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366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包括带输出轴的支架壳体,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壳体内,连接输出轴的垂直传动蜗杆穿出在支架壳体外,包括相互插接的轴蜗杆和空心蜗杆,轴蜗杆和空心蜗杆之间由空心蜗杆外的胀紧联接套联接,垂直传动蜗杆两端与支架壳体间分别设置轴承,轴承一侧设有间隙调节螺母,间隙调节螺母与支架壳体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轴向间隙调整繁琐的缺陷,通过上述设计,把水平传动部分及垂直传动部分设置在一个支架壳体内,可以实现全方位360°精确旋转定位,具有结构紧凑、抗倾覆力矩强、传动比大、低回差、传动间隙调整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定位传动装置普遍采用齿轮、蜗轮蜗杆、滚珠丝杆等类型传动。齿轮主要采用需要调整的小侧隙齿轮,或变齿厚齿轮,由于单级传动比小,需要很多级传动才能满足大速比,且这种齿轮传动型式成本制造成本太高,不适合规模应用;蜗轮蜗杆目前主要采用普通蜗轮蜗杆及二次包络蜗轮蜗杆等型式,普通蜗轮蜗杆大部分是采用加入弹性元件, 让蜗轮与蜗杆啮合面之间产生一定的预压紧力,来消除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这就相当于就相当于增大了蜗轮蜗杆之间的摩擦力,会加剧两者之间的磨损,会使原来效率就不高的蜗轮蜗杆的效率会变的更低,二次包络蜗轮蜗杆等类似传动大部分是通过调整垫圈厚度, 使蜗杆轴向位移来调整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包络蜗杆首先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调整垫圈的厚度,需要根据蜗轮蜗杆之间的实际磨损情况,测量所需要调整垫圈多少厚度,测量拆装过程十分复杂不便,而且还需要进行调整垫圈的加工,特别是大部分定位传动装置使用在天气恶劣,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区,加工设备难找,维护成本非常高;滚珠丝杆传动的间隙也是需要进行调整,调紧后效率会下降,加速磨损,尤其此传动由于结构限制,无法旋转超过 180°。且滚珠丝杆的加工成本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该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把水平传动部分及垂直传动部分设置在一个支架壳体内,可以实现全方位360°精确旋转定位,具有结构紧凑、抗倾覆力矩强、传动比大、低回差、传动间隙调整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带输出轴的支架壳体,以及控制支承于固定座的支架壳体水平转动的水平传动机构和相对于支架壳体水平转动方向控制输出轴垂直转动的垂直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壳体内,垂直传动蜗杆设置在水平传动蜗轮一侧,水平传动蜗轮啮合水平传动蜗杆,垂直传动蜗轮与水平传动蜗轮成九十度分布,垂直传动蜗轮连接输出轴;垂直传动蜗杆穿出在支架壳体外,包括相互插接的轴蜗杆和空心蜗杆,轴蜗杆和空心蜗杆之间由空心蜗杆外的胀紧联接套联接,垂直传动蜗杆两端与支架壳体间分别设置轴承,轴承一侧设有间隙调节螺母,间隙调节螺母与支架壳体螺纹连接。在支架壳体上固定设置轴承盖,间隙调节螺母与轴承盖螺纹连接,间隙调节螺母采用开槽螺母,开槽螺母由螺钉锁定。插入空心蜗杆的轴蜗杆的端部突出在空心蜗杆外并螺纹连接调整螺母,调整螺母的端面抵压空心蜗杆。在胀紧联接套和调整螺母外设置防护盖,防护盖固定在轴承盖上。水平传动蜗杆的装配结构与垂直传动蜗杆相同。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具体设计,把水平传动部分及垂直传动部分设置在一个支架壳体内,可以实现全方位360°精确旋转定位,具有结构紧凑、抗倾覆力矩强、传动比大、低回差、 传动间隙调整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示意图。