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2697 阅读:5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属于雨量遥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1、支座2和上盖3,所述箱体1的一侧壁设有门4,所述上盖3无缝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固定安装在支座2上,所述箱体1、支座2和上盖3内部中空连接,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5,将箱体1分为上下两层。翻斗雨量计和RTU分别通过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安装在箱体1的上下两层,隔板5的设置使翻斗雨量计与RTU完全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拆卸方便,而且加强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接线也很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量遥测
,尤其涉及其中的一种雨量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雨量站装置,均将翻斗雨量计与RTU分为两部分,未安装在同一箱体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了该设计的两处明显缺点一是电路功能方面的抗干扰能力差,二是装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两大明显缺点,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且装卸方便的雨量站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包括箱体1、支座2和上盖3,所述箱体1的一侧壁设有门4,所述上盖3无缝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固定安装在支座2上,所述箱体1 和上盖3内部中空连接,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5,将箱体1分为上下两层。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7活动安装在箱体1的下层,第二支架8活动安装在箱体1的上层。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扳5表面与箱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轨9,所述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与导轨9相配合,并通过导轨9分别活动安装在箱体1的下层和上层。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7包括第一面板71,所述第一面板7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的前端。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7还包括第二面板72,所述第二面板72 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与第一面板71之间。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7还包括底板73,所述底板7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下面,并于导轨9相配合。优选的是,所述导轨9焊接在隔板5的表面和箱体1的底面。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支架6。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壁固定安装有搭扣10,所述搭扣 10数量和排列与太阳能板支架6正好配合,太阳能支架6通过搭扣10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箱体1和上盖3—体化设计为一整体。本技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即为内部器件的安装设计了第一、第二支架,将翻斗雨量计安装在第二支架上,将RTU、锂电池、防雷器、太阳能电源控制器等系统器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并通过导轨安装在箱体内,通过隔板完全隔离。这样不但拆卸方便,而且加强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接线也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面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面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太阳能板支架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箱体;2、支座;3、上盖;4、门;5、隔板;6、太阳能板支架;7、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导轨;10、搭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包括箱体1、支座2和上盖3,所述箱体1的一侧壁设有门4,所述上盖3无缝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固定安装在支座2上,所述箱体1、支座2和上盖3内部中空连接,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 5,将箱体1分为上下两层。本实施例将翻斗雨量计安装在上层,RTU、锂电池、太阳能电源控制器等安装在下层。隔板5将上下两层完全隔离,增强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另外翻斗雨量计在使用过程中会溅出水花,水花落在RTU、锂电池等设备上会损坏这些设备,所述隔扳 5与箱体1无缝焊接,能起到格挡水花的作用,避免了溅落的水花对内部设备的损伤。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盖3与箱体1采用一体化设计,构成一中空的整体。整体采用密封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雷击防干扰性能。无需另建站房、铁塔,无需敷设接地网,安装时将支座2埋入地下,根据抗低温、防鼠害及牢固程度的要求选择埋入深度,这就给野外设备一年四季的运行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湿度、温度环境,使电池和采集器始终处在相对恒温的环境,并起到防鼠害、防动物破坏和防电磁干扰等作用。在箱体的侧面开门, 方便检修、维护这些空腔内的设备,并能起到保护内部器件和防盗的作用。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采用模块化设计,即为内部器件的安装设计了第一、第二支架7、8,通过螺钉将翻斗雨量计安装在第二支架8上,将RTU、锂电池、防雷器、太阳能电源控制器等系统器件安装在第一支架7上。如图2所示,再在隔扳5上表面和箱体1内底面焊接上导轨9,第一、第二支架7、8与导轨9正好配合,并通过导轨9分别推进箱体1的下层和上层,既能固定,又方便拆卸。如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将第二支架7设计成多个部件的组合模块,所述第二支架7包括第一面板71、第二面板72和底板73。所述第一面板7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的前端,起到安装固定、保护电路板的作用;所述第二面板72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与第一面板71之间,用以保护电路板,防止电路短路及显示屏划伤;所述底板7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下面,并于导轨9相配合,并通过导轨9推进箱体1内,固定相关器件, 如锂电池、防雷器、太阳能电源控制器等均安装在底板73上。上述各部件均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将太阳能板支架6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除设置门4外的任一侧壁均可。采用搭扣的安装方式,在该侧壁焊接若干搭扣10,一般是4个, 其排列位置与太阳能板支架6大小配合。太阳能板支架6套扣在搭扣10上,在太阳能板支架6上安装太阳能板,既能固定又方便拆卸。上述仅对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加以了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包括箱体(1)、支座(2)和上盖(3),所述箱体(1)的一侧壁设有门(4),所述上盖(3)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固定安装在支座(2)上,所述箱体(1)和上盖(3)内部中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5),将箱体(1)分为上下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包括箱体(1)、支座(2)和上盖(3),所述箱体(1)的一侧壁设有门(4),所述上盖(3)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固定安装在支座(2)上, 所述箱体(1)和上盖(3)内部中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5), 将箱体(1)分为上下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7)活动安装在箱体(1)的下层,第二支架(8)活动安装在箱体 (1)的上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表面与箱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轨(9),所述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与导轨(9)相配合,并通过导轨(9)分别活动安装在箱体(1)的下层和上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智能一体化雨量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7)包括第一面板(71),所述第一面板(7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的前端。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晓王洋李海增杨建军吴超贾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特美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