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公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817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公头包括胶心、外壳、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所述后塞安装在第二单件式上,第一单件式安装在第二单件式及后塞上,后塞与分线排相连接;所述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装于胶心上,外壳套合在胶心外围;所述第二单件式上设有圆柱,后塞上设有圆孔,第一单件式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二单件式上的圆柱分别插入后塞及第一单件式上的圆孔内。上述连接器公头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与后塞的组装结构具有防呆功能,可使组装人员不会造成误装,且具有引导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公头
本技术属于直流电源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使用在通讯传输装置中的连接器公头。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众多的电器设备开始大量的涌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渐趋发展的计算机普及程度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且早已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现有的计算机往更轻、更薄、更方便实用的方向发展,且对其使用时间要求更长;现有的连接器公头结构单一,组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公头,其组装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公头包括胶心、 外壳、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所述后塞安装在第二单件式上,第一单件式安装在第二单件式及后塞上,后塞与分线排相连接;所述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装于胶心上,外壳套合在胶心外围;所述第二单件式上设有圆柱,后塞上设有圆孔, 第一单件式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二单件式上的圆柱分别插入后塞及第一单件式上的圆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连接器公头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与后塞的组装结构具有防呆功能,可使组装人员不会造成误装,且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后塞与第二单件式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后塞与第二单件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后塞、第二单件式与第一单件式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后塞、第二单件式与第一单件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胶心与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胶心与外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连接器公头分线排与后塞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请参图1至图9,本技术连接器公头包括胶心1、外壳2、第一单件式3、第二单件式4、后塞5及分线排6,所述后塞5安装在第二单件式4上,第一单件式3安装在第二单件式4及后塞5上,后塞5与分线排5相连接。所述第一单件式3、第二单件式4、后塞5及分线排6装于胶心1上,外壳2套合在胶心1外围。所述第一单件式3及第二单件式4均由PIN针及胶体组成,所述第一单件式3及第二单件式4的接线端7均为铆线,采取铆线形式可以使其线材链接更简易,牢固。所述第二单件式4上设有两根圆柱40,后塞5的主体50的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块挡板52,所述档板52上设有两个圆孔M。所述后塞5的主体50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两个胶柱56。所述两个胶柱56上设有钩端560,两个胶柱56的钩端560的方向相反。 所述后塞5安装在第二单件式4上,其主体50置于第二单件式4上,第二单件式4上的圆柱40对应卡入圆孔M内,主体50置于接线端7上,胶柱56伸出接线端7外。所述后塞5 上的圆孔M与第二单件式4的圆柱40配合,可以防止后塞5装配错误。所述第一单件式3上设有圆孔30,所述第一单件式3在后塞5安装在第二单件式 4时,再安装在第二单件式4上。所述第二单件式4的圆柱40卡入后塞5的圆孔M及第一单件式3的圆孔30内,使得后塞5及第一单件式3安装在第二单件式4上。所述分线排6的侧壁60上设有两个卡槽62,后塞5的胶柱56对应插入卡槽62 内,因胶柱56的钩端560的方向相反,使得分线排6安装在后塞5上时,不会装反。所述第一单件式3的主体31上设有卡钩32,主体31的两侧端设有搭台33,所述胶心1上设有收容槽(图中未标示),以供第一单件式3及第二单件式4插入。所述胶心1 的两侧端分别设有斜搭台11,胶心1上设有横杆14,所述第一单件式3及第二单件式4插入胶心1内时,第一单件式3上的搭台33卡在胶心1的斜搭台11上,卡钩32卡在胶心1 的横杆14上。所述外壳2上设有收容腔20,胶心1插入外壳2的收容腔20内。外壳2上设有扣点弹片22,所述扣点弹片22上设有通孔220,所述第一单件式3上的卡钩32插入通孔220 内。外壳2扣接弹片22与胶心1牢固可靠,可以使得公头与母头对插时,更加牢固。上述连接器公头的第一单件式3及第二单件式4的接线端7采取铆线形式可省去焊接机焊接,采用简单的电动、气动、手动方式冲压来固定线材,第一单件式3、第二单件式 4与后塞5,后塞5与分线排6间组装结构具有防呆功能,可使组装人员不会造成误装,且组装方便。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利用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这里给出的一般原则实现对本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在此所附的权利要求的最大保护范围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公头包括胶心、外壳、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所述后塞安装在第二单件式上,第一单件式安装在第二单件式及后塞上,后塞与分线排相连接;所述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装于胶心上,外壳套合在胶心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件式上设有圆柱,后塞上设有圆孔,第一单件式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二单件式上的圆柱分别插入后塞及第一单件式上的圆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公头包括胶心、外壳、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所述后塞安装在第二单件式上,第一单件式安装在第二单件式及后塞上,后塞与分线排相连接;所述第一单件式、第二单件式、后塞及分线排装于胶心上,外壳套合在胶心外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件式上设有圆柱,后塞上设有圆孔,第一单件式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二单件式上的圆柱分别插入后塞及第一单件式上的圆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塞的主体的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块挡板,所述圆孔安装在档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塞的主体的另一侧端向外延伸形成两个胶柱,所述两个胶柱上设有钩端,两个胶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允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世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