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103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金属外壳和基座,所述端子间隔排列于绝缘本体,各端子的后端引脚插置于基座,端子的后端引脚包括非焊接式引脚与焊接部式引脚,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高度不同的平面,且在非焊接式引脚分布的平面内,非焊接式引脚与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由于非焊接式引脚与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使非焊接式引脚两侧的焊接部式引脚的焊接间距增大,充分利用了非焊接式引脚对焊接操作的间隔阻挡作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焊接操作,可提高焊接效率,降低两相邻焊接部式引脚相互导通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良品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USB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各式电子产品中用来作为电讯传输的主要转接构件,随着电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趋向小型化设计,因而安装于各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器也逐渐趋向小型化发展。目前,与USB数据传输线配合使用的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的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广泛被应用。现有技术中,用于制造USB数据传输线的微型USB插头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 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端子、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基座,所述端子包括电源端子、数据端子、接地端子及控制端子等数个端子,端子的后端引脚插置并外露于所述基座。然而该现有技术中的端子的后端引脚设置于同一平面上,由于微型USB插头连接器的体积比较小巧,这样端子间的间距非常小,其后端引脚的排列拥挤;且由于端子大多通过所述后端引脚与数据线进行焊接连接,则由于参与焊接的后端引脚,即端子的焊接部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焊接操作难度大,已越来越难以适应USB插头连接器的微型化的需要。现有技术中,也有将各端子的焊接部分置于高度不同的平面上的焊接部排列方式,然而其分置方式一般为两相邻端子的焊接部交错分置于不同高度平面的排列方式。然而,由于USB插头连接器中存在不需焊接的端子,其后端引脚亦须引出并与其它端子的焊接部一起排列,则上述的交错分置方式有可能导致不需焊接的端子后端引脚所在的平面焊接部数量少,分布散,而其它平面的焊接部数量多,分布密集,未有效利用空间分布,仍然造成局部焊接操作难度大,加工效率低,成品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焊接脚分布合理,便于焊线操作、加工效率高、良品率高的微型USB插头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端子、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本体后端部的基座,所述端子间隔排列于所述绝缘本体,各端子的后端引脚插置于基座,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包括非焊接式引脚与焊接部式引脚,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高度不同的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分布的平面内,所述非焊接式引脚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本技术还包括如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高度不同的两个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分布的平面内,所述非焊接式引脚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按排列序号依次排列为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N-3端子、第N-2端子、第N-I端子和第N端子,所述N为奇数值,所述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为非焊接式引脚,其余端子的后端引脚为焊接部式引脚;所述端子的奇数序号端子与偶数序号端子交错分布于高度不同的两个平面,且第N-2端子的后端引脚与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平面调换,即第N-2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偶数序号端子所分布的平面,所述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奇数序号端子后端引脚所分布的平面;在所述奇数序号端子后端引脚所分布的平面内,所述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间隔设置于所述第N-3端子后端引脚与第N端子后端引脚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数目为五个,依次为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和第五端子,所述第四端子的后端引脚为非焊接式引脚,所述第一端子、第四端子和第五端子的后端引脚间隔分布于一平面内,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的后端引脚间隔分布于另一平面内。其中,所述金属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后端分别延设有扣接部,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扣接部配合安装的定位凸块。其中,所述金属外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延设有夹持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开设有扣槽,所述基座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夹持部穿过扣槽并抵接于阻挡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插脚,插脚的前端部凸设有触凸,所述金属外壳开设有插槽,所述插脚的前端部穿过并伸出插槽。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外套设有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上屏蔽壳和下屏蔽壳, 所述上屏蔽壳和下屏蔽壳可拆卸式连接。其中,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延设有向外倾斜设置的弹片,所述屏蔽壳体对应弹片的位置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弹片的末端卡嵌于卡接部。其中,所述上屏蔽壳设置有紧固件,所述下屏蔽壳设置有紧固配合件。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端子、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本体后端部的基座,所述端子间隔排列于所述绝缘本体,各端子的后端引脚插置于基座,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包括非焊接式引脚与焊接部式引脚,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高度不同的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分布的平面内,所述非焊接式引脚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由于非焊接式引脚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使非焊接式引脚两侧的焊接部式引脚的焊接间距增大,充分利用了非焊接式引脚对焊接操作的间隔阻挡作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焊接操作,可提高焊接效率,降低两相邻焊接部式引脚相互导通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的端子固定于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的端子固定于基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的套设有屏蔽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中,包括有1—绝缘本体11—定位凸块12——扣槽2——端子 201——第一端子 202——第二端子 203——第三端子 204———第四端子205 —第五端子21—— 后端引脚 211——非焊接式引脚212——焊接部式引脚3——金属外壳31——一扣接部 32—夹持部33——插槽 34——弹片4——基座41——阻挡部 5——插脚 51——触凸6——屏蔽壳体61——上屏蔽壳 611——紧固件62——下屏蔽壳 621——筋骨配合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图1至图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多个端子2、套设于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外壳3、设置于绝缘本体1后端部的基座4,所述端子2间隔排列于所述绝缘本体1,各端子2的后端引脚21插置于基座 4,所述端子2的后端引脚21包括非焊接式引脚211与焊接部式引脚212,所述端子2的后端引脚21分布于高度不同的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211分布的平面内,所述非焊接式引脚211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212间隔分布设置。由于本技术的非焊接式引脚211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212间隔分布设置,使非焊接式引脚211两侧的焊接部式引脚212的焊接间距增大,充分利用了非焊接式引脚211 对焊接操作的间隔阻挡作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焊接操作,可提高焊接效率,降低两相邻焊接部式引脚212相互导通的风险,有利于提高产品良品率。较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端子2的后端引脚21分布于高度不同的两个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211分布的平面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端子、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本体后端部的基座,所述端子间隔排列于所述绝缘本体,各端子的后端引脚插置于基座,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包括非焊接式引脚与焊接部式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高度不同的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分布的平面内,所述非焊接式引脚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端子、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本体后端部的基座,所述端子间隔排列于所述绝缘本体, 各端子的后端引脚插置于基座,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包括非焊接式引脚与焊接部式引脚, 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高度不同的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分布的平面内,所述非焊接式引脚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高度不同的两个平面,且在所述非焊接式引脚分布的平面内,所述非焊接式引脚与所述焊接部式引脚间隔分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按排列序号依次排列为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N-3端子、第N-2端子、第 N-I端子和第N端子,所述N为奇数值,所述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为非焊接式引脚,其余端子的后端引脚为焊接部式引脚;所述端子的奇数序号端子与偶数序号端子交错分布于高度不同的两个平面,且第N-2 端子的后端引脚与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平面调换,即第N-2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偶数序号端子所分布的平面,所述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分布于奇数序号端子后端引脚所分布的平面;在所述奇数序号端子后端引脚所分布的平面内,所述第N-I端子的后端引脚间隔设置于所述第N-3端子后端引脚与第N端子后端引脚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USB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法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