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72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音乐玩具。其正面框架2插入固定在奏乐装置收容部1中。该收容部1中固定有奏乐装置A,设有由奏乐装置A的动作驱动的动作构件B及开关杆3。在正面框架2内的凹部2a内,插入有透明的前面板11、第1间隔板4、支承有绘有图的可动图片39的第1中间透明板5、第2间隔板4′、支承有绘有图的可动图片43的第2中间透明板5′,以及固定有背景板7的固定框体6,所以不仅可以动作取乐,还可获有景深的景象动作和立体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背景画的前侧有多个可动图片在动的音乐玩具。历来,模仿动物或人物形象的物体活动起来,以此活动取乐的舞蹈音乐玩具等的音乐玩具,为了将景象交叠,动画似地显现出来,一般是在前面设置玻璃画,由使其中的景象活动的两张交叠画面构成的,所以得不到有景深的景象动作,显得单调。若采用上述的传统技术,因为是由位于前面的玻璃画和使其中的景象活动的两张交叠画面构成的,所以显得单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以动作取乐,又能获得有景深的景象动作和立体感的音乐玩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音乐玩具特点在于,具有透明的前面板,至少数片中间透明板,使这些透明板保持间隔的间隔构件,背景板,在所述前面板和背景板上分别绘有图画,同时还具有在所述前面板,中间透明板和背景板中的任意板上与所述图画相关地设置的可动图片,设在背景板后部的奏乐装置收容部,设在奏乐装置收容部内的奏乐装置,以及由该奏乐装置的动作构件驱动的动作构件,并且,使设于所述任意板上的所述可动图片由所述动作构件驱动而作规定的动作。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音乐玩具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音乐玩具的主视图。图2示出框体的奏乐装置收容部内部的主视图。图3示出音乐玩具侧面的框体的剖视侧视图。图4框体上侧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侧视图。图5框体下侧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侧视图。图6剖视出开关机构和照明灯用电池收容部的框体的剖视侧视图。图7绘有图画的透明前面板的主视图。图8绘有图画的第1中间透明板的主视图。图9支承有可动图片的第1中间透明板的主视图。图10绘有图画的第2中间透明板的主视图。图11支承有可动图片的第2中间透明板的主视图。图12背景板的主视图。图13凸轮板的主视图。从图1至图6可知,音乐玩具的框体由正面框架2插入并固定于奏乐装置收容部1中而构成。在奏乐装置收容部1之中固定着奏乐装置A,并设有由奏乐装置A的动作所驱动的动作构件B。在奏乐装置收容部1中,还设有通过奏乐装置动作用旋钮10可自由转动的开关杆3。在由正面框架2中的阶梯部分形成的凹部2a内,插入有透明的前面板11、由四方形框体构成的第1间隔构件4、第1中间透明板5、由四方形框体形成的第2间隔构件4′、第2中间透明板5′,以及固定框体6,以防止脱出。固定框体6中固定有背景板7。奏乐装置收容部1做成箱形,其内部底面上设有数根支柱1a,在该支柱1a上载置有设于固定框体6外侧底面上的数根支柱6a,用未图示的螺钉将其固定。在奏乐装置收容部1的底面上,设有向奏乐装置收容部1内部突起的凹部1b、数根其他的支柱1c及载置电池用的凹部1d。在奏乐装置收容部1内部,奏乐装置A装载在凹部1b的侧面及数根其他支柱1c上,并用螺钉12固定。如图3所示,在凹部1b的一侧设有向奏乐装置收容部1的内部突起的筒形部1e,奏乐装置动作用旋钮10插入该筒形部1e内,开关杆3通过螺钉13固定于奏乐装置动作用旋钮10上。如图6所示,载置电池用凹部1d上安装有可自由装拆的电池盖14。如图2所示,在奏乐装置收容部1内部的载置电池用凹部1d侧面上,分别用螺钉15、16、17固定着第1接线件8、第2接线件8′和第3接线件8″。第1接线件8和第2接线件8′各有一端伸入载置电池用凹部1d内,其へ字形端部8a、8a分别与照明灯用电池18、18连接。第3接线件8″的伸入载置电池用凹部1d内的2根へ字形端部8b与照明灯用电池18、18连接。第1接线件8和第2接线件8′的两个另一端呈竖起状。第1接线件8上设有へ字形的舌片8e。开关杆3和第1接线件8组成开关C。如图2所示,开关杆3设有与奏乐装置A的调速部19卡合的卡合部3c及具有弯曲部3a的臂部3b,该弯曲部3a与第1接线件8的へ字形舌片8e滑动接触。又如图4,图6所示,弯曲部3a上设有能被第1接线件8的へ字形舌片8e卡止的倒V字形凹部。如图2、图3所示,奏乐装置A的发条盒21固定在框架20上,发条盒21内的发条分别卡止在发条盒21和卷轴22上,卷轴22上旋合有上发条用的旋钮23。