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挺专利>正文

鸣响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25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儿童玩具,特别适用于几个人一起在户外娱乐。 该玩具是由上部的鸣响器和下部的陀体用连接杆丝接在一起组成。二者间有3-4毫米的空隙。当陀体旋转时带动鸣响器一同旋转,在空气作用下发出鸣响。 它携带方便,造价低。趣味性强。(*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是一种陀螺。陀螺是一种古老的玩具,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多年来它只是在色彩和大小上有所变化,陀螺转动起来后可欣赏到旋转起来色彩和形状的变化。当今的玩具很多都同时能动、能响,与此相比陀螺就显出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鸣响陀螺,它可以在旋转的同时发出鸣响。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普通玩具陀螺的上端面上垂直打一反扣螺孔,通过连接杆将鸣响器固联于陀螺的上端面上,鸣响器是在其侧面设有若干孔或缝的有腔物体,当陀螺旋转起来后,风通过所述鸣响器的孔或缝中进出,其腔体可以发出声响。在鸣响器和陀螺的联接处,应留有3-4毫米的间隙,以利发声。鸣响器可以用竹子,木头或金属制成。本技术在原有玩具陀螺的基础上加鸣响器,当抽打陀螺旋转起来后,鸣响器同时旋转,发出声响,给这种古老的玩具又增加了新的趣味。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所提供的鸣响陀螺立体图图2图1的局部剖立体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由钢珠1和陀体2组成陀螺的上端面中心制一反扣螺孔3下段有反扣螺纹的连接杆4垂直安在陀体上,鸣响器5固联在连接杆的上部,鸣响器是竹制扁圆筒形有腔物体,在其侧面制有若干缝隙6,当陀螺旋转起来之后,可供风由此进出所述腔体而发生鸣响,鸣响器的下底面距陀螺的上端面留有3.5mm的间隙。

【技术保护点】
一种鸣响陀螺,其特征在于:在普通玩具陀螺的上端面上垂直打一反扣螺孔,通过连接杆将鸣响器固联于陀螺的上端面上;所述鸣响器是在其侧面设有若干孔或缝隙的有腔物体,在鸣响器和陀体之间留有3-4毫米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鸣响陀螺,其特征在于在普通玩具陀螺的上端面上垂直打一反扣螺孔,通过连接杆将鸣响器固联于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挺
申请(专利权)人:贺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