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全张力结构一次索网索穹顶结构,该结构由脊索、折线斜索、上环索、下环索、环向中压杆、径向中压杆、角压杆和次索网构成,其上可铺设刚性屋面材料,如玻璃面板和彩钢板。属土木工程建筑中空间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常规索穹顶是一种由脊索、斜索、环索和压杆构成的空间全张力结构,其构形简洁、空间跨越能力强、自重轻、净空高,现已在国内推广应用。由于建筑和结构的要求,索穹顶构件之间网格尺寸较大,这就要求屋面系统自身具有很好的跨越性能,因此在国外主要采用张拉膜作为索穹顶的屋面材料。张拉膜为柔性材料,具有厚度薄、自重轻、部分透光、负高斯曲面、柔性大等特性, 但保温性能和抗环境污染能力较差,价格较贵。因此,采用张拉膜面的索穹顶在国内环境污染地区难以适用,而且单一的屋面材料也是限制索穹顶在国内推广应用的因素之一。玻璃面板、彩钢板等传统刚性屋面材料,在国内钢屋盖结构中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刚性屋面的跨越能力小,需要增设次结构支承屋面,并将屋面荷载传递至索穹顶主体结构,这对次结构的跨越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次索网索穹顶结构,次索网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次索网索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脊索(1)、折线斜索(2)、角压杆(3)、下环索(4)、径向中压杆(5)、上环索(6)、环向中压杆(7)及由平面正交的径向次索(8)和环向次索(9)构成的次索网,次索网布置在由脊索(1)和上环索(6)围成的主结构上部大网格中,并与脊索(1)和上环索(6)连系,次索网节点直接作为刚性屋面的支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