在发条盒21的侧壁和框架20的突出支架上,用鼓轴25轴向支承鼓24,鼓24以发条为驱动源,由调速部19调速而转动。鼓轴25上固定着正齿轮26。在正齿轮和调速部19之间设有减速齿轮。从突出支架向外突出的鼓轴25上固定有凸轮板27。在框架20上通过螺钉29固定着振动板28,鼓24上的销敲击振动板28,奏乐装置便奏乐。在框架20的一侧固定有支承板30。支承板30上支承有曲拐棒31。凸轮板27和曲拐棒31组成由奏乐装置A的动作所驱动的动作构件B。在正面框架2的方形筒状部2b的上侧面上,如图4所示设有长孔2c。在图3中,在方形筒状部2b的两个横面上形成有方孔2d。图5为图3所示的横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图。透明的前面板11形成四方形,内侧面如图7所示绘有舞台画32。在透明前面板11内侧面的上侧,固定有能反射后面将介绍的照明灯34的光的反射板33。由四方形框体构成的第1间隔构件4和四方形的框体构成的第2间隔构件4′分别是为了保持透明前面板11和第1中间透明板5和第2中间透明板5′的间隔而设置的。第1间隔构件4和第2间隔构件4′做成四方形的框体形状。如图4所示,在由四方形框体构成的第1间隔构件4的上侧面上形成有长孔4a,照明灯34插入框架内。照明灯34的导线35、36插入在上述长孔2c内。如图8、9所示,第1中间透明板5的下侧设有凹部5a。如图8所示,在第1中间透明板5的背面绘有表示人腿的绘画37。如图9所示,在第1中间透明板5的表面,通过扣眼38等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能以扣眼38等为转动轴心作转动的、绘在多个透明板上的可动图片39。多个可动图片39通过扣眼40等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连接杆9上。连接杆9上穿设有通孔9a,通孔9a内插入有合成树脂管41,而合成树脂管41内插入有上述曲拐棒31。曲拐棒31在凹部5a之中作左右移动。如图10所示,第2中间透明板5′的下侧设有凹部5a。第2中间透明板5′的内侧面通过扣眼42等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可以以扣眼42等为转动中心作转动的、绘在透明板上的可动图片43。可动图片43用扣眼44等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连接杆9′上。在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扣眼45等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有另一较短的连接杆9″,而连接杆9″的另一端通过扣眼46等可自由转动地与第2中间透明板5′连接(见图11)。如图10所示,第2中间透明板5′的背面绘有图画47。连接杆9′上设有通孔9a,合成树脂管41插入通孔9a内,而上述曲拐棒31插入在合成树脂管41内。在正面框架2的上述两横面的方形孔2d内插入有设于固定框架6上的卡止突部6b以防止脱出。在固定框架6的内侧面设有两个支承柱部6c、6d,分别安装有接线件48、49。接线件48、49的一端做成三角形。接线件48、49上连接有上述照明灯34的导线35、36。固定框架6的下侧开设有通孔6e。通孔6e的尺寸与中间透明板5的凹部5a大致相同。如图12所示,背景板7的下侧设有凹部7a。背景板7上绘有背景图画。当固定框架插入了奏乐装置收容部1内部时,接线件48面对第1接线件8的另一端8c并可与之连接,接线件49与第2接线件8′的另一端8d连接。在固定框架6的内侧面中心处突出设有支承柱部6f。支承柱部6f内插入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乐玩具,其特征在于,具有:透明的前面板,至少数片中间透明板,使这些透明板保持间隔的间隔构件,背景板,在所述前面板和背景板上分别绘有图画,同时还具有:在所述前面板、中间透明板和背景板中的任意板上与所述图画相关地设置的可动图片,设在背景板后部的奏乐装置收容部,设在奏乐装置收容部内的奏乐装置,以及由该奏乐装置的动作驱动的动作构件,并且,使设于所述任意板上的所述可动图片由所述动作构件驱动而作规定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3-9-9 53570/931.一种音乐玩具,其特征在于,具有透明的前面板,至少数片中间透明板,使这些透明板保持间隔的间隔构件,背景板,在所述前面板和背景板上分别绘有图画,同时还具有在所述前面板、中间透明板和背景板中的任意板上与所述图画相关地设置的可动图片,设在背景板后部的奏乐装置收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郁夫宫田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协商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