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2099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装置,包括热面产生炉和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所述热面产生炉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组件和设置在支架外的外罩,所述组件包括热面平板、设置在热面平板下方的多个电热管和安装在热面平板下侧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测温元件;所述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可接收第一测温元件信号的多个温度采集器、与温度采集器相连接的控制器和与电热管输入端相连接的调功器,所述调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操作,可供有关计量质检部门使用,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测试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隔热阻燃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从而,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隔热阻燃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性能不一致,至使隔热效果和阻燃的温度值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而目前的计量质检部门还没有相关的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供计量质检部门使用的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装置,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装置包括热面产生炉和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热面产生炉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组件和设置在支架外的外罩,组件包括热面平板、设置在热面平板下方的多个电热管和安装在热面平板下侧与电热管相对应的第一测温元件;热面是指在某一平面上的温度值处处相等,例如,要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每一点的温度值在100摄氏度到1000摄氏度之间的某一温度值保持不变。热面平板也称为均热板,顾名思义,均热板的含义就是在对平板进行加热时,由于金属材料的快速热传导性,可使得对面板局部的加热而扩散为面的热量。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可接收第一测温元件信号的多个温度采集器、与温度采集器相连接的控制器和与电热管输入端相连接的调功器,调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上述外罩上设有多个进风孔和与进风孔相通的出风孔,出风孔的出r>口处设有排风装置。当热面产生炉运行后,可开启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可使热面温度控制更加快捷和精确。上述热面平板的外围至少设有一条间隔槽。可使热面平板受热时不变形。上述热面平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厚度赿厚,均热效果赿好。上述热面平板采用的材料是不锈钢。上述电热管采用的是硅炭棒或硅钼棒。上述电热管的形状为U型。本技术是通过电热管的热幅射加热热面平板,使用U型的电热管可缩短电热管加热的时间。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操作,可供有关计量质检部门使用,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热面产生炉整体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第一测温元件112在热面平板110的下侧);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图5为隔热阻燃材料及第二测温元件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计算机显示界面之一示意图(图中的数字为在实际测控稳定后,各测温点温度显示值);图7为计算机显示界面之二示意图(为实际测控中,各测温点温度跟踪显示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的装置包括热面产生炉和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参见图1至图3,热面产生炉包括支架10、固定在支架10上的组件和安装在支架10外的外罩12,组件与支架10之间的连结采取了隔热的方法,两者间隙处用隔热材料填充以防止热量的散发,同时也防止外环境对热面的影响。组件包括热面平板110、设置在热面平板110下方的六个电热管111和安装在热面平板110下侧与电热管111相对应的第一测温元件112,通过电热管111的热幅射加热热面平板110,第一测温元件112的安装位置必须与电热管111一一对应,以保证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测温和控制时保证一一对应,热面平板110上安排的独立测温点越多,热面精度越高,性能赿好。在外罩12上设有五个进风孔120和与进风孔120相通的一个出风孔121,进风孔120一直延伸至电热管111的下方,出风孔121的出口处设有排风装置,当热面产生炉运行后,可开启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可使热面温度控制更加快捷和精确。在结构上,考虑到在对热面平板110进行加热时,由于金属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热面平板110的外围设有两条间隔槽1100,使热面平板110与周边联接成为“软接触”,这样的制作可使热面平板110受热时不变形。热面平板110的厚度不小于10mm,厚度赿厚,均热效果赿好。热面平板110采用的材料是不锈钢。电热管111采用的是硅炭棒或硅钼棒。电热管111的形状为U型。支架10可用金属角钢焊接或用耐高温材料构建而成。参见图4,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多个温度采集器、与温度采集器相连接的控制器和与电热管111输入端相连接的调功器。本实施例中,温度采集器设有两个,每个温度采集器可同时接入8路第一测温元件112的温度信号,共16路,控制器输出6路4-20mm的直流电流与6路调功器的控制端相连接,以达到调节电热管111的目的。调功器功率输入直接来自工业电网的ABC三相电压。参见图5,本技术的测试方法,包括一下几个步骤:(1)将三个与热面平板110横截面相同的隔热阻燃材料40依次放置在热面平板110上侧,在第三层隔热阻燃材料40上侧和相邻两隔热阻燃材料40之间分别安装六个第二测温元件30,且每个第二测温元件30分别与热面平板110下侧的第一测温元件112安装点相对应。在相邻两隔热阻燃材料40之间安装第二测温元件30的目的是:测量隔热阻燃材料40内部温度的变化;在第三层隔热阻燃材料40上侧安装第二测温元件30的目的是:测量外界环境的温度。(2)启动热面产生炉,通过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使热面平板110到达预定温度值,本实施例中,预定温度值为900摄氏度,并进行保温,进入保温阶段后,保温时间可在100小时内任意设定。(3)记录第一测温元件112和第二测温元件30测得的各测温点温度值及温度曲线,作为历史数值记录,用作分析隔热阻燃材料40性能的依据,得到第二测温元件30测得的各测温点最终温度值。图6中的数字为在实际测控稳定后,第一测试元件112测得的各测温点温度值;图7为实际测控中,第一测试元件112测得的各测温点温度曲线。(4)将第二测温元件30测得的各测试点最终温度值与热面平板110的预定温度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差,将此温度差与隔热阻燃材料40的标准温度差比较,得到测试结果。本实施例中,第一测温元件112和第二测温元件30采用热电偶K分度号(建立800摄氏度热面)或S分度号(建立1000摄氏度热面),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热电偶,只要能满足热面温度的范围即可。本实施例中,隔热阻燃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面产生炉和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所述热面产生炉包括支架(10)、固定在支架(10)上的组件和设置在支架(10)外的外罩(12),所述组件包括热面平板(110)、设置在热面平板(110)下方的多个电热管(111)和安装在热面平板(110)下侧与电热管(111)相对应的第一测温元件(112);所述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可接收第一测温元件(112)信号的多个温度采集器、与温度采集器相连接的控制器和与电热管(111)输入端相连接的调功器,所述调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面产生
炉和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
所述热面产生炉包括支架(10)、固定在支架(10)上的组件和设置
在支架(10)外的外罩(12),所述组件包括热面平板(110)、设置在热
面平板(110)下方的多个电热管(111)和安装在热面平板(110)下侧
与电热管(111)相对应的第一测温元件(112);
所述计算机测量控制装置包括可接收第一测温元件(112)信号的多
个温度采集器、与温度采集器相连接的控制器和与电热管(111)输入端
相连接的调功器,所述调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测试隔热阻燃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12)上设有多个进风孔(120)和与进风孔(120)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义保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