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武敬专利>正文

一种风筝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582 阅读:18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筝鼓,它包括支架、风叶、转轴、鼓体和鼓锤,转轴装在支架上,转轴中部装有凸轮,风叶装在转轴一端,鼓体装在支架下部,支架顶梁上设有铰轴,鼓锤上端铰接在该铰轴上,有一钮簧装在铰轴上,钮簧一端扭压在支架顶梁上,另一端扭压在鼓锤上,支架顶部设有风筝线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伴随风筝发出悦耳的声音,给人们带来乐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用来增强少儿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及利用风能的意识。(*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筝配件,特别涉及一种风筝鼓。放风筝是一种能给人们带来无限乐趣的体育运动。然而,它在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憾,即放风筝时只能用眼观看,风筝本身不能发光或发声,因此多少显得有点单调。ZL97243324号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发光的风筝,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伴随风筝发声的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风筝时利用风能随风筝发声的风筝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筝鼓,它包括支架、风叶、转轴、鼓体和鼓锤,转轴装在支架上,转轴中部装有凸轮,风叶装在转轴一端,鼓体装在支架下部,支架顶梁上设有铰轴,鼓锤上端铰接在该铰轴上,有一钮簧装在铰轴上,钮簧一端扭压在支架顶梁上,另一端扭压在鼓锤上,支架顶部设有风筝线穿孔。风筝线穿孔为支架两立杆上的开口圆孔,也可由支架两立杆上方的金属丝弯制而成。由于本技术的风叶在放风筝时可以迎风旋转,转轴上的凸轮随之转动,风叶转动一周推开鼓锤一次,而鼓锤在扭簧压力下也击鼓一次,风叶连续的转动,鼓锤也就连续地击打鼓面,鼓面可发出悦耳的声音,为人们带来乐趣。本技术还可用来启发少儿智力,增强少儿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及利用风能的意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实施例风筝鼓它包括支架1、风叶2、转轴3、鼓体4和鼓锤5,转轴3装在支架上,转轴3中部装有凸轮6,风叶2装在转轴3一端,鼓体4装在支架1下部,或与支架一次注塑成型。支架顶梁7上设有铰轴8,鼓锤5上端铰接在该铰轴8上,钮簧9装在铰轴8上,钮簧9一端扭压在支架顶梁7上,另一端靠扭力压在鼓锤上端在鼓锤5上,支架顶部设有风筝线穿孔10。风筝线穿孔可以是支架两立杆上的开口圆孔,可由支架两立杆上方的属丝弯制成。本实施例支架、鼓体可一次注塑成型,也可分别成型,鼓体可采用金属件或塑料件。为减轻整个风筝鼓的重量,也可全部采用塑料件。放风筝时,最好两个人合作进行,一人先把风筝放到一定高度后,然后由另一人压着风筝鼓顺线走出数米远的距离,松开风筝鼓,风筝鼓在风筝的张力下随风筝线已升至一定的高度,之后风筝鼓即可自行受风力推动沿风筝线上升至风筝处,同时叶片转动,由鼓锤敲击鼓体发出悦耳的声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筝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风叶、转轴、鼓体和鼓锤,转轴装在支架上,转轴中部装有凸轮,风叶装在转轴一端,鼓体装在支架下部,支架顶梁上设有铰轴,鼓锤上端铰接在该铰轴上,有一钮簧装在铰轴上,钮簧一端扭压在支架顶梁上,另一端扭压在鼓锤上,支架顶部设有风筝线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筝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风叶、转轴、鼓体和鼓锤,转轴装在支架上,转轴中部装有凸轮,风叶装在转轴一端,鼓体装在支架下部,支架顶梁上设有铰轴,鼓锤上端铰接在该铰轴上,有一钮簧装在铰轴上,钮簧一端扭压在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敬
申请(专利权)人:李武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4月06日 16:59
    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传统玩具。由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