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碎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510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碎纸机,包括碎纸部和箱体,所述碎纸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碎纸部设置有上盖、托纸板和进纸辊子,所述托纸板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下部;所述托纸板包括长度不相同的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碎纸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纸板与第二托纸板之间;所述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通槽,在所述两个进纸辊子通槽处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所述第二托纸板开有传感器通孔,纸累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通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对折粉碎一定数量的纸张,又能够随时添加待碎纸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碎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碎纸机
技术介绍
碎纸机是一种能迅速将保密文件粉碎的日常办公用品。目前碎纸机的碎纸方式可以分为从上盖上方进纸碎纸和从上盖下方进纸碎纸;从上盖上方进纸碎纸方式,如中国专利号97249670. X公开了一种碎纸机,托纸板设置在上盖上部,进纸辊子设置在上盖下方,加压板托住纸张靠向进纸辊子,进纸辊子将待碎纸张送入碎纸辊。从上盖下方进纸碎纸方式,如中国专利号200820151690.0公开了一种碎纸机,托纸板设置在上盖下部, 采用了使纸张对折后进行的碎纸的方式,缺点在于不能随时放入待碎纸张。美国专利号 US20060430121和US20040866145分别公开了一种可以进行对折碎纸的碎纸机托板和可以进行对折碎纸的碎纸机,其托纸板两端长度一致,两个进纸辊分别设置在进纸口两端,对折碎纸处为纸张中间,其缺点在于粉碎完一张纸后才能进行第二张纸的粉碎。从上盖下方进纸碎纸的方式中如何达到对折粉碎多张纸,并且能随时添加待碎纸张,达到进一步提高碎纸效率和节约能源,现在的技术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碎纸机,既可以对折粉碎一定数量的纸张,又能够随时添加待碎纸张。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电动碎纸机,包括碎纸部和箱体,所述碎纸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碎纸部设置有上盖、托纸板和进纸辊子,所述托纸板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下部;所述托纸板包括长度不相同的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碎纸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纸板与第二托纸板之间;所述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通槽,在所述进纸辊子通槽处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进一步所述第二托纸板开有传感器通孔,纸累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通孔处。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纸板与第二托纸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进一步第二托纸板上的辊子数量多于第一托纸板上的辊子数量。进一步所述上盖设置有弹性压力部,所述弹性压力部和所述上盖活动连接,在所述弹性压力部和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弹簧。进一步所述弹性压力部在所述进纸辊子对应处设置有进纸辊子凹槽。进一步所述弹性压力部包括第一弹性压力部和第二弹性压力部,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弹性压力部和第二弹性压力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进一步在所述第二弹性压力部上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凹槽, 在所述第一弹性压力部和第二弹性压力部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凹槽。进一步所述第一托纸板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托纸板。进一步所述进纸辊子包括第一进纸辊子和第二进纸辊子,所述进纸辊子通槽包括第一进纸辊子通槽、第二进纸辊子通槽,所述第一进纸辊子、第二进纸辊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纸辊子通槽、第二进纸辊子通槽;所述第一进纸辊子、第二进纸辊子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进纸辊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纸板和碎纸口连接处,所述第二进纸辊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纸板和碎纸口连接处。进一步所述进纸辊子在同一个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辊子。进一步所述进纸辊子包括第一进纸辊子、第二进纸辊子和第三进纸辊子,所述进纸辊子通槽包括第一进纸辊子通槽、第二进纸辊子通槽和第三进纸辊子通槽,所述第一进纸辊子、第二进纸辊子和第三进纸辊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纸辊子通槽、第二进纸辊子通槽和第三进纸辊子通槽处;所述第一进纸辊子、第二进纸辊子和第三进纸辊子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进纸辊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纸板和碎纸口连接处,所述第二进纸辊子设在所述第一托纸板和碎纸口连接处,所述第三进纸辊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纸板远离碎纸口的位置。进一步第一托纸板的长度在55. 9mm-99mm之间。