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南平专利>正文

电动仿生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142 阅读:4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仿生猫,是一种遥控式电子玩具。在猫体外壳下部设置有底盘,其上设置有接收机电路、猫叫发声电路、猫眼闪光电路等电路。在底盘上还设置有仿生猫的行走及旋转倒退机构。猫眼由透明的冠状体和圆状体构成白、黑眼珠,黑眼珠中心装有发光二极管。另外有一个发射机由人操纵,可以控制仿生猫的行走或倒退,可以使它发出各种音调的猫叫声,同时猫眼会闪闪发光。它不但可作为一种高档玩具,还可作为试验性驱鼠之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遥控式电子玩具,特别是一种集行走、发声、眼珠闪亮为一体的电动仿生猫。在此之前,猫类玩具大部分是静态的,不能引起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兴趣。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完成多方向行走、发声且眼睛闪亮等功能的电动仿生猫。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设计有猫体外壳,其表面设置有绒毛,猫体头部设置有猫眼。在猫体外壳的下部还设置有一个底盘,底盘上设置有仿生猫的行走及旋转倒退机构。底盘上还设置有一个电路板,其上设置有由超再生接收检波电路、检波前级放大电路、直流放大驱动电路构成的接收机电路,还设置有由集成块、继电器构成的延迟接通电路,由集成块构成的猫叫发声电路以及由晶体三极管及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猫眼闪光电路,猫眼的白眼珠为透明的冠状体,黑眼珠为涂成黑色的透明圆状体,黑眼珠中心装有发光二极管。本技术还设计有一个控制仿生猫的遥控发射机。该发射机包括有外壳、按键、天线、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设置有由互补自激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器及发射指示组成的遥控发射机电路。本技术设计合理,功能多,仿生形态逼真,能行走及倒退,还能发出各种音调的猫叫声,且猫眼能不断地闪亮,不但能作为高档智力型玩具,还能将仿生猫放置于某一固定场所,将功能开关置于固定档,使发出猫叫声作试验性驱鼠之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猫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遥控发射机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2为功能开关,3为音调电位器,4为减速器,5为主动轮,6为主动轴承,7为扬声器,8、9为电池组,10为导向轮,11为导向轴,12为限位杆,13为万向轴架,14为电路板,15为主动轴,16为电动机,17为底盘。图4是本技术中猫眼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猫眼结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遥控发射机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中接收机电路、延迟接通电路、猫叫发声电路及猫眼闪亮电路的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中电动机正反转电路。从各附图可知,本技术由猫体外壳、猫眼、底盘总成(见图3)组成,接收天线由猫体通过猫尾穿出体外。猫体由一台遥控发射机控制其动作、发声及猫眼闪动。其猫体外壳、底盘及发射机外壳均可注塑成型。黑白眼珠可用有机玻璃或聚苯乙烯制作,眼珠中的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色或绿色发光二极管。从图3中可知,底盘17上有一导向系统,由导向轮10、导向轴11、限位杆12、万向轴架13组成。导向轴11一端固定在万向轴架13之内作为轴心“O”点,另一端在限位杆12内被限位后,使得导向轴11只能在0~36°圆弧内转动,即限位杆12行程圆弧为整圆360°的1/10,这样有利于猫体在旋转后退时有较合适的整圆,且在娱乐时选择场地可不受范围限制。圆弧过大和过小均影响猫体后退旋转时的工作特性。从图7①中可知本技术中接收机电路的具体结构晶体管VTI、电阻R1、R2、R4,电容C1、C2、C3、C4、C7、C9,谐振线圈L1、电感GZL、接收天线Tx共同组成超再生接收检波电路。VT2、R3、R5、、电容C6、C8、C10、C11、二极管VD1、VD2组成检波信号前级放大电路。VT3、VT4、电阻R6、R8、R9、电容C12、C13、继电器KRI组成直流放大驱动电路。C5为滤波电容。R0、R1、R2为VTI提供基流,且R0还为VT1的负载电阻,C7接到VTI基极与地之间形成高频旁路。L1和C2构成并联谐振回路,其作用于VTI基极与集电极之间。C3为反馈电容,接到VTI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以形成振荡条件。GZL接到VTI发射极且与R4、C9串联到地,共同形成直流反馈,以稳定VTI工作点。C1接到天线Tx与VTI集电极之间且与L1、C2共同构成接收谐振回路。调L1使频率落在28MH点上并作用于VTI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进行超再生检波并解调。音频信号经解调后送入C6。R3为VT2提供基流,R5为VT2集电极负载电阻,C8接到R3两端起抗干扰作用。VT2发射极接地,送入C6的信号作用于VT2基极,并经VT2前级放大后经C10耦合到下一级。VT3、VT4组成直流耦直流放大器,其中R6为VT3提供起始基流,R8为VT4提供导通基流并作为VT3集电极负载,接至开关SB2的B点,VT4工状态受VT3状态的影响。