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伟忠专利>正文

一种新颖玩具 〃飞碟 〃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84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颖电动玩具的原理、结构.它有一个与桌面接触处是球面的下盖和机体用倒钩活动连接.固定在机体支架上的电机,通电后通过一对齿轮、轴带动一转盘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转盘,同时又将一反作用力传给机体,使机体形成了和转盘反方向的旋转.由于机体的重心是偏心的,整个玩具在转动的同时,还会沿垂直轴摆动.该玩具还采用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开关形式,即把玩具放上桌面后,依靠自重使内部电路导通,脱离桌面后电路即自行关闭.该类玩具外观可设计成各种“UFO”形(不明飞行物),色彩有多种组合,还可加上各种声、光部件,可制成多种动感强烈、新颖有趣的玩具.(*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颖电动玩具的原理、结构。可据此设计出多种电动玩具,供儿童桌上娱乐、启迪智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机通过齿轮、轴,带动一转盘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转盘,将一反作用力通过轴、齿轮传递给机体,由于与机体连接的下盖和桌面接触处是球面,故机体形成了相对于转盘的反向旋转。由于机体的重心是偏心的,当它旋转时,会沿垂直轴摆动。反作用力越大,则机体转速越快,摆幅越大。机体的摆动也就带动了转盘一起摆动。本技术和现有一般电动玩具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原理、结构简单明了。2、动作新颖、有趣,动感强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基本式样的纵向剖视图。下盖〔14〕处于机体〔13〕(用厚0.8的塑料片压制)的下部,用倒钩〔12〕活动连接,之间有3毫米空隙。电机〔8〕、齿轮〔9〕、〔5〕(模数0.5、用ABS压铸)、轴〔7〕(φ2.6)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架〔6〕(注塑成型)上,支架〔6〕则用螺丝固定在机体〔13〕上。转盘〔1〕(用厚0.8的塑料片压制)中间的孔紧套在轴〔7〕上。当在机体〔13〕内装进2节2号电池〔15〕,装上下盖〔14〕,把玩具放到桌面上时,由于自重,开关簧片〔11〕被倒钩〔12〕顶起,和簧片〔10〕合拢,电路接通,电机〔8〕旋转。通过齿轮〔9〕、〔5〕、轴〔7〕,带动转盘高速旋转。同时,在反作用力下,机体相对于转盘反向转动。由于电机自重引起机体重心的偏心,整个玩具在旋转的同时又沿垂直轴摆动。一旦把它脱离桌面,底盖带动倒钩脱离簧片〔11〕,簧片〔11〕、〔10〕分开,电路不通,整个玩具即停止动作。图中其它另件〔3〕是电珠,用硬接线〔4〕与电机接线并联。〔2〕是透明窗,(用透明塑料铸成,与转盘〔1〕粘合)能看到灯光转动、闪烁。簧片〔10〕、〔11〕用厚0.15磷铜皮冲制。该玩具外观可设计成草帽式、碟式、盆式、球式、车轮式、幅射式等多种。色彩上可有多种组合。还可再加各种声、光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玩具“飞碟”,其特征是由转盘〔1〕,机芯支架〔6〕、轴〔7〕、齿轮〔5〕、〔9〕、电机〔13〕、下盖〔14〕、倒钩〔12〕所组成,球面状下盖〔14〕与机体〔13〕由倒钩〔12〕活动连接,电机〔8〕、齿轮〔5〕、〔9〕、轴〔7〕分别安装、固定在支架〔6〕上,支架〔6〕用螺丝固定在机体〔13〕上,转盘〔1〕顶部中间有孔紧套在轴〔7〕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玩具“飞碟”,其特征是由转盘[1],机芯支架[6]、轴[7]、齿轮[5]、[9]、电机[13]、下盖[14]、倒钩[12]所组成,球面状下盖[14]与机体[13]由倒钩[12]活动连接,电机[8]、齿轮[5]、[9]、轴[7]分别安装、固定在支架[6]上,支架[6]用螺丝固定在机体[13]上,转盘[1]顶部中间有孔紧套在轴[7]的上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赵伟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