图2是图1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带输出轴1的支架壳体2,以及控制支承于固定座3的支架壳体2水平转动的水平传动机构和相对于支架壳体2水平转动方向控制输出轴1垂直转动的垂直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壳体2内,垂直传动蜗杆4设置在水平传动蜗轮7 —侧,水平传动蜗轮7啮合水平传动蜗杆6,垂直传动蜗轮5与水平传动蜗轮7成九十度分布,垂直传动蜗轮5连接输出轴1 ;垂直传动蜗杆4穿出在支架壳体2外,包括相互插接的轴蜗杆8和空心蜗杆9,轴蜗杆8和空心蜗杆9之间由空心蜗杆9外的胀紧联接套10联接,垂直传动蜗杆4两端与支架壳体2间分别设置轴承11,轴承11 一侧设有间隙调节螺母12,间隙调节螺母12与支架壳体2螺纹连接。如在支架壳体2上固定设置轴承盖13,则间隙调节螺母12 与轴承盖13螺纹连接,间隙调节螺母12采用开槽螺母,开槽螺母由螺钉14锁定。插入空心蜗杆9的轴蜗杆8的端部突出在空心蜗杆9外并螺纹连接调整螺母15,调整螺母15的端面抵压空心蜗杆9。在胀紧联接套10和调整螺母15外设置防护盖16,防护盖16固定在轴承盖13上。水平传动蜗杆6的装配结构与垂直传动蜗杆4相同。在工作状态下,垂直方位调整的电机17通过微型减速器18,带动垂直传动蜗杆4运动,垂直传动蜗杆4设计成轴蜗杆8和空心蜗杆9两个部分,通过胀紧联接套10联接,轴蜗杆8和空心蜗杆9 一起带动垂直传动蜗轮5运转,垂直传动蜗轮5带动输出轴1旋转,使安装在输出轴1上的工作件如定日镜在垂直方向上旋转定位。垂直传动蜗杆4轴向间隙的调整过程是将采用开槽螺母的间隙调节螺母12旋入设内螺纹的轴承盖2里,通过旋转间隙调节螺母12,推动垫圈21 压紧轴承11,使垂直传动蜗杆4无轴向间隙,然后反向旋转间隙调节螺母12 —定角度,预留垂直传动蜗杆4运转所必须的轴向间隙,再锁紧设置在间隙调节螺母12上的螺钉14,最后锁紧胀紧联接套10即完成垂直传动蜗杆4传动间隙的调整。通过旋紧轴蜗杆8 一端设置的调整螺母15,也可以改变轴蜗杆8与空心蜗杆9的相对轴向位置,使垂直传动蜗杆4与垂直传动蜗轮5的啮合间隙达到工作所需要的间隙。同样在工作状态下,水平方位调整的电机19通过微型减速器20,带动水平传动蜗杆6运动。由于水平传动蜗轮7固定安装在与固定座3连成一体的固定轴22上,水平传动蜗杆6安装支承在支架壳体2上,在水平传动蜗轮7保持不动时,水平传动蜗杆6会带着支架壳体2沿着固定的水平传动蜗轮7公转,从而实现实现水平方向的旋转定位。水平传动蜗杆6轴向间隙的调整过程与垂直传动蜗杆4 轴向间隙的调整过程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包括带输出轴的支架壳体,以及控制支承于固定座的支架壳体水平转动的水平传动机构和相对于支架壳体水平转动方向控制输出轴垂直转动的垂直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壳体(2)内,垂直传动蜗杆(4)设置在水平传动蜗轮(7)—侧,水平传动蜗轮(7)啮合水平传动蜗杆(6),垂直传动蜗轮(5)与水平传动蜗轮 (7)成九十度分布,垂直传动蜗轮(5)连接输出轴(1);垂直传动蜗杆(4)穿出在支架壳体 (2 )外,包括相互插接的轴蜗杆(8 )和空心蜗杆(9 ),轴蜗杆(8 )和空心蜗杆(9 )之间由空心蜗杆(9)外的胀紧联接套(10)联接,垂直传动蜗杆(4)两端与支架壳体(2)间分别设置轴承(11),轴承(11) 一侧设有间隙调节螺母(12 ),间隙调节螺母(12 )与支架壳体(2 )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在支架壳体(2)上固定设置轴承盖(13),间隙调节螺母(12)与轴承盖(13)螺纹连接,间隙调节螺母(12)采用开槽螺母,开槽螺母由螺钉(14)锁定。3.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多功能定位传动机构,包括带输出轴的支架壳体,以及控制支承于固定座的支架壳体水平转动的水平传动机构和相对于支架壳体水平转动方向控制输出轴垂直转动的垂直传动机构,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水平传动机构和垂直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支架壳体(2)内,垂直传动蜗杆(4)设置在水平传动蜗轮(7)一侧,水平传动蜗轮(7)啮合水平传动蜗杆(6),垂直传动蜗轮(5)与水平传动蜗轮(7)成九十度分布,垂直传动蜗轮(5)连接输出轴(1);垂直传动蜗杆(4)穿出在支架壳体(2)外,包括相互插接的轴蜗杆(8)和空心蜗杆(9),轴蜗杆(8)和空心蜗杆(9)之间由空心蜗杆(9)外的胀紧联接套(10)联接,垂直传动蜗杆(4)两端与支架壳体(2)间分别设置轴承(11),轴承(11)一侧设有间隙调节螺母(12),间隙调节螺母(12)与支架壳体(2)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胜康金良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