置有混水箱高位出水口(14)和混水箱高位水温探头(28);所述的储热水箱(16)上设置有储热水箱低位进水阀(15)、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18)、储热水箱水位探头(19)、储热水箱水温探头(44)和储热水箱高位排气口(33),储热水箱低位进水口(15)与所述的混水箱高位出水口(14)连接,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18)与用户用水接口(38)连接;所述的膨胀水箱补水阀(3)和自来水补水电动阀(37)均与自来水接口(3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32)、膨胀水箱0)、 板式换热器(8)、层流式混水箱(10)和储热水箱(16);所述的集热器(3 上设置有集热器低端进水口(1)、集热器高端出水口( 和集热器高位水温探头(27)、内部设置有安全检修阀,所述的膨胀水箱(4)上设置有膨胀水箱高位进水阀(7)、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 、膨胀水箱补水阀( 和膨胀水箱高位排气口( ),所述的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板换冷水出口(39)、板换冷水进口(40)、板换热水出口和板换热水进口(42),所述的集热器低端进水口(1)与板换冷水出口(39)连接,板换热水进口 (42)与膨胀水箱低位出水阀( 连接,膨胀水箱高位进水阀(7)与集热器高端出水口(2) 连接;所述的层流式混水箱(10)内位于中下部设置有活性炭水垢过滤层(12),层流式混水箱(10)的下部设置有混水箱低位水温探头( )、混水箱自动补水阀(13)、混水箱手动补水阀(11)、板换循环水出口阀0 和板换循环水入口阀(23),混水箱手动补水阀(11)和混水箱自动补水阀(1 均与自来水补水电动阀(37)连接,板换循环水入口阀与所述板换热水出口 Gl)与连接,板换循环水出口阀0 与所述的板换冷水进口 GO)连接,层流式混水箱(10)的上部设置有混水箱高位出水口(14)和混水箱高位水温探头08);所述的储热水箱(16)上设置有储热水箱低位进水阀(15)、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18)、 储热水箱水位探头(19)、储热水箱水温探头04)和储热水箱高位排气口(33),储热水箱低位进水口(1 与所述的混水箱高位出水口(14)连接,储热水箱低位出水阀(1 与用户用水接口 (38)连接;所述的膨胀水箱补水阀C3)和自来水补水电动阀(37)均与自来水接口(3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联集管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检修阀设置于集热器的真空管0 和联集箱G6)之间,其包括阶梯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
申请(专利权)人:吴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