继电器KRI通过R9与VT4集电极串联,R9为KRI吸合限流电阻,C13接到KRI与地之间,作KRI吸合前的储能准备。从C10耦合的信号经二极管VDI、VD2信号倍压整流后,输出一定幅度的直流电信号送到VT3、VT4放大后,直接驱动KRI释放。从图7②中可知延迟接通电路是由单时基555电路和电容C14、电阻R10、继电器KR2构成。其中集成块IC1的脚4、脚8与电源正极相连,C14及R10共同构成RC充放电电路。C14正端与电源正极相接,负端与R10一端及IC1脚6、脚2相连。R10另一端与IC1脚1直接接地。IC1脚3通过KR2接地。当接通电源瞬间,C14两端电压为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R10两端,IC1脚2、脚6为高电平≥VCC2/3吸合,IC1脚3为低电平,KR2不吸合。当随着电源通过R10对C14充电,IC1脚2、脚6电位逐渐下降,当电位降至≤1/3VCC时,IC1脚3输出高电平,KR2吸合,触头KR2-1、KR2-2接通模拟猫叫发声电源和电动机D的C点电源,此时电动机反向旋转,猫叫声发出。从图7③中可知,KD5605模拟芯片与低放集成电路LM386共同构成模拟猫叫发声电路,其中C15为触发电容与IC2脚2连接,IC2脚3、脚6共同通过R11接于电源正极,IC2脚1通过VR组成音调调节并接于电源正极。IC2脚10与脚1之间并联一个电容C17作为发声频率的基准。IC2脚7接地,IC2脚9接入滤波电容C16至地。IC2脚15经输出耦合电C18至IC3脚3,IC3脚2、脚4共同接地,脚6接电源正极,IC3脚5经输出耦合电容C19与扬声器SP串联至地。当C15一端接入高电平,IC2被触发,模拟猫叫声从IC2脚15输出,经C18耦合至IC3脚3进行放大,从IC3脚5经C19耦合至扬声器SP发出猫叫声。图7③中,还包括由VT5、R12、发光二极管VD3、VD4组成的猫眼闪光电路。当IC2脚15输出的音频信号的一路送入IC3,另一路送入经R12限流后送入VT5基极触发VT5导通,发光二极管VD3、VD4串联,其正端与电源正极相接,VD3负极与VT5集电极相接,VT5发射极接地。VT5导通,其电流经VD3、VD4流入VT5集电极、发射极至地形成通路,VD3、VD4被点亮。随着音频信号的幅度变化,VT5不断地导通或截止,而形成VD3、VD4的闪亮,即猫眼不断地随猫叫声闪亮,从而增强了仿生猫的动态效果。图8中,由电动机D、电池E1、E2、电感L2、L3、电容C、接点KR1-1、KR1-2、KR2-1组成电机的正反转电路。其中E1负极及E2正极经KR2-1接点延迟后接通电机D的C点为正反转作准备。当E2负极通过抗干扰电感L3与KR1-1接点接通电机D的d点形成正转,当E1正极通过抗干扰电感L2与KR1-2接点接通D的d点形成反转。KR1-1、KR1-2接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仿生猫,其中包括有猫体外壳,其表面设置有绒毛,猫体头部设置有猫眼;其特征在于:在猫体外壳的下部还设置有一个底盘17,底盘17上设置有仿生猫的行走及旋转倒退机构;底盘17上还设置有电路板14,其上设置有由超再生接收检波电路、检波前极放大电路、直流放大驱动电路构成的接收机电路,还设置有由集成块、继电器构成的延迟接通电路及电机正反转电路、由集成块构成的猫叫发声电路以及由晶体三极管及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猫眼闪光电路;猫眼的白眼珠为透明的冠状体,黑眼珠为涂成黑色的透明圆状体,黑眼珠中心装有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仿生猫,其中包括有猫体外壳,其表面设置有绒毛,猫体头部设置有猫眼;其特征在于在猫体外壳的下部还设置有一个底盘17,底盘17上设置有仿生猫的行走及旋转倒退机构;底盘17上还设置有电路板14,其上设置有由超再生接收检波电路、检波前极放大电路、直流放大驱动电路构成的接收机电路,还设置有由集成块、继电器构成的延迟接通电路及电机正反转电路、由集成块构成的猫叫发声电路以及由晶体三极管及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猫眼闪光电路;猫眼的白眼珠为透明的冠状体,黑眼珠为涂成黑色的透明圆状体,黑眼珠中心装有发光二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仿生猫,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底盘17上的仿生猫的行走及旋转倒退机构,底盘前部是一个自动导向系统,它的导向轴11一端固定在万向轴架13之内作为轴心“O”点,另一端在限位杆12内被限位杆限位后,使得导向轴11只能在0~36°圆弧内转动,导向轴11上装有一个导向轮10;底盘17的后部设置有一个主动轴15及其两个主动轮5,还有一个电动机16,在电动机与主动轴之间还设置有减速器4;在底盘17的中部设置有电池组8、9;底盘17后部设置有功能开关1、2及音调电位器3。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仿生猫,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接收机电路的具体结构是C7接到VT1基极与地之间,L1和C2并联在VT1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电感GZL接到VT1发射极且与R4、C9串联到地,C1接到天线Tx与VT1集电极之间且与L1、C2共同组成接收谐振回路;C6与VT2基极相接,C8和R3接到VT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VT2发射接地,VT2的集电极还接一个耦合电容C10;VT3、VT4组成直接耦合直流放大器,继电器KR1通过R9与VT4集电极串联,C13接到KR1与地之间,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南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南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