本技术技术效果包括1、可以进行同时对折粉碎一定数量的纸张;2、可以随时添加待碎纸张;3、由于很好的控制了进纸数量,所以避免了卡纸现象的发生;4、同时对折碎一定数量的纸可以节约更多的碎纸时间,降低设备能耗;5、纸张在机器内部并从纸张底部进行粉碎,避免了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带来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打开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碎纸部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碎纸部打开上盖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中纸累积传感器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6是图5中纸累积传感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手动送纸的工作状态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自动送纸的工作状态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托纸板的长度剖面图;图10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第一托纸板长度为99mm时碎纸过程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第一托纸板长度为73. 5mm时碎纸过程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第一托纸板长度为59. 4mm时碎纸过程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第一托纸板长度为93. 2mm时碎纸过程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第一托纸板长度为69. 9mm时碎纸过程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第一托纸板长度为55. 9mm时碎纸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碎纸机的主体结构包括碎纸部100和箱体200,碎纸部100设置在箱体200的上方,其中碎纸部100 上部设置有上盖10,上盖10的侧边和碎纸部100的外部侧面活动连接,上盖10开有手动送纸口 11。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电动碎纸机打开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托纸板20设置在碎纸部100的凹槽中,托纸板20包括第一托纸板21和第二托纸板22,第一托纸板21 的长度短于第二托纸板22的长度,第一托纸板21与第二托纸板22之间形成碎纸口 23,托纸板20靠近碎纸口 23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托纸板20的另一端的高度;第二托纸板22开有传感器通孔,第二托纸板22中部和靠近碎纸口 23的位置分别开有进纸辊子通槽,第一托纸板21靠近碎纸口 23的位置开有进纸辊子通槽。进纸辊子设置在第一托纸板21和第二托纸板22上的进纸辊子通槽处,进纸辊子包括第一进纸辊子31、第二进纸辊子32和第三进纸辊子33,第一进纸辊子31设置在第二托纸板22靠近碎纸口 23处的进纸辊子通槽,第三进纸辊子33与第一进纸辊子31平行设置;第三进纸辊子33设置在第二托纸板22的中部的进纸辊子通槽处,第二进纸辊子32设置在第一托纸板21靠近碎纸口 23处的进纸辊子通槽;进纸辊子在同一个轴上设置有多个辊子,第一进纸辊子31、第二进纸辊子32和第三进纸辊子33的一部分突出在托纸板20之上。上盖10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压力部12和第二弹性压力部14,上盖10与第一弹性压力部12和第二弹性压力部14之间设置有弹簧13 (参见图3)用于压紧纸张。在第一弹性压力部12上设置有半圆状的第二进纸辊子凹槽12a,在第二弹性压力部14上设置有半圆状的第一进纸辊子凹槽14a、传感器凹槽14b和第三进纸辊子凹槽14c,传感器凹槽14b与露在托纸板20上的传感器52 (参见图3)相适应,第一进纸辊子凹槽14a、第二进纸辊子凹槽12a和第三进纸辊子凹槽14c与露在托纸板20上的进纸辊子相适应。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碎纸机,包括碎纸部和箱体,所述碎纸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部设置有上盖、托纸板和进纸辊子,所述托纸板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下部;所述托纸板包括长度不相同的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碎纸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纸板与第二托纸板之间;所述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通槽,在所述进纸辊子通槽处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碎纸机,包括碎纸部和箱体,所述碎纸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部设置有上盖、托纸板和进纸辊子,所述托纸板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下部;所述托纸板包括长度不相同的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碎纸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纸板与第二托纸板之间;所述第一托纸板和第二托纸板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通槽,在所述进纸辊子通槽处分别设置有进纸辊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纸板开有传感器通孔,纸累积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通孔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纸板与第二托纸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碎纸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托纸板上的辊子数量多于第一托纸板上的辊子数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置有弹性压力部,所述弹性压力部和所述上盖活动连接,在所述弹性压力部和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弹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力部在所述进纸辊子对应处设置有进纸辊子凹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力部包括第一弹性压力部和第二弹性压力部,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弹性压力部和第二弹性压力部之间均设置有弹 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碎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弹性压力部上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凹槽,在所述第一弹性压力部和第二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鹤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皇冠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