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洞内自补气消能方法和装置,是一种水工方法和装置,是一种用于旋流竖井泄洪洞在出水洞中的消能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将水坝施工中的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的方式即节省人工和资金,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小,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施工设计方法。例如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旋流环形堰防蚀、消能的泄洪方法及装置》(申请号200910089562. 7)所提出的旋流环形堰竖井泄洪洞,可以避免溢流堰和竖井空蚀,泄洪消能效果好,出口下游无雾化现象,避免滑坡,同时,泄洪洞施工简单,经济。但该种泄洪洞的出水洞尚需要解决如何使阻水墩在增加消能的同时又能保证自身的安全问题。为消除阻水墩背水面的具有破坏性的负压涡,以往传统的工程措施是在压板或消力墩背水面的出水洞洞顶,开挖一条通向山上的通气井自然掺气。然而,出水洞通常的位置是在山的深处,与山体表面距离较大。从出水洞顶端向山体表面开挖通气井工程量大,在山顶打井的施工比较困难,同时破坏生态环境,不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洞内自补气消能方法和装置。所述的方法和装置在出水洞的阻水墩中设置通气管形成自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洞内自补气消能装置,包括:泄洪洞入口,所述泄洪洞入口与连接井的顶端连接,所述的连接井的底部与出水洞连接,所述的连接井与出水洞中设置有阻水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水墩带有可以将出水洞顶部的气水混合流引导到消力墩背水面的通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内自补气消能装置,包括泄洪洞入口,所述泄洪洞入口与连接井的顶端连接,所述的连接井的底部与出水洞连接,所述的连接井与出水洞中设置有阻水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水墩带有可以将出水洞顶部的气水混合流引导到消力墩背水面的通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水墩是挑坎、边墩、压板、组合墩和分散组合墩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井是明流斜井,所述的阻水墩是明流斜井反弧段前端的上游边墩,以及流斜井反弧段后端的挑坎,以及设置在挑坎下游的下游边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井是旋流竖井,所述的阻水墩是设置在出水洞中出水洞与竖井连接处的边墩,以及边墩下游的组合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井是竖井一旋流洞,所述的阻水墩是组合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井是竖井一连续旋流洞,所述的阻水墩,是由没有埋设通气管的边墩和边墩下游的压板构成的。7.根据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墩或组合墩、分散组合墩中包含的边墩是设置在出水洞的两侧壁上三角形墩,所述边墩的通气管包括一个竖直的在边墩顶端开口的主管和多个一端在边墩背水面开口另一端与主管连接的支管,所述的主管的开口端带有扩口。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设置在出水洞的顶部,所述压板的中心竖直纵切面为三角形,所述的压板通气管为一根设置在压板中心的直圆筒形管子,所述的压板通气管的中心轴线与水流方向一致,贯穿整个压板,所述的压板通气管的进口带有扩口。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墩包括设置在出水洞两侧壁带有通气管的组合边墩和设置在出水洞底部的组合挑坎,所述的组合边墩的底部与组合挑坎的两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兴林,杨开林,郭新蕾,郭永鑫,王涛,付辉,贾顺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