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煎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178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煎锅,包括锅体和手柄,锅体包括锅底,在锅底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锅底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的凸起,凸起增大了锅底与食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食物更快地变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中空结构的凸起不影响传热速度还减少了材料的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调用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煎锅
技术介绍
煎制是指在锅里放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不翻炒,使食物表面变成焦黄,直至熟。通常使用的煎锅的锅底大都为一平底或圆底结构,其受热面积只是锅底本身的面积,效率不高,能源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煎锅。本实用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煎锅,包括锅体和手柄,锅体包括锅底,在锅底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的凸起。作为一种优选,多个凸起为等间距分布。作为一种优选,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梯形。作为一种优选,手柄上设有用于悬挂的通孔。作为一种优选,多个凸起之间的间距为5_15mm。作为一种优选,凸起的数量为10-20条。作为一种优选,手柄上设有便于拇指按压的定位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锅底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的凸起,凸起增大了锅底与食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食物更快地变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中空结构的凸起不影响传热速度还减少了材料的使用。2、本技术还优选了凸起为等间距分布,那么当食物放置在锅底时受热均勻, 不易出现食物局部受热不均,进而影响后食物的口感。3、本技术优选了凸起的截面形状,使得凸起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及能与食物较好地贴合。4、本技术在手柄上设置了一个通孔作为悬挂之用,并且可以减轻手柄重量, 及增大手柄的散热面积,在拿取手柄时更舒适。5、本技术优选了多个凸起之间的间距,合理的间距使得每个凸起上的热量都能被食物较好地吸收,间距过小则易浪费凸起上的热量;若间距太大,位于凸起之间的食物,则明显加热慢,导致各个部分成熟速度不一致,影响食物口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中,1、锅体;11、锅底;Ia、凸起;2、手柄;21、通孔;22、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2所示,一种改进型煎锅,包括锅体1和手柄2,锅体1包括锅底11,锅底 11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11条中空的凸起la。凸起Ia为等间距分布。凸起Ia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手柄2上设有用于悬挂的通孔21。凸起Ia之间的间距为10mm。手柄2上设有便于拇指按压的定位槽22。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煎锅,包括锅体(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锅底(11),在所述锅底(11)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的凸起(1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煎锅,包括锅体(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锅底 (11),在所述锅底(11)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的凸起(l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凸起(Ia)为等间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煎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Ia)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凯瑞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