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3068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包括接口连接体和与接口连接体热熔接合的拉环外盖,所述接口连接体设有一贯穿上下的液流通孔,还包括内盖和橡胶垫,所述内盖嵌入到拉环外盖内,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橡胶垫密封在密封腔内;所述接口连接体上半部为漏斗状,下半部用于与输液软袋熔接处为菱形体,所述菱形体设有2个防变形孔。这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而且使用安全性高,利于输液软袋的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口密封盖,特别涉及一种连接输液软袋的接口密封组合
技术介绍
目前欧美及发达国家用于输液软袋的输液塞装置是采用非PVC软袋上热焊接一段软导管,药液从导管灌入袋体内,然后再插接输液塞或加药塞,形成一个密封的输液软袋包装。此输液塞和加药塞主要由中间有液流通孔的连接插头顶端嵌入橡胶体,套上铝塑盖或聚丙烯塑盖封口,这种输液软袋具有重量轻、运输、使用携带方便、输液时自动回缩不需进气孔、不易造成交叉感染等优点,从而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其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种结构需要通过导管连接,提高了材料的成本;橡胶体与药液直接接触,会对药液造成污染;在密封过程需铝合金盖变形收口压缩胶塞达到密封效果,而铝合金盖在密封过程中因变形收口摩擦会产生铝屑、微粒,这些铝屑、微粒在密封过程中进入到药液中,对药液造成污染,严重的会产生医疗事故。这些问题造成不小的安全用药隐患,影响了输液软袋的推广发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消除上述隐患,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接口密封组合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消除上述安全隐患实用可靠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环保的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本技术的技术主要是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包括接口连接体和与接口连接体热熔接合的拉环外盖,所述接口连接体设有一贯穿上下的液流通孔,还包括内盖和橡胶垫,所述内盖嵌入到拉环外盖内,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橡胶垫密封在密封腔内;所述接口连接体上半部为漏斗状,下半部用于与输液软袋熔接处为菱形体,所述菱形体设有2个防变形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拉环外盖上端面设置易开拉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拉环外盖内壁设置环形凹槽,所述内盖外壁设置对应的环形凸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盖上端面厚度在0. 25、. 35mm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橡胶垫上、下端面设置卡位环形凹槽;所述拉环外盖内壁、内盖上端面均设置对应的环形凸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菱形体截面为菱形,其锐角处设置延伸熔融边,钝角处采用圆弧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由于采用上述结构, 在拉环外盖中嵌入内盖可避免药液与橡胶垫直接接触而造成污染;接口连接体下半部分菱形体与输液软袋熔接时,可防止输液软袋的膜拉伸过大,使接合更可靠,密闭性更好;防变形孔的设置可防止因注塑工艺缩水引起的端口变形使软袋与接口连接体1热熔时出现虚焊现象。本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而且使用安全性高,利于输液软袋的推广,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橡胶垫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接口连接体下端口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包括接口连接体 1和与接口连接体1热熔接合的拉环外盖2,所述接口连接体1设有一贯穿上下的液流通孔 10,还包括内盖3和橡胶垫4,所述内盖3嵌入到拉环外盖2内,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橡胶垫4密封在密封腔内;所述接口连接体1上半部为漏斗状,下半部用于与输液软袋熔接处为菱形体11,所述菱形体11设有2个防变形孔12。这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拉环外盖2中嵌入内盖3可避免药液与橡胶垫4直接接触而造成污染;接口连接体1下半部分的菱形体11与输液软袋熔接时,可防止输液软袋的膜拉伸过大,使接合更可靠,密闭性更好;防变形孔12的设置可防止因注塑工艺缩水引起的端口变形使软袋与接口连接体1热熔时出现虚焊现象。参照图2、图3,拉环外盖2上端面设置易开拉环20,使用时拉开易开拉环20即可, 方便快捷。拉环外盖2内壁设置环形凹槽21,内盖3外壁设置对应的环形凸台31,内盖3 通过卡式嵌入到拉环外盖2里,起到固定橡胶垫4,防止橡胶垫4移位、脱入,并将橡胶垫4 与药液隔离的作用。内盖3上端面厚度在0. 25、. 35mm之间,使用时可用输液针头直接刺穿。进一步,橡胶垫4上、下端面设置卡位环形凹槽40 ;所述拉环外盖2内壁、内盖 3上端口均设置对应的环形凸块22、32,使橡胶垫4可以更好的定位在密封腔里。橡胶垫4两端面各均布多个输液针头导向圈41,方便使用时输液针头插入时的定位方向。参照图4,菱形体11截面为菱形,其锐角处设置延伸熔融边13,钝角处采用圆弧过渡,菱形体11输液软袋熔融接合时,延伸熔融边13可使其更好的粘接,并防止输液软袋的膜出现拉伸过大的情况,角处采用圆弧过渡,可避免输液软袋出现锉破或磨损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包括接口连接体(1)和与接口连接体(1)热熔接合的拉环外盖(2),所述接口连接体(1)设有一贯穿上下的液流通孔(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3 )和橡胶垫(4 ),所述内盖(3 )嵌入到拉环外盖(2 )内,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橡胶垫(4)密封在密封腔内;所述接口连接体(1)上半部为漏斗状,下半部用于与输液软袋熔接处为菱形体(11),所述菱形体(11)设有2个防变形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 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外盖 (2 )上端面设置易开拉环(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外盖 (2)内壁设置环形凹槽(21),所述内盖(3)外壁设置对应的环形凸台(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3) 上端面厚度在0. 25 0. 35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 (4)上、下端面设置卡位环形凹槽(40);所述拉环外盖(2)内壁、内盖(3)上端面均设置对应的环形凸块(22、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体 (11)截面为菱形,其锐角处设置延伸熔融边(13),钝角处采用圆弧过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包括接口连接体和与接口连接体热熔接合的拉环外盖,所述接口连接体设有一贯穿上下的液流通孔,还包括内盖和橡胶垫,所述内盖嵌入到拉环外盖内,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橡胶垫密封在密封腔内;所述接口连接体上半部为漏斗状,下半部用于与输液软袋熔接处为菱形体,所述菱形体设有2个防变形孔。这种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携带方便,而且使用安全性高,利于输液软袋的推广。文档编号A61J1/14GK202061087SQ201120052148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伟松, 董维彬, 钟德庆, 陆广年, 雷秀峰 申请人:江门市新兴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软袋用接口密封组合盖,包括接口连接体(1)和与接口连接体(1)热熔接合的拉环外盖(2),所述接口连接体(1)设有一贯穿上下的液流通孔(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3)和橡胶垫(4),所述内盖(3)嵌入到拉环外盖(2)内,形成一个密封腔,所述橡胶垫(4)密封在密封腔内;所述接口连接体(1)上半部为漏斗状,下半部用于与输液软袋熔接处为菱形体(11),所述菱形体(11)设有2个防变形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庆陆广年董维彬李伟松雷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新兴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