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304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方法及其药品,将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药品,然后将其置于载体中,诱杀二化螟雄性成虫,减少二化螟的雄性成虫数量,降低其交配率,达到防治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简便易行,应用成本比较低,不会污染环境,利用提供的载体,使得药品能够缓释其有效成份,可以在长时间内散发有效成份,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rug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rice stem bor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rice stem borer and its drug, cis - 9 - sixteen carbon aldehyde (CIS 9 hexadecenal), CIS 11 - sixteen carbon aldehyde (CIS 11 hexadecenal), CIS 13 - eighteen carbon aldehyde (CIS 13 octdecenal) three compounds a mixture of drugs, then placed in the carrier trapping, reduce the number of male adult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male adult, reduce the mating rate,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application of low cost, no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provided by the carrier, so that drugs can release the active ingredients. You can send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in a long tim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est k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及其方法,用于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属于防治虫害的
水稻二化螟又称水稻钻心虫,严重威胁水稻生长,影响水稻产量,在害虫的发病区,轻的会影响农民收成,严重的的往往造成绝收,现有防治方法是喷撒农药,将其杀灭,这种方法比较直接,效果也不错,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农药会影响稻谷质量、影响环境,特别是当前提倡绿色环保的情况下,对于绿色食品的质量要求特别高,不能有任何农药残留物,所以用农药进行防治有一定的副作用,特别是由于长期使用农药防治,二化螟产生了抗药性,所以防治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利用二化螟的天敌防治,比如赤眼蜂;天敌能够在害虫卵上排卵,达到杀死害虫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有局限性,是科学技术人员一直开展的研究、试验,这种方法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也不会造成对水稻质量的损害,但是它的问题一是天敌不便于控制,灭虫效果不理想;二是季节性比较强,不能够全季节防虫、治虫,同时技术要求高,一般的生产者难于控制它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及其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现有的化合物合成一种类似于水稻二化螟的性信息素的物质,以此引诱害虫雄虫,将其捕杀,所谓性信息素是指昆虫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信息物质;利用人工合成的这种微量的化学信息物质,在田间释放后会使田间的雄虫自动吸引过来,这样可以诱杀害虫的雄性成虫,由于使用方法是将药品置于载体上使用,所以对环境没有影响,所提供的化合物的成份类似于水稻二化螟的性信息素,利用其诱杀二化螟的雄性成虫,减少雄性成虫的数量,降低交配率,达到防治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是将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成份的药品;具体地说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将80-95%的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1-5%的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4-15%的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成份的药品;这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方法,是将通过人工合成的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成份的药品,即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植入诱芯中,将该诱芯放置在捕杀装置上,利用人工合成的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杀其雄虫,降低它们的交配率及产卵数量;在实验中发现也可以单独将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或者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采取浸泡、喷涂、直接滴入等方法植入诱芯中,然后将该诱芯放置在捕杀装置上,这时候可以达到使雄虫“迷向”的效果,这样,降低了它们的交配率;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诱芯可以是橡胶、塑料、化纤制品、棉、布,金属。在本专利技术中,对于这三种化合物的混合合成,采用现有工艺、方法合成。本专利技术利用提供的药品其化学成份类似于水稻二化螟排放的的性信息素,它的灵敏度强,一般只需要0.2微克就可以将害虫引诱过来,灭杀率高,可以将田间绝大部分成虫引诱后灭杀,没有污染和公害,利用其诱杀二化螟的雄性成虫,减少二化螟的雄性成虫数量,降低其交配率,达到防治的目的;或者通过药品,使二化螟的雄性成虫“迷向”找不到交配对象,而不能交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简便易行,应用成本比较低,不会污染环境,利用提供的载体,使得药品能够缓释其有效成份,可以在长时间内散发有效成份,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将80公斤的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5公斤的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15公斤的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本药品后用天然橡胶制作的载体采用浸泡的方法将药品置于载体中,再把载体置于装有洗衣粉水溶液的水盆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将95公斤的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1公斤的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4公斤的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本药品后用塑料制作的载体采用浸泡的方法将药品置于载体中,再把载体置于装有胶水溶液的水盆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将90公斤的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4公斤的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6公斤的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本药品后用棉花制作的载体采用浸泡的方法将药品置于载体中,再把载体置于装有装有石灰水的容器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将85公斤的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5公斤的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10公斤的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本药品后用有孔金属圆筒载体采用填埋的方法将药品置于载体中,再把载体置于装有水的水盆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单独将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采取浸泡方法植入棉布诱芯中,然后将该诱芯放置在捕杀装置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单独将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采取喷涂方法植入塑料诱芯中,然后将该诱芯放置在捕杀装置上使用时,将含有药品的载体放置在稻田中,每亩放置1-2个既可,害虫被引诱到载体处后会掉入盆中被水淹死或被粘住;使用单一药品制作的诱芯时,一般在4平方米内放置一个。本专利技术在贵州省清镇农场试验表明平均每个诱芯诱蛾总量为251头,每天每个的诱蛾量24头,在试验田内二化螟造成危害的枯鞘率为0.5%,白穗率为0.3%,明显低于对照田内二化螟造成的枯鞘率2.1%,白穗率3.2%,防治效果比较理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其特征在于:将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成份的药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其特征在于将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1)、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成份的药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将80-95%的顺-9-十六碳烯醛(cis-9-hexadecenal)、1-5%的顺-11-十六碳烯醛(cis-11-hexadecenal)、4-15%的顺-13-十八碳烯醛(cis-13-octdecenal)三种化合物混合成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成份的药品。3.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人工合成的含有二化螟性信息素成份的药品,即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龙风源高科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