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饰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743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部件领域的钣金件配合安装的外饰板结构,所述的外饰板结构包括外饰板本体(1),将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连接的卡扣(3),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突出于外饰板边沿(4)的贴合区(5),贴合区(5)设置为向贴合区边沿(6)位置截面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结构,贴合区(5)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为存在干涉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饰板结构,使外饰板与钣金件干涉的贴合区部位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达到外饰板与钣金件的贴合区的配合基本达到0间隙,从而加强了配合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饰板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与钣金件配合安装的外饰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外饰板是通过卡扣与钣金件卡接在一起,外饰板边沿位置与钣金件贴合,外饰板与钣金件接触面的尺寸为外饰板的厚度(2. 5-3. Omm)。由于外饰板材料为改性PP,表面喷涂处理,所以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变形,而卡接的力量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个变形量。往往装配后外饰板和钣金件之间配合不能达到贴合0间隙,甚至会产生2. Omm以上的间隙,从而严重影响外饰板与钣金件的卡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得外饰板与钣金件之间装配无间隙的外饰板结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外饰板结构,包括外饰板本体,将外饰板本体与钣金件连接的卡扣,所述的外饰板本体与钣金件之间设置突出于外饰板边沿的贴合区,所述的贴合区设置为向贴合区边沿位置截面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结构,所述的贴合区与钣金件之间设置为存在干涉量的结构。所述的贴合区向贴合区边沿位置的截面厚度设置为从0. 5mm逐渐减薄至0. 2mm的结构。所述的贴合区与钣金件之间的干涉量设置在0. 3-0. 5mm的范围内。所述的外饰板本体与钣金件之间设置为通过胶带粘合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的外饰板本体与钣金件贴合的向外饰板边沿设置为截面呈Y型的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外饰板结构,由于外饰板与钣金件贴合的贴合区料厚比较薄,这样在装配后通过卡扣与钣金件装配时的拉力以及胶带的粘接力,使外饰板与钣金件干涉的贴合区部位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达到外饰板与钣金件的贴合区的配合基本达到0间隙,从而加强了配合效果,并且本技术所述的外饰板结构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外饰板与钣金件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饰板与钣金件装配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饰板本体;2、钣金件;3、卡扣;4、外饰板边沿;5、贴合区;6、贴合区边沿;7、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外饰板结构,包括外饰板本体1,将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连接的卡扣3,所述的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突出于外饰板边沿4的贴合区5,所述的贴合区5设置为向贴合区边沿6位置截面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结构,所述的贴合区5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为存在干涉量的结构。所述的贴合区5向贴合区边沿6位置的截面厚度设置为从0. 5mm逐渐减薄至 0. 2mm的结构。所述的贴合区5与钣金件2之间的干涉量设置在0. 3-0. 5mm的范围内。所述的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为通过胶带7粘接在一起的结构。所述的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贴合的向外饰板边沿4设置为截面呈Y型的结构。本技术的结构,外饰板本体1仍旧通过卡扣3与钣金件2卡接在一起,外饰板边沿4与钣金件2贴合。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贴合的部位设置贴合区5,贴合区5的截面厚度设置为从0. 5mm逐渐减薄至0. 2mm的结构,且贴合区5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0. 3-0. 5mm 的干涉量。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之间用胶带7辅助粘接。本技术的外饰板结构,由于外饰板与钣金件贴合的贴合区料厚比较薄,这样在装配后通过卡扣与钣金件装配时的拉力以及胶带的粘接力,使外饰板与钣金件干涉的贴合区部位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达到外饰板与钣金件的贴合区的配合基本达到0间隙,从而加强了配合效果,并且本技术所述的外饰板结构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廉。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外饰板结构,包括外饰板本体(1),将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 连接的卡扣 (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饰板本体⑴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突出于外饰板边沿⑷的贴合区(5),所述的贴合区( 设置为向贴合区边沿(6)位置截面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结构, 所述的贴合区(5)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为存在干涉量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合区(5)向贴合区边沿 (6)位置的截面厚度设置为从0. 5mm逐渐减薄至0. 2mm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合区(5)与钣金件 (2)之间的干涉量设置在0. 3-0. 5m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 (2)之间设置为通过胶带(7)粘合在一起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 (2)贴合的向外饰板边沿(4)设置为截面呈Y型的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内饰部件领域的钣金件配合安装的外饰板结构,所述的外饰板结构包括外饰板本体(1),将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连接的卡扣(3),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突出于外饰板边沿(4)的贴合区(5),贴合区(5)设置为向贴合区边沿(6)位置截面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结构,贴合区(5)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为存在干涉量的结构。本技术的外饰板结构,使外饰板与钣金件干涉的贴合区部位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达到外饰板与钣金件的贴合区的配合基本达到0间隙,从而加强了配合效果,并且本技术的外饰板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文档编号B60R13/00GK202038250SQ20112000009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4日专利技术者吴建中, 孙玮, 李世明, 潘玉华, 魏群雄 申请人: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饰板结构,包括外饰板本体(1),将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连接的卡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饰板本体(1)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突出于外饰板边沿(4)的贴合区(5),所述的贴合区(5)设置为向贴合区边沿(6)位置截面厚度呈逐渐减小的结构,所述的贴合区(5)与钣金件(2)之间设置为存在干涉量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中孙玮李世明潘玉华魏群雄
申请(专利权)人: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