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0635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所述教学模型由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排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分别与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相连,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通过共用的给水箱连接,所述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一同设置在实物教学模型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真实的给排水工程结构,给排水设备和管路全部采用实际工程中的设备,并按实际的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同时整个教学模型包含了冷水、热水、消防水和排水四种典型的建筑给排水水路系统,该模型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目前建筑给排水专业的实训教学,全面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 新型涉及一种实物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广泛适用于中高职院校技能培训与考核的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建筑给排水专业也是各类工科院校广泛设置的一个基础类专业,实际应用中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因其设备繁多、结构庞大、分布分散等特点不适于直接作为实训教学。目前部分院校通过提供独立的散件设备让学生进行加工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只能训练学生基本的管道加工和安装能力,缺乏系统性认知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并且对管路进行通水、试压等安装和连接性能都不能进行很好的测试,使学生无法全面的掌握给排水工程的技能;部分院校采用仿真模型来模拟实际建筑给排水的管路结构,由于模型采用的材料与实际用材完全脱节,这也仅能让学生对系统结构有系统性的认识,而无法提高实际的操作技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所述教学模型由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排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分别与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相连,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通过共用的给水箱连接,所述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一同设置在实物教学模型框架上。优选地,所述生活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排水系统收集导流生活给水系统和热水给水系统的废水,所述排水系统与给水箱相连。优选地,所述消防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箱、喷淋泵、湿式报警阀组、气压罐和消防管路,给水箱、喷淋泵和湿式报警阀组通过消防管路顺次连接成回路,气压罐与湿式报警阀组相连。优选地,所述生活给水系统由给水箱、变频水泵和出水设备通过生活给水管路顺次连接而成。优选地,所述热水给水系统由模拟工业锅炉和出水设备通过热水管路连接而成。优选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洗脸盆、污水箱、排水泵、污水处理单元和排水管路,洗脸盆、污水箱、排水泵和污水处理单元通过排水管路顺次连接。 优选地,污水处理单元与给水箱连接。 本技术提供的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具有真实的给排水工程结构, 给排水设备和管路全部采用实际工程中的设备,并按实际的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同时整个教学模型包含了冷水、热水、消防水和排水四种典型的建筑给排水水路系统,包含的四种给排水系统从动力源、管路和末端都是完整的。教学模型中采用的管材包含了复合管、镀锌管、pra管和pvc管四种典型管材,同时体现了卡压、套丝、熔接和粘接四种典型的管路连接方式。综上所述,该模型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目前建筑给排水专业的实训教学,全面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参照图1,本技术的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包括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排水系和控制系统,生活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分别通过共用的给水箱与排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相连,所述排水系统收集导流生活给水系统和热水给水系统的废水。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一同设置在实物教学模型框架12 上,实物教学模型框架12由不锈钢搭建而成。消防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箱1、喷淋泵2、湿式报警阀组、气压罐8和消防管路,湿式报警阀组由湿式报警阀5、延迟器6、压力开关7和水力警铃9组成,消防管路包括消防支路支管11和消防主管3。给水箱1和喷淋泵2通过消防管路相连,喷淋泵2和湿式报警阀5 之间通过消防主管3相连,消防主管3与湿式报警阀5的连接处设有信号蝶阀4,湿式报警阀5与气压罐8通过延迟器6、压力开关7和水力警铃9相连,气压罐8通过开关与消防主管3相连;给水箱1、喷淋泵2、信号蝶阀4、湿式报警阀5通过消防管路顺次连接成回路,给水箱1和湿式报警阀5之间顺次设有喷淋器12、水流指示器10,喷淋器12和水流指示器10 安装在消防支路支管11上,喷淋器12和给水箱1的连接回路上设有开关。给水箱1、喷淋泵2、消防主管3安装在不锈钢框架32上。消防给水系统的器件和管材均为工程中实物,管材采用镀锌管。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喷淋泵2启动时,喷淋泵2向主管3和气压罐8同时充水、打压;喷淋泵 2停止时,气压罐8中充满的压力水将维持喷淋管路工作所需要的系统压力,代替了高位水箱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系统中因采用高位水箱导致设备庞大的结构难题。生活给水系统由给水箱1、变频水泵14、脉冲水表16和出水设备通过生活给水管路顺次连接而成,出水设备包括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脉冲水表16通过生活给水管道17 分别于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相连,生活给水管道17与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的连接处设有角阀18,脉冲水表16又通过压力变送器15与给水箱1相连。变频水泵14、生活给水管道17、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安装在不锈钢框架32上,压力变送器15、脉冲水表16、角阀 18安装在生活给水管道17上。变频水泵14由两台相同规格的变频水泵组成,可以完成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功能,实现单泵变频恒压供水控制或双泵切换变频恒压供水控制;通过脉冲水表16可以完成用水量的计量。生活给水系统中的给水管路采用不锈钢复合管。热水给水系统由模拟工业锅炉和出水设备通过热水管道连接而成,具体包括电加热锅炉21、热水给水管道22、角阀31、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电加热锅炉21通过热水给水管道22和角阀18分别与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相连,电加热锅炉21、热水给水管道22、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安装在不锈钢框架32上,角阀31安装在热水给水管道22上。其中, 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均为冷热水混合共用。电加热锅炉21自带温控系统,热水管道采用 PPR 管。排水系统包括洗脸盆23、污水箱28、排水泵30、污水处理单元13和排水管路,洗脸盆23、污水箱28、排水泵30和污水处理单元13通过排水管路顺次连接,排水管路采用PVC 管。其中洗脸盆23通过P型存水湾24、水平排水支管25、垂直排水立管26与污水箱28相连,垂直排水立管26顶部设有通气帽27,污水箱28内设有浮球液位传感器29。洗脸盆23、 垂直排水立管26、污水箱28、排水泵30、污水处理单元13安装在不锈钢框架32上,P型存水弯24、水平排水支管25、通气帽27安装在垂直排水立管26上。通过浮球液位传感器29 可以完成对排水泵30的启停控制,从而完成对污水箱28的液位监控。污水处理单元13与给水箱1连接,排水系统经过污水处理单元13将水送回给水箱1。本技术中的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共用给水箱1,生活给水系统和热水给水系统共用淋浴头19和水龙头20,排水系统通过污水处理单元13将污水送回给水箱 1。热水系统的水源取自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收集到污水箱中,同时经过水处理单元13送回给水箱1,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四个系统之间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这样即节约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又使系统之间的水路流程更加合理。通过与四个系统相连的控制系统可实现给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排水工程对象实物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模型由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排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分别与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相连,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通过共用的给水箱连接,所述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一同设置在实物教学模型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圣姚建平崔富义朱幸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